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检测-岳麓版
一、选择题
⒈目前为止,最早的成熟的汉字是
A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B商代的甲骨文
C商周时期的金文D金文的标准字体——籀文⒉秦始皇统一文字的重大意义是
A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形成B促进了篆刻艺术的发展
C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D加强了思想控制
⒊下列关于书艺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
B隋唐时期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
C宋代由于民族纷争书法艺术毫无进展
D明代书法更强调个性创造
⒋明代书法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从根本上说明
A明代商品经济发展
B人们对书法欣赏水平提高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人们的文化素质有较大提高
⒌对比新石器时代和战国两汉时期的绘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以帛画为主要类型
B色彩都比较鲜艳
C都用毛笔绘画
D都有质朴,浪漫的特色
⒍人类早期绘画艺术的特点是
①稚拙的线条②简单的色彩和图案
③丰富多变的线条④复杂的色彩和图案
A①②B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⒎宋代出现了许多文人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其最主要的前提条件是
A政府的提倡重视B民间文化日益繁荣
C商业兴盛,城市发展D文化普及
⒏对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历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绘画艺术的源头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B魏晋南北朝时期顾恺之的绘画理论是中国古代绘画的开创之作
C宋代绘画只有单一的山水画较为著名
D明清时期,既有正统画风,也有奇特不拘一格的绘画风格
⒐明清时期,年画,壁画,布贴画,剪纸画较流行,这说明
A社会需要小说,剧本读来更有趣
B小说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读物
C百姓把自己喜闻乐见的东西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从而绘画极具生活实用性D刻画坊用木刻版画作为文学读物的插图
⒑杜甫食堂超现实主义著名诗人,其诗主要反映了
A唐朝社会经济,政治的繁荣景象
B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
C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
D对社会现实的赞美
⒒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词人,但两者作品的内容都大相径庭,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二人的阶级立场截然不同
B二人的政治倾向明显不同
C二人所处社会环境的差异
D二人的才学,气质的差异
⒓下列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楚辞②赋③词④散曲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④③D①③④②
⒔对先秦时期的诗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诗经与楚辞的出现是这一时期诗歌发展的主要成就
B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
C诗经和楚辞的文学风格是一样的
D诗歌是人们在声场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⒕下列明清小说中以反映商人发财经商的是
A《西游记》B二拍C《红楼梦》D《水浒传》
⒖明清小说以揭露科举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诗
A《红楼梦》B《儒林外史》C《聊斋志异》D《西游记》⒗下列关于“传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唐人小说的统称
B他的产生对后世小说,戏剧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C代表作《柳毅传》,《莺莺传》,《碾玉观音》等
D内容以言情为特色
⒘关于宋代话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根本上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的必然要求
B是宋代小说的主要形式
C在城镇流行
D在农村中尚未出现
⒙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商人第一次被作为歌颂的对象是在
A春秋战国时期 B 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⒚戏剧的源头——傩的产生最初与哪种因素有直接关系
A政治因素B宗教巫术
C经济因素D文化艺人的创作
⒛宋代南戏能够在泉州,福州流行的根本原因是
A此地工商业发达,城市经济繁荣
B出现娱乐场所——瓦舍
C民间艺人的推动
D傀儡戏,皮影戏,杂技,说书等表演盛行
21、以下关于傩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在举行傩的活动时,由巫师扮成神灵进行歌舞,通过娱神祈求神灵保佑
②汉代时傩仪很盛行
③唐代时人们不再进行傩仪
④随着宗教色彩的淡化,演员逐渐代替巫师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 ①②④D②③④
22、关于宋元时期我国古代戏曲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宋代的南戏主要是官府的有关机构创作
B南戏主要反映上层统治者的政治面貌
C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
D王实甫是元杂剧的奠基者
23、关于宋代南戏和元杂剧的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
A从根本上使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它们的表演方式和表现内容的手法相同
C都揭露社会现实的黑暗,表达人们的愿望要求
D从文学风格上都属于现实主义
24、徽班进京被称作是京剧诞生的开始,从目的上分析京剧产生的直接因素是
A政治因素B文化因素
C经济因素D满足市民要求
25、下列文学形式,不能反映社会现实或批判社会现实的是
A《诗经》中的国风B楚辞
C汉赋D唐代杜甫,白居易的诗
二、非选择题
26、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新文学形式,极大丰富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请回答:
⑴简述小说产生、发展的过程。
⑵明清小说有哪些新发展?
⑶明清小说中,从内容上反映时代发展要求的有哪些?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许多关于文字起源的学说。
古人常说:“上古结绳而治。
”古书上说:“古者无文字。
其有约誓之事,大其绳;事小,小其绳。
”材料二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尚书·多士》
材料三普天之下,专心揖志,器械一量,书同文字。
——《秦琅邪台刻石》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对中国文字起源的看法有无道理?为什么?
⑵材料二的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⑶简述秦朝“书同文”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答案:
选择:1-25 BCCAD ACCCB CACBB CDDBA CCBAC
26 (1)唐代变文对唐传奇产生了影响,唐传奇标志着中国小说渐趋成熟;宋元时期小说的主要形式是话本;明清时期由话本脱胎而来的章回体小说成为明清文学主流
(2)体裁上章回体小说出现;内容上增加了反封建的内容和反映商品经济的内容;风格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
(3)《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三言”“二拍”
27 (1)没有。
因为结绳只是一种记事方法,中国文字的真正起源是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划符号
(2)有。
因为商朝已经有了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
(3)国家统一、加强统治的需要。
结束了中国战国时期汉子使用的混乱状态,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人与人之间、地区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