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和山石的速写画法!时间: 2009年01月14日来源:不详浏览次数: 500树的种类不同,树叶、树干的生长形态各异,树纹也各有自己的特征,山石因各种地貌的不一样,形成山的形状及石纹肌理的不同。
画的时候要从总的感觉入手,找出规律性的纹理变化加以描写。
中国古典的《芥子园画谱》中,总结了不少树和石的画法,可以结合速写适当进行些临摹,从中学习前人的经验,使自己更快地掌握山石和树的写生方法。
树的画法风景写生中,树是主要描绘的对象,初学者从如下方面入手较易掌握:1.理解树的生长规律,掌握树的造型特点。
2.了解一般的表现方法:a.以线为主的画法。
b.以明暗调子为主的画法。
3.熟悉一般的作画顺序:a.先从树干画起,再画枝、叶。
此种画法能较清楚地表现树的结构。
b.从树叶画起,再画树枝、树干。
此种画法较易表现树的动势,叶子浓密的树用此画法能很好地表现出描绘对象的特性。
●树枝干的画法树干因树种不同而形成各自的姿态。
如杉树、白烨,树干挺拔。
柳树树干较大,树枝弯转向上,细枝条向下垂。
河边垂柳树干一般倾斜向河的方向。
松柏树干虽然不是很直,但劲挺的姿态给人以不屈的感受,在画树时,首先对树干要有总的印象,画起来就较易总体把握了。
树干因各自的树种不同,除了姿态变化外,在纹理上也各有自己的特征,作画时要特别留意,另外画几棵树在一起时,要注意树干的各自姿势及相互的呼应关系。
●树叶的画法以线勾画树叶,不要机械地对着树叶一片一片地勾画,要根据不同树的叶子的形态,概括出不同的样式,加以描绘。
《芥子园画谱》中有类似的树叶点法可以参考,要灵活运用。
用明暗色块表现树叶,则是根据树叶组成的团块进行明暗体积、层次的描绘。
在适当的地方,如一些外轮廓处或突出的明部,作一些树叶特征的细节刻画。
山石的画法描绘风景,通常叫风景写生,在中国画中将它归到“山水画”的范畴内。
古代画家对不同的山的形状、纹理的表现进行了较详细的概括总结。
逐渐形成了许多类型的“皱法”。
皱法是指各种类型山石描绘的笔法。
在速写训练中,对山石的表现应从学习传统的各种皴法入手,这里主要介绍折带皴、披麻皴、荷叶皴、斧劈皴、解索皴等几种山石表现方法,另外有许多山的纹理的表现,还要我们在速写训练中进一步地灵活运用。
树的画法风景写生中,树是主要描绘的对象,初学者从如下方面入手较易掌握:1.理解树的生长规律,掌握树的造型特点。
2.了解一般的表现方法:a.以线为主的画法。
b.以明暗调子为主的画法。
3.熟悉一般的作画顺序:a.先从树干画起,再画枝、叶。
此种画法能较清楚地表现树的结构。
b.从树叶画起,再画树枝、树干。
此种画法较易表现树的动势,叶子浓密的树用此画法能很好地表现出描绘对象的特性。
●树枝干的画法树干因树种不同而形成各自的姿态。
如杉树、白烨,树干挺拔。
柳树树干较大,树枝弯转向上,细枝条向下垂。
河边垂柳树干一般倾斜向河的方向。
松柏树干虽然不是很直,但劲挺的姿态给人以不屈的感受,在画树时,首先对树干要有总的印象,画起来就较易总体把握了。
树干因各自的树种不同,除了姿态变化外,在纹理上也各有自己的特征,作画时要特别留意,另外画几棵树在一起时,要注意树干的各自姿势及相互的呼应关系。
●树叶的画法以线勾画树叶,不要机械地对着树叶一片一片地勾画,要根据不同树的叶子的形态,概括出不同的样式,加以描绘。
《芥子园画谱》中有类似的树叶点法可以参考,要灵活运用。
用明暗色块表现树叶,则是根据树叶组成的团块进行明暗体积、层次的描绘。
在适当的地方,如一些外轮廓处或突出的明部,作一些树叶特征的细节刻画。
