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走进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1站在高高的山岗上用眼睛观察家乡教学目标:1、通过图片等展开对家乡的了解,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学会用流畅的语言简单介绍自己的家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请看书本的第2页。
你们猜图上的老师带着这群小朋友正在做什么呢(回答:观察家乡。
)对了,他们正在观察自己的家乡。
从今天开始,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学习和了解自己的家乡了。
二、阅读与讨论。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页的课文——妞妞的日记,并回答,妞妞和她的同学们分别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三、教师介绍广州。
(虽然并不是每个同学都来自广州,但广州算是这班学生的第二故乡。
故选取广州作为学习的对象。
)教师展示有关于广州的各种图片。
并介绍以下内容:1、广州的过去和现在的对比。
(房子,景色,人们的生活等)2、广州的特色食物。
(白云猪手,早点等)3、广州的名胜古迹。
(陈家祠等)五、大家开口说。
1、师说:大家现在已经对广州有一定的了解了,现在,你们也来说说自己原来的家乡,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的家乡。
2、学生活动:四个人一个小组,互相说说自己的家乡。
(约8分钟)然后,学生发言,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乡。
(1)、师:同学们,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今天,我们重点让小明带领大家去看看他的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
(课件演示小明的家乡花都的变化)(课件上有广花公路、物流公司、白云国际机场……)(2)、师:同学们,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呢?(学生自由畅谈)(3)、师:家乡的变化真大呀!让我们各展风采,一起来说说家乡的变化!(学生畅所欲言,谈变化)(4)、交流讨论(5)、师:听了大家的介绍,老师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你可曾知道,我们的家乡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小组讨论、全班交流)(6)、小结:同学们说的对,是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气象,我们要努力学习,长大后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六、家庭作业 :根据自己的观察,完成教科书第7页的观察记录,并布置下节课作画的准备。
用手描绘家乡教学重点:通过作画(描绘自己的家乡),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
二、阅读。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8至9页的内容,了解别人是怎样对家乡进行描绘的。
三、大家来做小画家。
学生个人作画,教师巡视并适时给学生提供帮助。
同学之间亦可互相讨论作画的内容。
四、展示画得比较好的同学的画,并让他们讲讲画这幅画的含义和画这幅画时的心情。
(画面展示了农村新貌、商机无限、翱翔天空……)五、教师进行简单的点评。
1、表扬画得好的同学,对于一些不认真地同学进行不记名的简单批评。
2、同时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六、家庭作业 :1、向家长介绍这两次课的学习内容。
2、向家长了解自己的老家在哪里,有什么特点。
《地图上看家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地图的基本知识,掌握识别方位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能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4、学情分析:对于小学生来说,大部分孩子对家乡的概念不太清楚,教师课前要渗透什么是家乡,家乡与籍贯的区别,并让学生向家长了解自己的家乡在哪里。
初步接触地图,本课的学习难度较大,课前的准备要充分,既要让学生自己学看地图,又要在课上采用一些活泼的游戏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认识地图,在地图上寻找家乡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向家长了解自己的家乡在哪里。
2、中国地图四川省地图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喜欢听歌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歌颂家乡的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地图乐园,从“地图上看家乡”。
(板书课题 )二、知方向、识图例1、看地图知方向师:看,认识它吗?(出示中国地图)生:这是一张中国地图。
师:它像一只大公鸡,雄赳赳气昂昂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你知道在地图上怎么辨别方向吗?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贴方向请四位同学每人分别拿一个东、南、西、北的卡片,把它们贴在方向标准确的位置上,其他同学来做小裁判。
3、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师:有些方向并不是正南正北,那么这些方向叫什么名字呢?学生回答并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贴到相应的位置。
4、小结:在看地图的时候,要做到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5、地图图例知多少师:同学们你发现了吗,地图就像一幅画,在查看地图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符号,它们叫做图例。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看地图的图例)师:说出图例代表什么。
(学生先回答,教师再指导、点拔。
)三、看地图,找家乡1、同学们,认识了方向和图例,读懂了地图,我们来找一找家乡在祖国的什么位置。
师:看,我们中国由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 2个行政特区组成。
北边有黑龙江、内蒙古,南边有海南,东有江苏、上海,西有新疆和西藏自治区。
师:让我们在书上的地图里找到四川省并给它涂上漂亮的颜色吧。
学生在书上找到四川并涂色。
师:我们四川省都有哪些好邻居呢?同桌合作找一找并给它们做个记号。
指名回答有哪些邻居。
2、找成都师:同学们想把我们的家乡看的更仔细吗?让我们走进四川省吧! 出示四川地图) 师:我们成都在四川省的什么位置?有哪些邻居? 学生观察并回答。
3、走进成都师:同学们,想不想走进成都市看看家乡的美景? (出示图片)4、教师简单介绍成都的行政区划。
5、学生看地图并回答。
