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01某工地1990年10月-11月发生不明原因疾病共36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先出现低血压后有中度高血压,少尿、多尿、皮肤黏膜有出血点,尿化验:血尿、尿蛋白(++),个别病例死于周围循环衰竭,尸检可见内脏高度充血,心、肾及脑垂体广泛性出血。
工地环境卫生极差,鼠多,室内粮食、蔬菜放在地上,垃圾随处可见。
问题:(1)疫情调查中你认为要收集哪些主要资料?(2)根据这起疫情的性质,你如何进行疫情报告?答案:(1)人口学资料;自然因素、社会经济情况;疾病资料;(历年和当年本地区和周边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情况);有关病媒生物的情况;有关本病的预防接种情况。
(2)这起疫情为流行性出血热暴发,属乙类传染病,应立即电话报告上级卫生防疫部门和所属卫生行政部门。
案例102某工地1990年10月-11月发生不明原因疾病共36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先出现低血压后有中度高血压,少尿、多尿、皮肤黏膜有出血点,尿化验:血尿、尿蛋白(++),个别病例死于周围循环衰竭,尸检可见内脏高度充血,心、肾及脑垂体广泛性出血。
工地环境卫生极差,鼠多,室内粮食、蔬菜放在地上,垃圾随处可见。
问题:初步确定这起疫情的性质?这起疫情你应该采取哪些预防控制措施?答案:广泛开展卫生宣教;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治疗、预防知识的培训;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疫源地处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搞好个人及环境卫生,灭螨、灭鼠);接种流行性出血热疫苗;加强疫情监测,防治续发。
案例103地处县城的某工厂,有本厂职工2226人,外来民工735人,除少数在厂外居住,基本都住在厂内职工宿舍。
厂内没有供职工用餐的食堂,近期无集体聚餐活动。
饮用厂自备水源井的自来水,平时管理不善,工人与民工多有饮生水习惯。
9月6日至9月15日厂内发生腹泻病人,大便呈黄水样、无里急后重、多无腹痛、仅个别有低热、呕吐,共70例患者,其中本厂职工43例,外来民工27例。
经对10名患者的大便进行培养,均检出霍乱弧菌。
同期厂外无霍乱病人发现,以往厂内每月偶尔发生1-2例腹泻病人。
现派你前往处理。
问题:(1)根据本起疫情的调查报告,你准备采取哪些样品?(2)请分析本起疫情的性质,你如何进行疫情报告?答案:(1)采集样品:病人、密切接触者、水源管理等人员的粪便;水样:(厂自备水源井及管网末梢水,厂内其他水源);疫点:外环境涂抹。
可疑食品。
(2)疫情性质:属甲类传染暴发疫情。
必须以最快方式立即报告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并逐级上报。
案例1042000男6月7日防疫部门接到某医院肠道门诊报告,一男性腹泻病例,经粪便悬滴试验,动力试验(+),制动试验(+),高度可疑为霍乱病人。
该患者6月6日中午与朋友聚餐,食油海鲜、醉蟹、牛蛙等菜肴,同食者5人。
当日晚病人开始腹泻,至凌晨已腹泻十次,为黄水样便、无腹痛、腿部肌肉痉挛。
经对其粪便培养,确诊为O139型霍乱。
问题:对病家应采取哪些综合性防疫、管理措施?答案:医务人员每日对疫点进行管理;严格限制人员进出疫点;疫点采样(外环境、可以食品);密切接触者就地医学观察,每日便培养,连续两次阴性方可接触隔离,预防服药。
连续观察5日疫点内无新病例发生,可解除疫点管理;疫点消毒、灭蝇;卫生宣传;案例1052000男6月7日防疫部门接到某医院肠道门诊报告,一男性腹泻病例,经粪便悬滴试验,动力试验(+),制动试验(+),高度可疑为霍乱病人。
该患者6月6日中午与朋友聚餐,食油海鲜、醉蟹、牛蛙等菜肴,同食者5人。