山水画技法(1)——树的画法•画梅花的女人•47位粉丝1楼画树是学画山水的第一步。
这第一步绝不可以蜻蜓点水似的轻然而过。
因为,画树不只是在画山水中是不可缺少的东西,而且是练笔用墨的必要的起步,绝不可忽而略之。
树有各种各样, 有枯树、柳树等等。
其中还有灌木或从林。
在此介绍几种,一般树林的画法,主要是力求笔线多变,有刚有柔。
刚是老枝,柔是新枝。
笔法和墨色多变,有浓有淡。
根据各种自具特殊的神态,在开始练习时,先学画主干,后画枝干。
用焦墨和淡墨以区分前后。
另外,要特别注重曲伸向背穿插的变化。
在行笔过程中,尤为要注重最为敏感的笔的顿挫,笔尖挑刎之法。
飘逸最见其功力。
画时,先把主干的型定好,再画枝干和树枝,方能确定整株树的形态。
主干和树枝在行笔时,要特别注意下笔,要有树的质感。
布置要疏密有致,聚散结合。
有时,在主干比较弯曲的情况下,幼树、枝干和树枝可以画得略直,老枝干可以多增加弯曲。
树皮上皴擦要根据老树、幼树而用墨。
这些一般多用于近景。
如果是中远景可以简略。
灌木或远处的树林, 画面比较简略而少曲折。
树枝的画法一般多用的是蟹爪枝或鹿角枝。
这要由画面的需要而定。
所谓蟹爪枝就是向下垂的枝,鹿角枝就是向上出的枝。
一棵树上要以参差使用。
不过是有用多用少的区别。
树林的画法:初学者先从少开始到多,不要枝密而乱画,由二株树, 三株树,然后再一株一株地增加,前后左右逐步增加。
要特别注意丛树不要变化太多,多则乱。
要有浓淡之分,有变化,但也要疏落有致,高低参差,大小结合,远近分明。
在下笔时枝干伸展要自然,笔法皴擦干湿得当,有变化,墨色浓淡结合。
在构图上,结构要严谨,和画面上和其它陪衬物要协调。
垂柳的画法:垂柳的枝干,垂枝要用尖锋,墨干,自上而下,先浓后淡,力量从强到弱,有虚有实,自然下垂。
最主要的是,要在大自然中多观察的写生,掌握其出枝的规律,方可在笔下见功力。
速写。
为什么叫速写?很多研究绘画的人都做过解释了。
大多都是说快速的绘画就是速写。
当然,我们大不必刻意的去钻研一个名词的究竟意思。
只是我感觉这里的这个“写”字很有味道。
“写”,就不得不让人想到中国画中的水墨写意画。
写意,是一种画法,只求神似,而不刻意的去追求形的完美。
这与速写中的抛弃细节,只求大全不谋而合。
那么,能不能用钢笔来表现一种国画水墨写意的效果呢?我觉得能,因为它们都是用共同的界质“墨”来表达画的效果树的画法1时间:2009-12-08 14:08 来源:核心提示:风景写生中,树是主要描绘的对象,初学者从如下方面入手较易掌握: 1 .理解树的生长规律,掌握树的造型特点。
2 .了解一般的表现方法: a .以线为主的画法。
b .以明暗调子为主的画法。
3 .熟悉一般的作画顺序: a .先从树干画起,再画枝、叶。
此种画风景写生中,树是主要描绘的对象,初学者从如下方面入手较易掌握:1.理解树的生长规律,掌握树的造型特点。
2.了解一般的表现方法:a.以线为主的画法。
b.以明暗调子为主的画法。
3.熟悉一般的作画顺序:a.先从树干画起,再画枝、叶。
此种画法能较清楚地表现树的结构。
b.从树叶画起,再画树枝、树干。
此种画法较易表现树的动势,叶子浓密的树用此画法能很好地表现出描绘对象的特性。
●树枝干的画法树干因树种不同而形成各自的姿态。
如杉树、白烨,树干挺拔。
柳树树干较大,树枝弯转向上,细枝条向下垂。
河边垂柳树干一般倾斜向河的方向。
松柏树干虽然不是很直,但劲挺的姿态给人以不屈的感受,在画树时,首先对树干要有总的印象,画起来就较易总体把握了。
树干因各自的树种不同,除了姿态变化外,在纹理上也各有自己的特征,作画时要特别留意,另外画几棵树在一起时,要注意树干的各自姿势及相互的呼应关系。
