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关节基本病变X线表现

骨关节基本病变X线表现

1、病理:骨组织局部代谢停止而死亡,称骨质坏死。坏死骨称死骨。(血供中断) 2、病因:常见病因有化脓性骨髓炎、骨结核、骨缺血坏死和外伤骨折后等。 3、X线及:①坏死骨质密度增高,呈斑点状、条状或不规则形。②坏死骨周围绕以低密度骨质破坏区。
3、影像学表现: 骨质密度增高,骨皮质增厚。 X线及:①骨质增生硬化X线与表现与骨质疏松相反。②骨刺、骨唇和骨桥也属骨质增生硬化。
骨质增生硬化X线及表现
慢性骨髓炎X 线片
左股骨慢性骨髓炎片
(五)骨膜增生(骨膜反应) 1、病理:骨膜受刺激,成骨活动增加而出现骨膜钙化或骨化。 2、病因:常见于外伤、炎症、骨膜下出血、肿瘤和肥大性骨关节病等。
3、影像学表现 X线:骨皮质外面出现线状、葱皮状、花边状、放射状、三角形钙化影,此影及骨皮质之间常有低密度透亮间隙。
骨膜增生晚期可与骨皮质融合。三角形骨膜增生又称三角。
(平行状、葱皮状、垂直状、放射状、花边状。)
骨膜增生X线表现 线状骨膜增生(外伤) 葱皮状骨膜增生( 骨嗜酸肉芽肿线表现(正、侧位)
骨 性 关 节 面 骨骺线遗迹 →

股四头肌腱 →
← 关节间隙 髌下脂肪垫 → 髌腱 →
• 有机物:骨基质、骨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细胞) • 无机物:骨盐(钙、磷)
第二节 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一、骨骼基本病变
(一)骨质疏松 1、病理:单位体积骨组织内骨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均减少(成骨减少、破骨增加)。 2、分类和病因 (1)全身性有内分泌性、 老年性及代谢性等。 (2)肢体废用、炎症和肿瘤等。
(1)X线:骨质破坏区骨密度减低,骨皮质和/或骨松质消失而出现筛孔状、发丝状、虫蚀状、片状、囊状等骨缺损。 破坏区边界清楚代表慢性炎症或良性肿瘤;破坏区边界模糊 代表急性炎症或恶性肿瘤等。
骨质破坏X线及C T表现 骨纤维肉瘤(平片) 骶骨脊索瘤(平扫)
(四)骨质增生硬化
1、病理:单位体积骨组织内骨量(有机和无机)增多。(成骨增加或/和破骨减少) 2、分类及病因 (1)全身代谢性(肾性骨硬化),遗传性(石骨症)和中毒性(氟中毒)等。 (2)局限性有外伤修复,慢性炎症(骨髓炎)和肿瘤性(骨肉瘤)等。
• X线:骨质密度普遍性减低,骨皮质变薄,骨松质的骨小梁变细减少,发生于椎体表现为栅状排列的纵行 骨小梁,严重时椎体上下缘都可内凹呈鱼椎骨状。
骨质疏松表现:
骨盆平片
骨盆片
(二)骨质软化
1、病理:单位体积骨组织内无机成份减少,儿童称佝偻病,成人成为骨质软化病。 2、病因(成骨过程中骨基质骨样组织的骨盐沉积障碍)●维生素D缺乏。●肾病综合征。●碱性磷酸酶活性减少等。 3、影像学表现(X线及表现类似) ●骨矿化不足:表现似骨质疏松,但骨结构模糊(粗略看时,好似投照时患者有轻微移动所致)。儿童干骺端表现
骨松质
← 生长障碍线
骨皮质 → 骨髓腔 →
滋养动脉沟
X

