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初步设计 第二章--西方现代建筑简介

建筑初步设计 第二章--西方现代建筑简介


Page 14
19世纪前:砖、瓦、木、石 19世纪中叶:铸铁、钢 19世纪末: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 20世纪20年代以后:铝材和塑料 框架结构 :钢和钢筋混凝土为材料 墙体不承重,因而内部空间可以灵活分隔, 开窗比较自由。 提高建筑的层数,改变了建筑外貌。
01
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
伦敦水晶宫(1851)
公寓基本资料 坐落地点: 法国, 马赛, boulevard Michelet 13000 Marseille 设计时间: 1946 竣工时间: 1952
Page 43
02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马赛公寓建造背景:
为缓解二战后欧洲房屋紧缺的状况而设计的新型密集型住宅, 充分地体现了勒• 柯布西耶战前要把住宅群和城市联合在一起的 想法。马赛公寓,
Page 21
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
01
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
古埃尔公园(1900-1914)
Page 22
01
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
米拉公寓(1905-1920)
Page 23
01
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
神圣家族教堂(1884年起)
Page 24
01
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
维也纳学派
发源于奥地利,这 一派认为建筑“不是 依靠装饰,而是以形 式自身之美为美”, 反对把建筑列入艺术 范畴,主张建筑以适 用为主,甚至认为 “装饰是罪恶”,强 调建筑物的比例。最 坚决的一部分人自称 “分离派”,就是要 和以前所有的传统分 离。代表人物有奥托 . 瓦格纳,沙里宁等。
Page 3
01
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
历史年代表:
18世纪末 :英国工业革命 19世纪 :西欧和北美进入工业化时期,展示工业、 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大发展的博览会已在19 世纪兴盛 19世纪后期 :欧洲出现了新的文化艺术思潮 “新建筑运动” 20-30年代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形成与传播 50-60年代 :美国成了现代主义建筑繁荣昌盛之地 摩天楼 60年代起 : 新的创作倾向和流派 70-80年代期间 :“后现代主义建筑” 80年代后期 : “解构主义建筑”
② 要求最快速度建造,工期不到一年。
③ 建筑造价大为节省。 ④ 在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上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⑤ 实现了形式与结构、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⑥ 摈弃了古典主义的装饰风格,向人们预示了一种新的建筑美学 特点:轻、光、透、薄,开辟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
Page 16
01
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
巴黎博览会机械馆(1889) 它运用当时最先进的结构和施工 技术,采用钢制三铰拱,跨度115米的 铁架结构创造了当时的单一拱跨度世 界纪录。陈列馆的墙和屋面大部分是 玻璃,继伦敦水晶宫后又一次造出了 使人惊异的建筑内部空间。
Page 19
01
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
工艺美术运动 19世纪50年代在 英国兴起。对工业化 采取了排斥的态度, 要求家具、栏杆、生 活用品全部由手工制 造。代表人物是拉什 金和莫里斯。
Page 20
“红屋”
01
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
新艺术运动
19世纪80年代在比利时 兴起。这一派认为以往的装 饰都过时了,他们想创造一 种简洁的、植物的美,认为 这就是工业化时代所需要 的。创始人是凡.德.费尔德、 高迪。
《建筑初步》
Page 1
Preliminary Architecture Design
建筑初步
概论
第一章 建筑概论
历史 表达
第二章 建筑历史 第三章 建筑设计表达方法 第四章 建筑形态构成 第五章 建筑结构
结构
构成
Page 2
第二章 建筑历史
第三节 西方现代建筑简介
一、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 二、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三、现代建筑的多样发展
爱丁堡中学
Page 7
巴黎车站
01
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
英国国会大厦
Page 8
01
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
格罗皮乌斯(德国):我们不能再无尽无休地复
古了,建筑不是前进就是死亡,建筑没有终结,
只有革命。
勒· 柯布西耶(法国):历史上的样式对我们来说
已不复存在,一种属于我们时代的样式已经兴起
,这是一次革命。
Page 9
01
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
(2)功能要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多样化、复杂化
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大使房屋建造数量飞速增长,类型 不断增多。
因而,对功能的重视,按功能进行设计的原则推动了近代 建筑的进步。 沙利文:形式总是追随功能。
Page 10
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
Page 11
德国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设计:贝伦斯 ,1909年)
