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方案建议-智造东莞教学文案

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方案建议-智造东莞教学文案

附件4东莞市企业智能制造诊断服务工作规程(试行)根据《强化新要素配置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工作方案》,为落实做好我市企业智能制造专业诊断工作,推动企业加快智能制造升级改造,特制定本工作规程。

一、工作目标整合国内外智能制造相关系统方案供应商、专业咨询服务机构以及智库资源,建设智能制造专业服务资源池,委托资源池内机构分批对我市1000家左右制造企业进行分析诊断,评估企业智能制造现状,提出升级改造路线图和方案建议。

二、建立专业服务资源池实行网上备案制度,各专业机构单位登陆“智造东莞”()(项目申报-智能制造专业诊断服务-服务机构备案申请栏目),网上填报《智能制造专业服务资源池备案申请表》,并上传以下材料:(一)营业执照或机构登记证书;(二)智能制造服务情况简介。

以PPT 形式,展示企业单位总体情况、专业技术团队构成、智能制造专业服务领域、特点和专长、智能制造诊断服务相关内容等;(三)智能制造服务典型案例。

以视频或PPT 等形式,展示为企业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专业诊断、蓝图规划、实施方案等服务的典型案例。

其中,东莞市内企业单位要求至少提供1 个以上案例,东莞市外企业单位要求至少提供3 个以上案例;(四)智能制造专业技术团队构成,填写技术团队清单表并提供包括企业技术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的简历学历情况、专长等材料;(五)其他相关补充介绍材料。

市经信局将分批对相关申报单位进行审查,审核申报单位的经营范围、业务能力、技术团队、工作经验等,对通过审查的予以备案,并分批在“智造东莞”网站进行公布。

市经信局对专业服务机构实行动态管理,将根据工作开展情况调整专业服务机构名单。

三、企业诊断服务申请(一)市经信局发布智能制造诊断申报通知,企业根据通知登录“智造东莞”()(项目申报-智能制造专业诊断服务-智能制造诊断服务申请对应栏目),网上填报《智能制造诊断申请表》,并在申报通知附件查询了解相关专业机构单位情况,进行前期对接,在双方对接后确认专业服务机构,并通过“智造东莞”(项目申报-智能制造专业诊断服务-智能制造诊断服务申请对应栏目)提交诊断服务申请;(二)市经信局根据企业申请情况和工作实际,对专业诊断配对情况进行必要调整。

四、诊断内容要求诊断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一)企业整体情况,包括企业规模、所属领域、主营业务、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等情况;(二)行业标杆企业智能制造案例简介,相关技术指标;(三)对企业战略尤其是与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相关的战略进行调研分析,结合未来市场方向和产品方向,从企业生产工艺技术设备、产品技术研发、信息化应用(包括信息化软件系统建设、网络建设、大数据应用、云平台建设等)和生产经营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物流、资金、人才、市场、供应链等)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如SWOT分析),提出企业存在问题和不足;(四)识别企业各关键流程的KPI(关键绩效指标)等,了解企业当前水平并给出与目标的差距。

对企业整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打分,与行业比较企业所处水平(分项评价和整体评价相结合);(五)分析企业发展的瓶颈和困难,提出企业未来3年的升级改造的整体方案和实施路线图,重点提出近期实施的方案计划,并对每个阶段提出改造实施方案建议,提出主要指标提升目标计划,对实施方案投入产出情况进行初步评估;(六)服务机构可根据自身专业优势,对企业实施改造提出进一步专项改造具体方案建议,并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提出优先实施的项目。

五、企业评价服务机构应在诊断工作结束后,为企业进行诊断情况报告。

企业对诊断工作进行评价,由企业诊断项目负责人填写《智能制造诊断报告评价表》,并经企业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后,在“智造东莞”(项目申报-智能制造专业诊断服务-智能制造诊断服务申请栏目)扫描上报。

评价内容主要围绕:(一)对诊断报告的广度和深度的满意度(是否能综合和深入提出企业问题);(二)对改造方案和路线图建议的满意度(是否能切合企业实际提出可行的方案建议);(三)是否计划根据相关方案建议实施升级改造;(四)是否计划与服务机构进一步合作。

企业评价情况将作为诊断报告评定档次的重要依据,企业应如实反映。

六、综合评定(一)市经信局分批组织对诊断报告进行综合评定,评定的主要依据为企业评价情况、企业规模、组织专家对报告内容评价等;(二)专家评审采取“双盲”形式(诊断报告不体现服务机构和服务企业信息),根据诊断报告的广度、深度、专业性进行排序,并按排序情况进行对应打分。

原则上1个报告须由2个以上专家排序,取平均值;(三)综合评分。

按照企业评分加权占比50%、专家评分加权占比30%、企业规模加权占比20%的标准,最终形成诊断报告综合评分。

七、财政补贴(一)对通过综合评定的诊断报告,根据评分进行高低排序,并对应分三档进行财政补贴。

其中,一档原则上占比30%,补贴10万元;二档原则上占比50%,补贴8万元;三档原则上占比20%,补贴5万元。

分档补贴比例将根据每年资助预算、诊断数量、效果评价等综合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二)对于诊断报告内容雷同率较高,企业和专家评价认可度较低,综合评定不通过的,不予以补贴;(三)服务机构提供诊断服务工作,并通过市经信局组织的综合评价后,企业与服务机构共同出具《委托函》,委托市经信局将审定后的资助款拨付给服务机构。

