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论第三分编
智力成果是指人们通过智力劳动创造的精神财富 或精神产品,又称之为知识产品。
(二)特征 1、创造性 2、非物质性
3、公开性
二、几种主要的智力成果类型
(一)作品
1、概念
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 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2、特点 (1)独创性 (2)可复制性
(3)具有经济上的价值
出产物是不是不动产?有两种观点:一是土地的 组成部分,不是不动产;二是独立的财产,可以 为权利客体,我国《物权法》采后一种观点。 3、区分意义
(1)物权变动的法定要件不同;
(2)物权类型不同;
(3)诉讼管辖方面的不同。
(二)流通物和限制流通物
1、概念
流通物是指可以作为交易标的的物。
限制流通物是指不能作为交易标的的物。 限制流通物包括2种: 指法律规定只允许国家所有的物,包括为矿藏、 水流、海域和无线电频谱等。
(3)实用性
(三)实用新型
1、概念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组合 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与发明的主 要区别有,在种类和范围上比发明小得多,只 限于有形体的产品。技术水平上低于发明。
2、实用新型被授予专利权应当具备的条件
(1)新颖性
物是指形态上独立为一体的物,如一匹马、一本书 等。 结合物是指由数个物结合而成的物,如手表、汽车等。
集合物,又称聚合物,是指由多数的单一物或结合物集 合而成,各物仍保持其独立存在的物,如工厂、图书馆、 羊群等。
2、区分意义 (1)对于单一物或结合物,原则上权利应存在 于物 的整体,在物的组成部分上,不应存在独 立的权利。但现代民法上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为 其 例外。 (2)对于集合物,其整体不应作为一个权利的 客体,权利应存在于各个独立的单一物或结合物 上。但现代民法上的财团抵押为其例外。
第三分编
民事法律关系客体
第七章 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客体概述
一、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感念与特征 (一)概念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指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所 指向的对象。 (二)特征 1、利益性 2、客观性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范围 1、物 物是物权法律关系的客体。物是指存在于人身之 外、人力所能支配并且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财产。
三、有价证券的几种主要类型
(一)票据
票据仅指以支付金钱为目的的有价证券, 即出票人根据票据法签发的,由自己无条 件支付确定金额或委托他人无条件支付确 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有价证券。
在我国,票据即汇票、支票及本票的统称。
1、汇票 汇票(Bill of Exchange,Draft)是出票人签发 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 付确定的金额给某人或其指定的人或持票人的票 据。 2、支票 支票(Cheque,Check)是出票人签发,委托办 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 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3、本票 本票是由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 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注意:物权关系的客体还包括权利,如权利质权、 以建设用地使用权为客体的抵押权。声光电热等 能够为人力所控制的自然力也是物权关系的客体。
2、行为 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3、智力成果 包括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作品、计算 机软件、专利、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等创造性 智力成果和商标等工商业标记是知识产权法律关 系的客体。
种类物是指当事人仅依抽象的种类、品质、数量 予以限定的物。
2、区分意义
在物权法上,物权的客体一般是特定物,而非不 特定物;在债权法上,作为给付标的的特定物灭 失,只能以赔偿损失的方法救济。
(四)主物与从物 1、概念
凡两种以上的物相互配合、按一定经济目的的组合在一 起,起主要作用的物为主物;配合主物起辅助作用的为 从物。 (1)主物与从物的区分,是先确定从物,从物之外皆 为主物。 (2)确定从物的标准: 一是非主物的构成部分;二是须辅助使用;三是须与主 物同属一人;四是从物之使用目的具有永久性。
(二)特征
1、须存在于人体之外。
2、须为有体物。
3、须能够为人力所支配。
4、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
二、物的法律意义 大多数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在很大程度上 决定着民事法律关系的有效与否。
三、物的分类 (一)动产与不动产 1、动产 动产是指能够移动而不损害其经济用途和经济价 值的物。 2、不动产 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者若移动则损害其价值或 用途的物。 主要包括依自然性质或法律规定不可移动的土地、 土地定着物、与土地尚未脱离的土地生成物、因 自然或者人力添附于土地并且不能分离的其他物。