“水晶宫”位于海德公园内,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代表 性建筑。建筑面积约7.4万平方米,宽408英尺(约124.4米), 长1851英尺(约564米),共5跨,高三层。大部分为铁结构, 外墙和屋面均为玻璃,整个建筑通体透明,宽敞明亮,故被誉 为“水晶宫”。
Page 15
01
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
“水晶宫”虽然功能简单,但在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① 所负担的功能是全新的:要求巨大的内部空间,最少的阻隔。
Page 17
01
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
法国飞艇库(1916) 除了铁、玻璃,还有钢筋混凝土的重新发现,19世纪末 对钢筋混凝土的重新发现,人们用它建构了许多奇观。Orly飞 艇库的跨度有96米,高度有58米。
Page 18
01
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
现代派建筑雏形
(1)工艺美术运动
(2)新艺术运动 (3)维也纳学派 (4)芝加哥学派 (5)德意志制造联盟
Page 28
02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二、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与流派首先在西欧形成,进而向 世界其他地区扩展,并于1928年在瑞士成立了名为国际现代
建筑协会(CIAM)的国际性组织。这种思潮批判因循守旧的
复古主义思潮,主张创造表现新时代的新建筑。成为占主导 地位的建筑潮流,是西方建筑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
»
漂浮”的结构改 变了传统的花园环
绕的生活方式,同
时也使柯布西耶找 到了理想生活范本 的物质载体。他认 为屋顶花园是补偿
自然的一种方法,
“意图是恢复被房 屋占去的地面”。
Page 39
屋顶花园
02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一层室内布置
别墅底层车库
特殊的组织交通 流线的方法,使 得车库和建筑完 美的结合,使汽 车易于停放而又 使车流和人流交 错;
Page 36
02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新建筑五点 1926年柯布西耶就自己的住宅设计提 出著名的“新建筑五点”: * 底层架空 * 屋顶花园 * 自由平面 * 横向的长窗 * 自由立面
Page 37
02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萨伏伊别墅
Page 38
02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Page 45
他的风格被后人称为“理性主义” 或“功能主义”。
Page 30
02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德国法古斯工厂,1911~1912年建, W.格罗皮乌斯和A.迈耶设计
Page 31
02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Page 32
02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Page 33
02
Page 27
布法罗信托银行大楼
芝加哥信托大楼
01
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
德意志制造联盟 一战前德国为了提升自己的工业水平建立的一个类似协会的组 织。里面有一些建筑师在和工业界接触的过程中认识到建筑必须要和 工业接近。他们的风格要点仍然是去掉装饰、向实用靠拢。其领袖人 物是彼得.贝伦斯。
德国通用电气透平机车间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在这个设计中,他首次 提出了建筑要从内向外的设 计思想,在构图上他大量使 用不对称构图。虽然整个建 筑没有用任何装饰,但各部 分高低错落,体现出一种和 谐的外貌。
Page 34
包豪斯校舍(1925-1926)
02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Page 35
02
02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许多处理手法放弃了战前 轻型、精确的机器材料的工艺 技术,有意识地揭示从粗制的 木模板中浇捣出混凝土的建造 过程,完全走到了他早年光洁 的纯粹主义机器美学的对立面。
马赛公寓的设计 可谓柯布西耶建筑思 想与风格手法的集成。
马赛公寓(1947-1952)
Page 42
Page 4
01
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
近代建筑:18世纪后半叶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现代建筑:第一次世界大战至今
背景 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 进入了近代阶段。而到了18世纪末首先在英国爆发 了工业革命,继英国之后,美、法、德等国也先后 开始了工业革命。到19世纪,这些国家的工业化从 轻工业扩展到重工业,并于19世纪末达到高潮。西 方国家由此步入工业化社会。 这个时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与建筑都发 生了种种矛盾与变化:建筑创作中的复古主义思潮 与工业革命带来的新建筑材料和结构对建筑设计思 想的冲击之间的矛盾;建筑师所受的传统学院派教 育与全新的建筑类型和建筑需求之间的矛盾;城市 人口恶性膨胀和大工业城市的飞速发展等。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勒.柯布西耶(法)
(1887-1965)
他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 子和主将,他不断地以新奇的建 筑作品以及大量未实现的设计方 案,给人以极大的震动和启发。 他主张:以往的建筑样式都 是虚构的;新建筑需要革命;建 筑需要简单的线、面、块;大规 模生产房屋;新建筑需要造型艺 术。 著作:《走向新建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