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动物保护与福利课件:第15章 经济动物的
动物保护与福利课件:第15章 经济动物的
第15章 经济动物的保护
0 .1
本章提要 人类为了经济利益而饲养的各类野生动物有数 百种,其中鹿类和毛皮动物是主要对象。全世界饲养的 各种鹿类主要有马鹿、梅花鹿等,总存栏数约600万头, 以生产鹿茸和鹿肉为目的。中国现有的毛皮动物以水貂 占大多数,狐狸次之。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要求科学 化、专业化和集约化,并要有严格的行业管理与指导, 否则就会给动物带来伤害和痛苦,还会造成资源的破 坏,也会降低动物产品的质量。
散养是指在人的监控下,野生动物完全自由地生活在天然环境 内,基本上依靠天然的食物而生存,人的作用只是进行较严格 的监控,让动物种群得以健康发展,最后对这些动物加以利 用。
第15章 经济动物的保护
0 .1
1பைடு நூலகம்.3 经济动物的保护
对长期生活在被禁锢环境中的野生动物而言,会普遍感到精神 压抑。人工环境下出生的动物幼仔,从小受到人类的抚养,变 得非常依赖于人。这就要求饲养动物的人要具备对动物的爱 心,要真正了解动物对生活条件的各种要求,除了充足的饲料 和正确的饲养方法,还要时刻注意动物的身体健康,需要具有 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照料,要有专业水准的兽医师检查和治 疗。饲养动物由于生产和疾病等原因,迟早要面临死亡,让动 物无痛苦的“安乐死”是目前很多国家都在积极探讨的问题。
第15章 经济动物的保护
0 .1
15.1 经济动物养殖的意义
饲养野生动物并加以利用,从某种角度上说,对保护野生的 动物种群也是有好处的,可以减轻人类对野外动物捕捉的压 力,防止珍贵动物的野外种群被人类破坏。但另一方面,作 为物种,经济野生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其生存会受到人 类较大的影响,并将影响到这些动物的进化命运。
1
第15章 经济动物的保护
0 .1
经济动物也称特种经济动物,是指在人工环境下 饲养、繁殖和生产利用的野生动物。家畜和家禽 经过人类的长期驯养,已经产生了与祖先完全不 同的遗传变异。而经济动物由于驯养时间短,尚 未产生根本的遗传变异,仍然是野生动物。养殖 经济动物是人类追求某种经济价值的目标,并以 动物产品的生产为主要目的。
第15章 经济动物的保护
0 .1
15.1 经济动物的种类
目前,人类饲养的经济动物种类比较多,主要有药用动物、毛 皮动物、肉用动物、观赏动物等类。目的在于生产角、茸、 肉、皮毛,或特殊产品如熊胆、麝香等。
15.1.1 药用动物
鹿类,麝类,熊类,蛤蚧,穿山甲,玳瑁等
15.1.2 毛皮动物
貂,狐,貉
15.1.3肉用动物
鸵鸟,鹌鹑,火鸡等珍禽。
第15章 经济动物的保护
0 .1
15.2 经济动物的饲养
经济动物的饲养方式最常见的有圈养、放养和散养三种。圈养 是在完全人为控制条件下,利用笼舍或圈舍对动物进行饲养。 由于没有自然天敌的侵害,圈养动物的繁殖率和幼仔成活率大 大提高。
放养主要是指将一些草食动物从小加以训练,使其逐渐适应, 而在一定的区域内自由取食,最后在人工管理下营半野外生 活。此种方式只能限于食草的、易驯化的和易管理的野生动 物,而不适合于食肉的较凶猛的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