骨骺




骺板



线 表
干骺端

骨干
临时钙化带 → 关节间隙 →
三、关节 (一)正常关节X线表现
1、关节间隙:关节骨端之间半透明 阴影,及周围软组织相似。含多种解剖结构。 2、骨性关节面:边界光滑锐利的线状致密影。 3、关节囊:呈半透明的软组织阴影,凭借囊外脂肪垫可衬托出边缘。 4、韧带:某些大关节如膝关节,在脂肪衬托下可显示出来,如髌韧带等。 5、关节内外脂肪层 (1)关节内脂肪位于关节囊内外层之间如膝、肘。 (2)关节外脂肪位于关节囊和周围肌肉之间。
骨关节基本病变X线 表现
第一节 正常影像解剖 一、骨的解剖、生理及发育
(一)骨的形态( ) 人体骨骼有长管状骨、短管状骨、扁骨和异形骨四种形态。
(二)骨的结构( ) 1、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具有哈氏系统,呈高密度的均匀条状或线状影;骨松质由骨小梁组成,呈较高密度网状 影。 2、骨膜和骨内膜:前者覆盖于骨皮质表面,又称骨外膜;后者衬于骨皮质髓腔面和骨小梁表面。 3、骨髓腔:为骨的中央部分,含骨干的中空部分和骨端的骨小梁间隙。
骨的结构及血液循环图
骨内膜 骨膜
骨密质 骨髓腔
骨松质
● ●
● ●
长骨发育:软骨内骨化过程图
● ●●●● ●
①原发骨化中心②③④滋养动脉及分支⑤⑦继发骨化中心⑥骨骺盘
二、长骨 (一)成人长骨正常X线表现:由骨干和骨端组成。
1、骨干() (1)骨膜():X线片上不显影。 (2)骨皮质( ):呈均匀致密的条状影,骨干中部最厚、向两端逐渐变薄。外面光滑,内面及骨松质相连而
(三)骨的发育( )
1、骨化:(1)膜内骨化系结缔组织膜骨 化成骨。含颅盖骨和面骨。(2)软骨内骨化系统先形成软骨原基,然后骨 化形成原始和继发骨化中心,最后二者融合。含颅底、躯干和四肢骨。(3)混合骨化含下颌骨和锁骨。
2、骨的生长和成型:(1)骨的生长 纵径生长赖软骨内骨化;横径生长赖膜内骨化。(2)骨的成型 及骨的纵、横 径生长同时进行。骨成型的形态根据遗传信息和生理需要改建而成。
最明显。
●骨变形:椎体呈鱼椎样变形,骨盆呈三角或三叶形变形,下肢呈 “O”或“X”形腿等。 ●假性骨折:愈合不良的不完全骨折(愈合之骨样组织或纤维组织没有钙化和钙化不全)
骨质软 化
X 线表现
: 佝偻病
(三)骨质破坏 1、病理: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取代而造成的骨质缺失。 2、病因:常见于炎症、肉芽肿、肿瘤或瘤样病变等。 3、影像学表现
儿童长骨含骨骺()、干骺端()、骨骺板( )和骨干。
1、骨骺:(1)属软骨组织。其内的骨化成份,称 继发(二次)骨化中心,后者不断扩大,最终及干骺端融合。(2) 骨龄即骨骺骨化中心出现和与干骺端融合时的年龄。可诊断内分泌骨病和法医用。
2、干骺端:骨干末端逐渐膨大的部分称干骺端,其末端的致密线称先期(临时、预备)钙化带。 3、骨骺板(盘、线):干骺端及继发骨化中心之间的骨骺软骨称骨骺板,呈半透明带或线状阴影。 4、骨干:X线表现同成人。 5、关节间隙:X线表现同成人,但较宽。
毛糙。 (3)骨髓腔( ):骨干段呈带状透亮区,骨小梁间隙呈斑点状透亮区。 2、骨端( )
外为边界光滑的薄层骨皮质(肌腱、韧带附着处凸凹不平) ,内为骨小梁( X线称骨纹理)和骨小梁间隙构成 的网状骨松质。
成人长骨正常X线表现(胫腓骨)
正位
侧位
骨皮质 → 骨髓腔
骨松质
← 骨干 ← 骨端
(二)儿童骨、关节X线表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