区域的基本含义PPT
上海陆家嘴
商 业 和 服 务 功 能
(4)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 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例:全球环境问题
生产全球化 国际经济联系
小结:区域界线有虚有实;内部相对一 致,之间差异明显;区域具有一定特性; 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二 区域空间结构
1.概念: 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 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
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小,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
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则比较大。
5、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
区域发展前期 工业化加速推进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 区域经济发展较高时期
农业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 第三产业的增长超过第二产业, 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 先进科技和信息、金融等, 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2、主要特征
(l) 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
(2) 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 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3) 区域具有一定特性(优势、特色和功能)
矿区
矿产资源优势
(3) 区域具有一定特性(优势、特色和功能)
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
景观特色
(3) 区域具有一定特性(优势、特色和功能)
7、下列产业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 A、旅游业 B、林业 C、建筑业 D、商业 8、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比重较大的产业是: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9、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甚至超过第二产业的区域可能是下列的: A、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 B、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 C、工业区域 D、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 10、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在三次产业的转移趋势大致是: A、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B、第二产业向第一、第三产业转移 C、第三产业向第一、第二产业转移 D、第二、第三产业向第一产业转移 11、下列不同区域比较内容由大到小或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A、区位优势:西南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峡地区 B、水热条件:南方丘陵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C、发展速度: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 D、开发程度: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01《区域的基本含义》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区域的概念:
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它具有一定的面积、 形状、范围或界线,其内部的特定性质或功能相 对一致而有别于外部邻区。
(1)世界上的区域形形色色,区域的划分大致有以 下几种情况:
①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区域界线十分明确。 国家、行政区等 ②按自然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一致性而划分的自然区域,界 线模糊。 高原区、平原区、等雨量区等 ③按人文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一致性而划分的人文区域, 人口密度区、水田农业区、旱作农业区等 ④区域内部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具有一定吸 引力或辐射范围区域。 经济区、贸易区等 ⑤区域内部有着共同职能的功能区。 城市中的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三 、区域产业结构
1、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 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3、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 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4、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主要表现: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 农业区域或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
(2)从地域范围(空间尺度)来说,区域的划 分可根据需要,或很大、或很小。大到大洲和大 洋,小到一个具体的地方。 例如:在中国,大尺度的区域,可包括几个甚至几 十个省区,如长江沿岸经济带、东部沿海经济带、 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等 中等尺度的区域,可包括一两个省区及相邻的部分省 区,如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也可以是一个 省的部分地区,如辽中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 小尺度的区域,可以是一个城市内部的一个区域, 如上海浦东开发区、天津滨海新区等
2.影响因素: 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 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 联系等。
3.区域划分
乡村地域 城镇地域 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4、空间分布形式
农业 交通运输 、通讯 城市、工业 、商业 城市群和工业区
面状 线状和网络状 点状 岛状
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线、面相合的综合体
从交通运输、 城市发展的 角度,说明 该区域空间 结构的变化。
从城市发展 的角度看 区域发展 早期 区域发展 中期 区域发展 晚期
为乡村地域, 农业用地面积大
从交通运输 的角度看
交通运输线路表 现为线状,还没 有形成网络
乡村地域发展为城 出现了铁路运输, 镇地域,农业用地 交通运输线路密集 面积变小; 城市地域不断扩大, 交通运输线路形 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 成网络并深入区 用地 域的各个部分。
1 .在下表的 4 个地区中,哪一个地区城市化 水平最高?哪两个地区工业相对发达?哪两个 地区农业经济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哪一个地区 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2、结合本节所学的知识,思考并完成下表。
农业地区 人口分布 特点
分散 面状
工业地区
相对密集 点状 以第二产业 为主 密切 大
城市地区
随着湖南省各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 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推动了城市化和第三产业的 大力发展,大、中、小城市数量不断增多,使得人 口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以及 区域对外联系不断加强。 生产力是产业空间结构发展的原动力,劳动地域 分工是形成区域产业空间结构的直接原因,区域中心 城市是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外围地域的发展状况是 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网络是促进 区域一体化的纽带和桥梁,条件决定区域产业空间结 构的个性。
非常密集 点状 第二、三 产业为主 非常密切 大
产业分布 特点
产业结构 环 境的影响
不太密切 小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区域中有明显界线的是:( ) A、行政区域 B、文化区域 C、植被区域 D、气候区 2、在一个区域的内部往往表现出:( ) A、显著的差异性 B、明显的相似性 C、基本的不连续性 D、完全的相同性 3、有关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的正确叙述是:( ) A、乡村地域都为农业生产活动,城镇地域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B、城镇地域的发展是乡村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 C、城镇地域会对乡村地域产生带动作用 D、通常乡村地域的范围比城镇地域的范围小得多 4、从经济活动得角度来看,区域空间结构的组成不包括:( ) A、区域核心 B、网络系统 C、外围空间 D、人口状况 5、下列地理事物不可能成为区域核心的是:( ) A、较大的乡村 B、较大的工业基地 C、较大的交通枢纽 D、著名的旅游地 6、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支配作用的产业称为:( ) A、基础产业 B、辅助产业 C、主导产业 D、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