当日晚病人开始腹泻,至凌晨已腹泻十次,为黄水样便、无腹痛、腿部肌肉痉挛。
经对其粪便培养,确诊为O139型霍乱。
问题:你到病家处理霍乱疫情,应该备哪些必需物品?答案:传染病处理(访视)专用箱(包);隔离衣(工作服)、帽、鞋(靴);有关个案调查表、笔、记录本;必要的采样用品(增菌管、肛拭子、无菌广口瓶、采血试管、试管架、塑料袋、蜡笔、胶布、镊子、送检单等);常用医疗器械、霍乱预防药及消毒药品、器械;个人防护用品及有关防病宣传品案例1062000男6月7日防疫部门接到某医院肠道门诊报告,一男性腹泻病例,经粪便悬滴试验,动力试验(+),制动试验(+),高度可疑为霍乱病人。
该患者6月6日中午与朋友聚餐,食油海鲜、醉蟹、牛蛙等菜肴,同食者5人。
当日晚病人开始腹泻,至凌晨已腹泻十次,为黄水样便、无腹痛、腿部肌肉痉挛。
经对其粪便培养,确诊为O139型霍乱。
问题:本期霍乱疫情你讲如何调查处理?答案:立即组织有关人员核实诊断;对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隔离治疗病人;登记病人密切接触及参加聚餐的人员,并进行留验关查,每日进行粪便霍乱弧菌培养,连续两次阴性方可解除观察;对病家及聚餐场所环境采样;对聚餐场所可疑食品及操作人员采便化验,了解可疑食品供应来源;疫源地(酒家和聚餐场所)进行随时和终末消毒。
案例107某乡镇于1996年10月7日至15日在同村相邻院落中发生10例发热(提问38℃-40℃),伴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发病4-5天出现红色斑丘疹,从耳后颈部开始,蔓延至躯干和四肢的病人。
由于未对患者隔离和及时进行疫情报告,至10月底疫情蔓延至镇上小学和本乡临近村,10月20日卫发病高峰,累计发病225例,经确认为麻疹暴发。
近年来该地每年有1~2例麻疹。
问题:(1)你应采取哪些综合性防疫措施?(2)实施麻疹疫苗应急接种时出现一般接种反应,你准备如何处理?答案:(1)综合性防疫措施:病人及时隔离治疗,疑似病例隔离观察;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早期发展、管理新病例;同村及附近乡镇未患病儿童实施麻疹疫苗应急接种;卫生宣教、开窗通风;建立和完善疫情报告制度;建立和完善计划免疫质量检测制度;(2)疫苗接种一般反应的处理疫苗接种一般反应属正常反应,不需做任何处理,1-2天内即可消失,必要时对症处理。
案例108某乡镇于1996年10月7日至15日在同村相邻院落中发生10例发热(提问38℃-40℃),伴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发病4-5天出现红色斑丘疹,从耳后颈部开始,蔓延至躯干和四肢的病人。
由于未对患者隔离和及时进行疫情报告,至10月底疫情蔓延至镇上小学和本乡临近村,10月20日卫发病高峰,累计发病225例,经确认为麻疹暴发。
近年来该地每年有1~2例麻疹。
问题:控制本起疫情,你将采取哪些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答案:病儿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进行巡诊早期发现病人;同村及附近村镇未患病儿童实施麻疹疫苗应急接种;卫生宣教,开窗通风;建立和完善疫情报告制度;建立和完善计划免疫质量检测制度。
案例109某村1998年5月12日-7月2日发生伤寒暴发流行,经防疫部门调查,共确诊27例,采集17份病人血进行细菌培养,伤寒杆菌检出率89.19%。
村民饮用深井水和一池塘水。
本次发病户日常生活及饮用水多为池塘水,该池塘卫生无人管理,人畜共用。
首例病人赵某5月12日发病,病前两月曾外出打工,发病前两周返家,病人排泄物污染的衣物经常被拿到池塘边洗涮,污水随处倾倒。
6月上旬该村陆续出现病人,至6月中旬,累计发病24人,6月15日当地防疫部门接到群众报告后立即到达现场,并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7月2日发生最后一例病人。
同期其他村未见同样病例发生。
