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诗四首》赏练本文来自作文周刊社。
【课文赏析】母爱是心灵的港湾——《母亲》赏析这是一首歌颂母爱博大、无私的抒情短章。
母亲是女儿的避风港、遮雨伞。
诗人对母亲充满了由衷的感激之情,把母亲看做是可靠的心灵的避难所,视“母爱”为神圣而至高无上的爱!诗人触景生情,由自然界的风雨联想到人生的风雨,用鸟儿对巢的依恋之情衬托儿女对母亲的眷恋之情。
诗人由“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引出“我只躲到你的怀里”的联想与类比,写出了儿女的心灵受到了打击,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体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
全诗不仅歌唱了母女之间诚挚的亲情,而且把这种质朴的情感升华为抵挡人生风雨的精神庇护所,表达了诗人对博大母爱的赞美之情及对女性生命价值的肯定。
小小纸船寄深思——《纸船》赏析1923年夏天,23岁的冰心在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到美国留学。
在茫茫大海上,她写下了这首思念母亲的诗。
诗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船写起,写自己不肯妄弃一张纸,叠成纸船抛到海里,为感情的喷发作了铺垫。
接着写纸船的去向,诗人“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为此,“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可见愿望的强烈、诚挚。
至于希望纸船流到何处,诗人在这里却没有明说,造成了悬念。
最后,诗人采用“卒章显志”的方法,翻出新意:遥想母亲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让母亲“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因为这纸船是女儿含着泪叠的,它承载着女儿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哀伤情怀!这一结尾,把感情推向高潮。
诗人以孩子般的纯洁和天真,从纸船展开情思,托物寓情:用纸船向人们展现了游子漂泊无依的形象,表达了对母亲的无限思念之情,也向人们昭示了作者思念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
感情的抒发显得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
成功背后是付出——《成功的花》赏析许多人看成功,只看到成功美丽的光环,却很少注意到成功背后隐藏的艰辛。
《成功的花》告诉我们,不要只看到并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而要了解在这成功后面所蕴涵的艰苦努力,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精神,从它的成功中汲取成长的经验,这才是更重要的。
花的成功如此,人生的成长发展亦如此。
这是一首哲理小诗,作者借用比喻进行说理,给人以鲜明印象。
这首短诗明白如话。
首句四字单独成行,位置显赫且意味深长。
第二句用花的“明艳”来比喻人们事业的成功和取得的荣耀。
紧接着用“然而”一转,由“花”及“芽儿”,以“现时”与“当初”对比,将“奋斗”“牺牲”与“成功”关联,道出“成功的花”是泪与血滋润的结晶,是奋斗和牺牲孕育的蓓蕾,不经过奋斗和牺牲,哪来成功的“明艳”?这样精妙的比喻和具体意象的运用,形象鲜明突出,使人领悟到“奋斗”和“牺牲”的伟大。
美好青春,美丽人生——《嫩绿的芽儿》赏析诗贵形象。
这首诗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劝勉青年人奋发努力,不断充实、提高、发展,甘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和牺牲。
芽儿“嫩绿”,显示了芽儿的活力与朝气。
芽儿需要成长发展,青年人也一样需要学习与提高,发展自己,使自己成才。
“淡白”说明了花儿的朴素、纯洁、不追求华丽的外表。
植物用花儿来装点这个世界,不孤芳自赏,这就形象地告诉人们,人在发展了自己的基础上,也应当为社会做贡献。
更进一层,果儿“深红”,象征着果儿的成熟、丰硕和甜蜜。
经历了芽儿、花儿的积累、成长,成就了深红的果实,这时就要奉献给世界了;同样,青年人也应该懂得奉献自己,甚至要有甘愿牺牲自己的精神,人生才显得更完美、更充实。
【研究练习】1.《母亲》一诗“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中,“躲”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纸船》中的纸船有着怎样的象征意义?3.比较下面的A句和B句,哪一句表达效果好,为什么?A.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B.成功的花,人们惊羡她的明艳。
4.诗是语言的钻石,诗歌的语言要求精练。
《成功的花》抓住花的色泽特征,用“”这个词形象地体现了花的成功。
《嫩绿的芽儿》,作者抓住芽、花、果的特征,用、、三个词形象地进行了描绘。
5.模仿下面这首哲理小诗,捕捉你生活中的小动物或植物,抓住其特征,以三言两语写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美好青春,美丽人生》1.“躲”字,写自己躲避内心的风雨(极度痛苦、烦恼、骚动,甚至绝望等),表达的是对母亲的无限依赖、之情。
2.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3.A句的表达效果好,因为A句表现出了人们只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却看不到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苦劳动,表达出了作者的感慨。
4.明艳嫩绿淡白深红5.示例:井底的蛙,你跃出井口时,天地便广阔了。
冰心小故事冰心自幼聪慧好学,特别喜欢听故事。
当时担任她家塾师的舅舅杨子敬常对她说:“你好好做功课吧,等你做完了功课,晚上我给你讲故事。
