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创呼吸机使用技术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有创呼吸机使用技术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1
用物
氧气筒、减压表或中心供气系统、呼吸机一台、模拟肺一个、呼吸回路(螺纹管道、湿化罐、贮水瓶、Y型接头)灭菌蒸馏水
5
呼吸机准备
1、检查呼吸机的各零件是否完好,喷雾管有无阻塞,呼出活塞瓣是否破裂装错
2、检查消毒的呼吸机管道有无过期,管道有无漏气
3、安装加温湿化罐(倒入灭菌蒸馏水,不超过上线,不低于下线)
有创呼吸机使用技术操作程序及考核评分标准
项目
内容
得分
扣分
评估
(5分)
医嘱
核对医嘱,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报告。
1
患者
患者的年龄、病情、治疗情况、心肺情况、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报告、意识、体重、心理等状况
3
环境
环境清洁、宽敞、明亮,符合操作要求。
1
计划
(10分)
自身
着装整洁,仪表端庄,符合操作要求2,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2
3、注意事项
⑴使用过程中,随时注意各工作参数量是否正常。
⑵如病人有自主呼吸,观察是否与呼吸机同步。
⑶定期放出套囊内气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套囊内),每4小时放一次,一次3~5分钟。⑷避免将管道折叠或牵拉,防止脱出。
⑸使用完毕呼吸机进行清洁、维护、取备用状态。
2
评价(6分)
1、操作流程熟练,动作流畅,简述内容重点突出。
1
2、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1
3、操作方法正确,未引起操作相关并发症。
1
4、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
1
5、与患者家属惊醒有效的沟通交流。
1
6、体现人性化关怀。
1
提问(14分)
1、目的:维持呼吸。
2、适应症是:(1)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包括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剧。(3)重度急性肺水肿和哮喘持续状态。(4)小儿心胸外科的术中术后通气支持。(5)呼吸功能不全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颈部和气管手术,通常采用高频通气支持。
4、正确连接呼吸管道,接上模肺
1
1
1
1


(65分)
气道的连接
1、接上呼吸机电源。
2
2、检查氧气是否充足
2
3、检查减压表
2
4、将减压表连接到氧气筒上(装前开小开关)
2
5、开氧气
2
6、开减压表(顺时针方向开,逆时针方向关)
2
7、按病人需要调节
2
8、压力一般为~,如病人肺部阻力大,可适当调高些,最高压力不超过
2
10、纯氧开关:在低氧血症、心跳呼吸骤停情况下,开纯氧开关键,给纯氧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以防氧中毒。或按压100%按钮3分钟自然停止。
2
11、雾化开关:带气管插管时,保持气道湿润,调间歇雾化,单纯用药时,开持续雾化
2
人机连接
确认正常呼吸机正常工作后,将Y型接头与气道插管接头连接,并固定好管道,以防脱落
2
5、峰值流量:潮气量×呼吸频率×呼吸比之和
2
6、呼吸比:1:~2
2
7、氧浓度:常规40%(可根据病情设定)
2
8、敏感度:当病人没有自主呼吸时或呼吸很弱,让呼吸机辅助病人呼吸。敏感度调小些使病人呼吸肌减少耗氧量,如自主呼吸逐渐恢复可把敏感度调大些,促进自主呼吸的恢复
2
9、加湿器:水温一般保持在30~40℃之间
2
9、开减压表小开关
2
10、开空压机
2
11、开呼吸机
2
12、开加温湿化罐开关
2
设置参数
1、根据病人病情,年龄设置呼吸机模式和参数。
5
2、呼吸频率:成人12~16次/分,小儿20~25次/分
2
3、潮气量:成人400~600ml,约8~10ml/kg,小儿10~12 ml/kg
2
4、每分钟通气量:呼吸频率×体重kg×9
3
操作后
1、听诊双肺呼吸音,观察通气效果
2
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2
3、记录呼吸机参数,监测生命体征,30分钟后据血气分析结果,遵医嘱调整相关参数并记录。
2
4、健康教育(简述指导患者的配合要点)
3
撤机
1、调制待机状态,酌情吸氧,观察病情,依次关湿化器、空气压缩机、主机电源,关气源。
2
2、呼吸机保养与消毒(口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