我的家所在市:——————————它在四川省的方位: ————————四、总结全课成都市是四川省的一部分,四川省又是是祖国的一部分,四川省成都市只是祖国版图上一小块地方,我们对我们的家乡,感情是什么样的?河北省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是我们心中最美丽、最富饶、最可爱的地方,让我们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家乡吧!——祝家乡的明天更美好!《走进美丽的家乡》教学反思这节思品课的内容是“走进美丽的家乡”,上完这节课让我对思想品德课有了更深的认识:要让思品课成为学生们所关心的一门课。
上课的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关联,使生活成为重要的教育素材。
思品课上要有意识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有情感色彩的教学情境,促学生情,以情促行。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能够基本完成,学生能够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互动,学生能够大胆积极的发言,因此,课堂气氛比较好。
这节课重在让学生自己去挖掘家乡的美、展示家乡的美,学生都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小组交流中把自己家乡的美、自己家乡的特点表现出来,并能够站在讲台前介绍,学生得到了锻炼,提高了合作能力。
“小画家”这一环节,作为这节课的亮点,得到了体现。
学生在做“小画家”时还能够根据自己家乡的特点展示自己的家乡的优势,做到符合实际。
同时在教学时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等方面的思想教育。
但是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环节之间的过渡性语言没有锤炼好,因此语言比较贫乏,所以环节之间的过渡处理得不是很好;学生评价语言方面,教师“非常好”的次数讲得比较多,没有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进行具体的评价,因此在以后的教学方面,还要在教学语言上多多锤炼,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动力。
《展览室里故事多》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道自己家乡的变化。
2、懂得保护环境是热爱家乡的表现。
能力目标:1、通过家乡变化对比提高学生珍惜资源、热爱家乡的认知能力。
2、制作家乡环保书签提高学生动手宣传环保的能力。
情感目标:引发学生关心爱护家乡自然资源的情感。
2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对家乡了解也更多,对家乡的变化也会了解更多,这成为本课实施的关键。
本节课旨在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提升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意识,并内化为学生的行为,真正提升品德课的实效性,达到品德课教育“无痕化”的目的。
此次品德课的教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在品德课的学习中可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做事。
3重点难点: 提高学生珍惜资源、热爱家乡的认知能力。
4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教师提问,引入新课。
二、引导展示1、下组指导学生小组学习。
2、引导学生总结家乡的变化及原因。
三、演示变化1、教师演示课件。
2、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应对。
四、共同珍惜1、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在生活中怎样关爱家乡、保护环境?小结从生活的小事出发关爱家乡,积极宣传环保。
2、引导学生从现在做起保护环境,指导学生进行环保书签的制作。
五、布置作业1、将环保书签赠送给周围的人宣传环保。
2、通过实地察看、调查访问、上网查找等方法搜集家乡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的资料。
《从家里带出来的历史》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课前搜集材料让学生在生活当中有所发现,指导学生学会搜集材料的方法,让学生在“家庭寻宝”的搜集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对以前的社会生活产生兴趣。
2、引导学生通过今昔对比了解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培养学生善于创新善于发现的精神。
3.、通过学生自我阐述今昔对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并鼓励学生积极发现生活中的美。
2学情分析四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在生活中发现事物的能力,并且能够通过恰当的方法来所及材料。
但是四年级的孩子总结概括能力不强,对事物之间的联系缺乏理解,因此教师应在授课过程中一方面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一方面引导学生通过事物之间的今昔对比感受人类是怎样用自己的智慧促进社会进步,从而使学生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有趣的事物表面,而是上升到情感上,获得精神上和知识上的财富。
3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学生展示自己“寻宝”的发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点睛之笔。
通过了解“宝物”引导学生感受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对智慧的赞叹,对家乡的人爱之情。
难点:通过今昔对比发现社会的变迁,人类的进步,从而更加赞美人类智慧的无穷。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展示“宝贝”请同学们出示自己在家庭寻宝活动中的发现,并向同学们介绍这些宝贝是什么,他们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初步认识以前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教师在这里要适当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材料。
活动2【讲授】今昔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一、以前的游戏教师出示图片,为学生讲解以前的游戏是怎样玩的,以前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
并引导学生联系现在的游戏,让学生说说以前的游戏有什么特点,现在的游戏有什么特点;以前玩具简陋,现在的玩具精美,这体现了什么?学生自由讨论,教师适当引导。
二、以前的食品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了解以前的事物是什么样子的,请学生说一说现在的食品和以前的食品有什么不同。
三、以前的图书与童话教师出示图片,给学生讲解以前的连环画以及动画,那时候的制作比较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