问题:控制本起疫情,你将采取哪些预防控制措施?答案:对病人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例隔离观察;疫情期间禁止饮用池塘水并对该池塘进行采样后消毒;对饮用池塘水的村民及病人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疫点消毒;两管一灭(管水、管粪、灭蝇);全村井水消毒;卫生宣教。
案例110某居民区4天内出现800余名腹泻患者。
防疫人员调查后发现,由于水量不足,水压下降,为补充水量,在这次腹泻暴发前该居民区刚重新启用了以前的一眼水井。
该水井的卫生防护差,启用前也未进行任何处理。
此外,距该水井2米处有一厕所污水井。
问题:(1)本次腹泻病暴发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依据是什么?(2)采取哪些控制和干预措施?答案:(1)饮用水污染引起的腹泻病暴发;依据是:新启用的水井未经消毒处理及水质检验;病人发病时间与启用新井时间一致;在同一供水范围内,居民发病;供水井卫生防护差;饮用水的检验结果。
(2)立即停用新启用的水井;彻底治疗病人;增设消毒设施;对供水系统进行高氯量的消毒;加强卫生宣传,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饮水监测。
案例111某单位18层建筑宿舍,有二次供水设备,(高、低位水箱,其饮用水和消防用水合用一个水箱),水箱排水管和泄水管与下水道口相连接。
某日举行消防演习,使用消防用水,不久有用户反映,自来水发黄有臭味,2-3天后该楼就有30多户、60多人因腹泻、腹痛等症状去医院就诊。
问题:(1)这是一起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事故?主要依据是什么?(2)选择哪些控制和干预措施?答案:(1)饮用水污染引起的污染事故;依据是:饮用水发黄、发臭;居民中发病者饮用同一水源并有相同症状;发病时间在消防演习使用消防水后2-3天;饮用水的检验结果。
(2)彻底清洗消毒水箱;排水管、泄水管和下水道断开,不能连接;消防用水与饮用水不能合用一个水箱;彻底治疗病人;加强饮水监测。
案例112地处县城的某工厂,有本厂职工2226人,外来民工735人,除少数在厂外居住,基本都住在厂内职工宿舍。
厂内没有供职工用餐的食堂,近期无集体聚餐活动。
饮用厂自备水源井的自来水,平时管理不善,工人与民工多有饮生水习惯。
9月6日至9月15日厂内发生腹泻病人,大便呈黄水样、无里急后重、多无腹痛、仅个别有低热、呕吐,共70例患者,其中本厂职工43例,外来民工27例。
经对10名患者的大便进行培养,均检出霍乱弧菌。
同期厂外无霍乱病人发现,以往厂内每月偶尔发生1-2例腹泻病人。
现派你前往处理。
问题:(1)本案的调查目的包括哪些方面?(2)为控制本起疫情,你将采取哪些预防控制措施?答案:(1)核实诊断;确定是否暴发;描述疾病分布特征;查明传染来源和暴露的易感人群;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扑灭疫情。
(2)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在未明确暴发原因前要调查食堂从业人员患病和可疑食品供应情况,加强食堂卫生;加强去哪个饮水卫生,工厂自备水的消毒,调查水源管理人员健康状况,明确原因后则采;取针对性措施;接触人群的医学观察;疫点、疫区消毒;卫生宣教。
案例113某县某乡镇于1996年10月7日至15日在同村相邻院落中发生10例发热(体温38℃-40℃),伴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发病4-5天出现红色斑丘疹,从耳后颈部开始,蔓延至躯干和四肢的病人,10月20日为发病高峰。
由于未对患者隔离和及时进行疫情报告,至10月底疫情蔓延至镇上小学和本乡37个村,累计发病225例,经确认为麻疹暴发。
历年该地只有1~2例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