(四)市经信局每年分批拟定资助计划,上报市政府审定同意后,按有关程序进行资金拨付给服务机构。

八、其他事项(一)专业服务机构应实事求是地开展业务,确保诊断服务真实性,如有弄虚作假、骗取资助资金等行为,将剔除智能制造专业服务资源池,收回资助资金并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二)获得资助资金的服务机构,应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监察部门的监督检查,执行相关财务规章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三)企业应积极配合专业服务机构开展调研诊断工作,安排企业相关负责人专门负责诊断项目,并充分提供企业相关情况,如涉及企业经营生产等商业技术秘密的,可由双方签订保密协议;(四)为进一步建立我市智能制造资源数据库,专业服务机构上报诊断报告同时,应积极配合协助市经信局整理相关数据,形成全市智能制造企业情况数据库。

本工作规程为试行,市经信局将根据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修订。

附件:1. 智能制造专业服务资源池备案申请表2. 智能制造诊断申请表3. 智能制造诊断报告评价表4. 《东莞市企业智能制造诊断报告》专家评分表5. 智能制造诊断综合评价表6. 智能制造诊断报告编制提纲7. 委托函附件1:智能制造专业服务资源池备案申请表申报单位:(加盖公章);详细地址:;(是、否)在东莞设立机构:名称:;详细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电话(手机号码):;电子邮箱:;联系人姓名:;电话(手机号码):;电子邮箱:;附件:1.营业执照或机构登记证书2. 企业介绍(PPT格式)3. 企业案例资料(PPT或视频)4.技术团队清单表5.其他资料附件2:企业智能制造诊断申请表附件3:智能制造诊断报告企业评价表诊断项目负责人:企业主要负责人:年月日附件4:《东莞市企业智能制造诊断报告》专家评分表诊断报告编号:日期:年月日附件5:智能制造诊断综合评价表附件6:报告编号:东莞市企业智能制造诊断报告二零一七年X月目录一、企业发展现状 (21)(一)企业基本发展情况 (21)(二)企业经营情况 (21)(三)企业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 (21)(四)企业管理水平 (22)二、标杆企业分析 (22)(一)标杆企业概况 (22)(二)标杆企业智能制造状态分析 (22)三、企业详细调研 (22)四、业务系统上云分析 (23)五、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测评 (24)(一)测评模型介绍 (25)(二)企业测评结果 (25)六、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方案建议 (25)(一)对标分析 (25)(二)方案建议 (25)(三)升级改造计划及效果分析 (25)一、企业发展现状(一)企业基本发展情况主要是指企业成立时间、所在行业和主要产品等基本信息。

请注明企业属于重资产企业还是轻资产企业。

(二)企业经营情况1、近三年企业经营业绩情况、进出口情况(可列表注明);2、企业财务报表构架;3、企业盈利能力及财务稳健性情况;4、产品市场情况;5、经营场所情况。

(实际住所数量和具体地址;在莞部分占比;自有住所或租用住所;住所面积等信息。

可列表注明)(三)企业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1、技术水平情况;生产设备情况(先进性、自动化程度、工艺水平、制造能力)、单位产出情况。

2、研发创新情况;(四)企业管理水平1、管理团队;2、信息化管理等内部管理情况(制度、生产管理等);3、认证情况。

二、标杆企业分析选取一家所属对应行业的标杆企业,重点就其智能制造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进行展开和梳理。

要求:行业必须对应。

(一)标杆企业概况(二)标杆企业智能制造状态分析三、企业详细调研基于企业现状,梳理企业的竞争优势、劣势,找出目前企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未来发展的机会等。

结合行业特点、产品特点和市场方向,针对企业市场营销、产品技术研发、生产过程管控、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等关键业务领域进行详细调研分析,识别各流程的业务需求和关键流程KPI(关键绩效指标),提出企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性地给出管理优化建议和数字化建议。

要求:必须梳理出企业总体业务流程,分析各信息系统以及其所覆盖的业务板块。

绘制企业销售、采购、计划、生产、质量、设备等业务领域业务细分流程图,必须分析出每个业务领域存在的问题,改善的方向。

(一)企业业务流程1(具体流程名称按企业实际流程命名)调研分析(二)企业业务流程2(具体流程名称按企业实际流程命名)调研分析(三)企业业务流程3(具体流程名称按企业实际流程命名)调研分析……四、业务系统上云分析在已梳理企业各类业务流程的基础上,详细调研分析企业各类现有业务系统上云情况,结合现有的云市场资源情况和对标企业情况,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性地给出上云方向。

要求:必须梳理出企业各类业务流程所产生的各类信息化系统和可能产生的信息化系统,明晰上云状况,分析云化应用优劣势,提出改善方向。

(一)现有信息化系统:1.信息系统1(具体系统名称按企业实际命名)云化调研分析2. 信息系统2(具体系统名称按企业实际命名)云化调研分析3. 信息系统3(具体系统名称按企业实际命名)云化调研分析……(二)经梳理企业各类业务流程,可能产生的信息化系统:1.信息系统1(具体系统名称按企业实际命名)云化调研分析2. 信息系统2(具体系统名称按企业实际命名)云化调研分析3. 信息系统3(具体系统名称按企业实际命名)云化调研分析五、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测评选取智能制造测评模型,对企业进行智能制造能力测评,初步给出企业目前处于智能制造哪一发展阶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