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概论》教案总结
发展:历史悠久,唐朝已经流行,宋朝继之,明、清盛行。
特点:因宗教事件并在宗教场所产生、发展的大型集市;比集市内容更加丰富,除商品交流外,还有文化、宗教、娱乐等活动。
代表:北京白塔寺、隆福寺、护国寺的庙会;明代的茶马市。
作用: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对促进商品流通、沟通城乡联系等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3)有组织的展览活动
“未来展馆竞争将更加激烈”(新华网《2014年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
《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及展馆发展现状
结论:中国展览业将在保持低速增长的同时进行优化和整合,同时各城市展馆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分析:了解国内外会展发展历程及个阶段特征,对推动会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第一节会展的起源
1993年5月3日,正式加入国际展览局。
特点:数量上,20%增长速度;展览设施方面,大规模建设;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增强;中外合作办展增多。
二、世界会展的起源
1.原始时期(原始社会末期)
形式:物物交换--展览的原始阶段、原始形式
特点:原始的、偶然的交
[讨论]:谈谈对重庆集市的认识。
特点:地点较为固定;举行时间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参加者主要是农民和手工业者;彼此之间的交易活动实质上是生产者之间的产品流通。
称谓:中国古代-草市;中国北方-集;两广、福建-墟;四川、贵州-场;江西-圩;统称集市。
(3)庙会
[讨论]:谈谈对庙会的认识,并举例说明。
产生背景:宗教活动
(1)古代集市的发展历程:
起源--古希腊的奴隶市场,以及后来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城邦代表大会;
贸易集市大规模发展(中世纪)--作为展览会前身的贸易集市定期或不定期在人口集中、商业较为发达的一些欧洲城市举行。如法国的香槟集市;现代意义上的贸易展览会最早诞生在德国,如德国莱比锡博览会、德国法兰克福博览会,一般认为德国是世界贸易展览会的发源地。
集市向样品博览会和展览会转变(14世纪)--集市向偏远地区发展,批发商的兴起和工业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集市的经营方式。
新中国展览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1)起步阶段(1949年-20世纪80年代初期)
标志:1951年3月,首次参加“莱比锡春季博览会”,标志着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开端。
特点:会展活动数量少、规模小、组织水平和专业化程度较低,同时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功能:宣传和展示为主。
(2)蓬勃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
《会展概论》第1章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第一章绪论
教学时数:
3
授课类型:
■理论课□实践课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国内外会展的起源;
2.了解国内外知名会展活动;
3.熟悉国内外会展经济活动现状。
教学重点:
国内外会展起源及会展经济活动现状
教学难点:
国内外会展经济活动的现状分析
教学方法和手段:
1.以讲授为主,由会展案例引入会展活动发展历史;
2.在讲授中,结合教材插入国内外会展发展历程中的会展活动实例,提高课堂讲授的有趣性;
3.多媒体教学,配置丰富的形意诠释及与会展活动相关的影视图片、视频,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会展活动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
第页
《会展概论》第1章课程教案
教学内容及过程
旁批
教学引入:
一、西南地区知名会展介绍
二、案例
标志:1978年,中国贸促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十二国农业机械展览会”,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举办国际博览会。
1982年,参加美国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举办的“能源”专业博览会,自1926年后重返世博会。
1984年,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建成。
1986年,参加瑞士“巴塞尔样品博览会”,首次采取以展览为手段,以贸易成交和销售为主要目的摊位式展览形式,开始于现代国际展览业接轨。
一、我国会展的起源
根据会展活动的产生时期、活动的举办形式不同,可分为4个阶段;
1.原始阶段(原始社会末期)
(1)形式:物物交换
(2)特点:时间、地点不固定;具有展览基本特征:“陈列”、“展示”。
(3)产生背景:社会化大分工带来了专门从事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生产的部落,为物物交换提供了基础。
2.古代阶段(原始社会末期-1840年)
1935.11-1936.3,在英国伦敦举办的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这是中国第一次出国办展。
(3)抗战时期的展览会
1942年,迁川工厂出品展览会;
1943年,四川省物产竞赛展览会;
1944年,重庆工矿产品展览会。
影响:对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但是在流通领域的作用远没有发挥出来。
4.现代阶段(1949年至今)
1876年,美国费城世纪博览会,中国人第一次正式参加世界博览会;
1905年,清朝商部颁行《出洋赛会通行简章》20条,被认为是“中国政府正式登上世界博览会的开端”;
1915年,参加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中国的茅台酒和张裕酿酒公司的“可雅白兰地”获奖。
(2)举办国内外展览会
1929.6.6-10.10,中国浙江杭州举办的西湖博览会;
表现形式:原始集市活动、宗教祭祀活动、国家间的政治会盟以及分封活动。
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国际集市交易会:公元629年在法国巴黎近郊的圣丹尼斯举办的交易会
欧洲是世界展览业的发源地,欧洲的展览会一直具有很强的贸易性。
2.古代时期(奴隶社会-17世纪)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交换的次数增加,规模和范围都扩大,交换的形式发展为固定时间和地点的集市。集市的产生与发展时期成为古代时期。
综合性展览形式:《旧唐书》卷一百五“韦坚传”中记载。
专业性的展览形式:唐代的农具展;元代的纺机、纺车等纺织用品展。
3.近代阶段(1840-1949年)
该阶段展览活动“官办”特征明显,该阶段政府尝试参与世博会并仿效世博会举办博览会。
该阶段,我国展览活动包括3个方面:
(1)参加世博会
1851年,参加伦敦首届世界博览会;
具有商业性质和展览会雏形的集市产生与发展时期。
集市包括市、集、庙会等多种市场交换形式。
(1)市-指人们交换产品的场所.
到西周发展成为官府控制的市场,市坊制开始流行。到宋朝,市的地域、时间限制被打破,市的商业色彩越来越浓。
(2)集-展览活动的雏形。
发展:出现在公元前11世纪的商、周时期;唐宋以后得到大规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