(1)专属于国家的财产
(2)非专属于国家的财产
1)土地、山林、草原、滩涂、荒地等;2)武器 弹药;3)黄金;4)文物;5)淫秽物品。 2、区分意义
没有法律许可,以限制流通物作为交易标的物的 交易行为无效。
(三)特定物和种类物 1、概念
特定物是指具有独特的自然属性或由当事人的意 思具体指定的物。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其组合 作出的富有美感的并适用于工业上应
用的新设计。 外观设计的特点是:将美术设计与产品相结合的产 物,不涉及产品的实用功能,只是起到美化产品的 作用。
一是自然性质上不可分;
二是依权利人的意思不可分,如在一定时间内 不许分割的共有物。
2、区分意义: (1)确立共有物的分割方法 共有人在分割共同财产时,对可分物,可分割实物, 各得其所;对于不可分物,只能作价值上的分割, 而不能作实物分割,实物可归于一人,由其对他人 所得作补偿,或者将实物出卖,分割所得价金。 (2)确认多数人之债的性质 在标的物属可分物时,产生的利益或负担除法律有 相反规定外,可作为按份债权或按份债务;在标的 物属不可分物时,因产生的利益或负担属不可分债 权或不可分债务,故在共有人之间发生连带债权或 连带债务的关系。
(2005年卷三多选第52题)下列各选项中, 哪些属于民法上的孳息? A.出租柜台所得租金
B.果树上己成熟的果实
C.动物腹中的胎儿
D.彩票中奖所得奖金
答案:AD。考点:孳息、物的组成部分
(六)可分物与不可分物
1、概念
可分物是指依物的性质可以分割,且分割后不 减损其价值的物。
不可分物是指依物的性质不能分割,分割后价 值减损的物。 不可分物有两种:
2、区分意义
孳息的法律意义体现在物权法和债权法两 个方面: (1)在物权法方面,在当事人没有约定 或法律没有特殊规定的情况下,我国采母 物主义;
(2)在债权法方面,买卖合同中,当事 人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孳息与交付相联系, 而非与所有权相联系。
《物权法》第116条: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 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 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法定孳息,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 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 得。 《合同法》第163条标的物在交付之前产生的孳 息,归出卖人所有,交付之后产生的孳息,归 买受人所有。
(四)提单
提单是指用以证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和货 物已经由承运人接收或者装船,以及承运 人保证据以交付货物的单证。 仓单,是指仓库保管人员应存货人的请求 而填发的有价证券。是一种货物所有权凭 证。既是收到货物的证明,又是凭以提货 的根据。
(五)仓单
第四节 智力成果
一、智力成果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
物
物或者说有体物,有广狭二义。
广义上的物,是指物理学意义上的一切物,除我们通常 所谓的不动产和动产之外,日月星辰以及人体本身均包 含在内。 狭义上的物,仅限于能够作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物, 是指人身之外能够为人力所控制并具有经济价值的有体 物。 王泽鉴:除人的身体之外,凡能为人力所支配,独立满 足人类社会生活需要的有体物及自然力。
4、非物质利益
包括人格利益、身份利益。生命、健康、名誉、 姓名、肖像、隐私等人格利益以及亲属间的身份 利益是人身法律关系的客体。 5、权利
6、有价证券
性质上有争议——可以作为物权的客体(如仓单 和提单等),是特殊的物;又可以作为债权的客 体(如本票、债券等),此时不是物。
第二节
一、物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
(二)债券
债券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直接向社 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承诺按一 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 债务凭证。
(三)股票
股票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公开或私 下发行的、用以证明出资人的股本身份和权利, 并根据持有人所持有的股份数享有权益和承担义 务的凭证。
在古代罗马,人们所称的物,是指除自由人外而 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东西,不管是对人有用的, 无用的,甚至是有害的,均属于广义的物。至于 奴隶,在罗马奴隶社会,它不是权利义务的主体, 而被法律规定为权利义务的客体,也是一种物。
随着人类认识的提高和法学思想不断发展,罗马 法逐渐把物限定为一切人力可以支配、对人有用, 并能构成人们财产组成部分的事物,在优帝《学 说汇编》中,它包括有体物、权利和诉权,又称 “财物”(bona),这是狭义的物。无体物如 债权、用益权、地役权等 。
2、区分标准
(五)原物与孳息 1、概念
原物是指能够产生收益的物。孳息是指由原物所 产生的收益。
孳息分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
天然孳息是指以物的自然属性而获得的收益;法 定孳息是指基于法律规定而产生的收益。包括租 金、承包金和利息等。
注意: (1)孳息也是独立物;
(2)天然孳息不同于劳动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