●树叶的画法 copyright 367art以线勾画树叶,不要机械地对着树叶一片一片地勾画,要根据不同树的叶子的形态,概括出不同的样式,加以描绘。
《芥子园画谱》中有类似的树叶点法可以参考,要灵活运用。
用明暗色块表现树叶,则是根据树叶组成的团块进行明暗体积、层次的描绘。
在适当的地方,如一些外轮廓处或突出的明部,作一些树叶特征的细节刻画。
1.树根的画法:树根不仅是自然生长现象,也是自然的奇趣。
从生理上讲,凡是生长在肥活土地上的,树很少有露根现象,而在石头上生长的树,必多露根。
而在画中要给人们一种树的古老年代的感觉,因而树画在石头上多露些根,树画在土地上少露些根。
多露根与少露根或不露根,要多考究。
树根多用于近景物,在笔法上多采用浓墨干皴,有时也可用滚笔。
因为,画树根多附着在山石上,所以,根与石的衔接要自然,不要悬空,笔道不要多,要简洁明快。
如是盘根错节,交错之处要连贯,并要画出立体感。
自上而下,墨色可由浓到淡,笔道由粗到细。
注意树根应牢牢抓住山石,落笔后使人感觉是浑然一体。
2.树的画法:画树是学画山水的第一步。
这第一步绝不可以蜻蜓点水似的轻然而过。
因为,画树不祗是在画山水中是不可缺少的东西,而且是练笔用墨的必要的起步,绝不可忽而略之。
树有各种各样,有枯树、柳树等等。
其中还有灌木或从林。
在此介绍几种,一般树林的画法,主要是力求笔线多变,有刚有柔,刚是老枝,柔是新枝。
笔法和墨色多变,有浓有淡。
根据各种自具特殊的神态,在开始练习时,先学画主干,后画枝干。
焦墨和淡墨是区分前后,并要特别注重曲伸向背穿插的变化。
在行笔过程中,尤为要注重最为敏感的笔的顿挫,笔尖挑刎之法。
飘逸最见其功力。
画时,先把主干的型定好,再画枝干和树枝,方能确定整株树的形态。
主干和树枝在行笔时,要特别注意下笔,要有树的质感。
布置要疏密有致,聚散结合。
有时,在主干比较弯曲的情况下,幼树、枝干和树枝可以画得略直,老枝干可以多增加弯曲。
树皮上皴擦要根据老树、幼树而用墨。
这些一般多用于近景。
如果是中远景可以简略。
灌木或远处的树林,画面比较简略而少曲折。
顺便提醒一下,树枝的画法一般多用的是蟹爪枝或鹿角枝。
这要由画面的需要而定。
所谓蟹爪枝就是向下垂的枝,鹿角枝就是向上出的枝。
一棵树上要以参差使用。
不过是有用多用少的区别。
树林的画法:初学者先从少开始到多,不要枝密而乱画,由二株树,三株树,然后再一株一株地增加,前后左右逐步增加。
但要特别注意丛树不要变化太多,多则乱。
要有浓淡之分,要有变化,但也要疏落有致,高低参差,大小结合,远近分明如。
在下笔时枝干伸展要自然,笔法皴擦干湿得当,有变化,墨色浓淡结合。
在构图上,结构要严谨,和画面上和其它陪衬物要协调。
3、树叶的画法在一幅山水画作品中,免不了有近树或者远树,以烘托画面的气氛。
那么,树叶的画法有两种:一是点叶法,一是夹叶法。
所谓点叶法:是用粗线、细线和干湿浓淡的笔线而成。
所谓夹叶:是用勾勒线法,没有什么深浅、干湿、浓淡的区分,而是根据其周围的笔法协调而定。
总而言之,树叶的种类很多,大概分几类则足矣,不可过细。
树画夹叶,宜在近景,不宜于远景。
画组树不宜全用夹叶法,宜于点叶、夹叶参左互用,否则浅薄没有浓郁的感觉。
双勾夹叶法,一般多用在画近景的树上,但杂树不易全画夹叶,否则过于刻板。
至于夹叶的填色法,有时填以石青、石绿,有时填以花青、赭石,有时填以褚漂,有时填以胭脂,有时任色不填。
如略染淡花青色,给人以夏天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