”舅舅给她讲的第一部书是《三国演义》。
那曲折的情节、鲜活的人物深深吸引了小冰心。
为了每天晚上都能听“三国”的故事,她学习更认真了,功课总是做得又快又好。
可是,舅舅晚上常常有事,不能给她讲“三国”,这可把小冰心急坏了。
不得已,她只好拿起舅舅的《三国演义》来看。
这时她才7岁。
最初,她大半看不懂,就囫囵吞枣,硬着头皮看下去,不懂的地方,就连猜带蒙。
这样,她慢慢地理解了书的一些内容。
她越看越入迷,看完《三国演义》,又找来《水浒传》《聊斋志异》……母亲见她手不释卷,怕她这样用功会伤了脑子,便竭力劝她出去玩,她不肯。
母亲只好把书给藏起来,可那些书总是神不知鬼不觉地又被冰心给找出来。
冰心不但把读过的书都用心记住,还时常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假日时父亲带她到军舰上去玩,她给水兵们讲“三国”的故事。
水兵们听完故事,纷纷称赞不已。
顺水推舟出处:元·关汉《窦娥冤》第三折:“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释义: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
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乘着方便说话办事。
点拨: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令我们十分尴尬的事情,如果我们不能够巧妙回答,肯定会很失面子,如果这个时候能够借助对方的语境“顺水推舟”,那么我们就能很好地处理这个问题,同时让别人感受到自己独有的语言魅力。
典例:有一位年轻媳妇,她和婆婆生活在一起。
婆婆还有一个女儿,一天年轻的媳妇见小姑子穿了一件新的裤子,猜想这裤子肯定是婆婆给买的,于是故意高声对小姑子说:“嗨,从哪里买来的裤子?真漂亮!”婆婆在一旁答话:“从对门商场买的,刚到的货。
我先买一件,让你们穿上试试,要看中了,下午再买一件。
你们俩一人一件。
”分析:这位婆婆很机智,她知道自己的女儿不好回答,而儿媳妇又话里有话,在这样的情景之下,如果不能很好地回答,儿媳妇肯定会生气,闹大了还会影响婆媳之间的感情。
所以,婆婆先肯定了买裤子的事实,没有正面回答她的话,而是很巧妙地说在商店买的。
重要的是下面的话,婆婆顺着媳妇的话茬,说让她们试试,并没有说是给女儿买的,这件只是一个样品。
如果相中了,就再买一件。
这样媳妇就心满意足了,而婆婆的话却充满了艺术。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一定要讲究说话的艺术,适时地采用“顺水推舟”的方法,顺应对方的话茬,自然而然顺接着说下去,借助情势巧妙地过渡到自己的语意,从而突出语意表达,让其向着有利于自己的目标发展,最后使对方心悦诚服。
比较阅读:现代诗二首之“母亲”翟俊玉啊,母亲舒婷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啊,母亲,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生怕浣洗会使它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母亲,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生怕记忆也一样褪色呵,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如今戴着荆冠,我不敢,一声也不敢呻吟。
呵,母亲,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纵然呼唤能穿透黄土,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礼品,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给花、给海、给黎明。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不是激流,不是瀑布,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古井。
(选自《舒婷的诗》)母亲饶阶巴桑我吸吮着母亲的奶头,还不曾想过捏泥娃娃和捉迷藏,还不曾想过天空和陆地,可是心里却有一个模糊的印象:“世间再也没有什么比母亲的胸脯还宽广!”我从遥远遥远的边疆,渡过了长江和黄河,虽然我还没有走到长白山,但是我在心底轻声地说:“世间再也没有什么比祖国的胸脯更宽广!”(选自《2019—中国诗歌年选》)【阅读训练】1.《啊,母亲》的第一节中“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个“梦”具体指什么?梦中的情景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2.《啊,母亲》中“生怕记忆也一样褪色呵,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诗人怀念母亲,却又不愿过多地回忆,这是为什么?3.《母亲》这首诗的题目中的“母亲”有什么含义?4.《母亲》两节诗复唱“世间再也没有什么/比母亲的胸脯还宽广”,有什么作用?5.这两首诗在题材和主题上有什么异同点?6.这两首诗感情基调有什么不同,朗读这两首诗,语速、语调应该如何处理?【答案】1.拟人。
“梦”指的是“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紧紧拉住你的衣襟”,表现了诗人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以及无比的依恋。
2.比喻(借喻)。
诗人这样说是想珍藏记忆,把感情深深埋蕴在心底,历久弥新。
3.“母亲”既指生母,也喻指祖国,歌颂祖国给予诗人新的生命和新的世界。
4.增强抒情力度,完成了爱母亲更爱祖国的情感升华。
5.同:题材上都是写母亲,主题都是歌颂母爱和亲情。
异:题材上,《母亲》还写了祖国;主题上,《啊,母亲》一诗还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母亲》还抒发了对祖国热爱与赞美之情。
6.《啊,母亲》的感情基调是深沉的怀念,朗读时语速慢,语调应深沉。
《母亲》的感情基调是激动豪迈,朗读时语速稍快,语调应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