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农村小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策略研2

提高农村小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策略研2

提高农村小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策略研究负责人:雷兴荣执笔人:江小艳一、问题的提出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对于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要求比以往更高了。

课堂教学能力在教师的能力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

课堂教学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直接工具,它决定着教学质量水平;课堂教学是教师各种素质水平的集中表现,它体现了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的职业能力,反映教师的本质特征,是衡量一个教师优秀程度的重要标准。

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也是我校教师专业成长的迫切需要。

我们学校是一所有农村小学。

近些来,一批骨干教师逐年调离本校,如今全校现有专任教师28人,其中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有12人,占全校教师总数的42.86%。

这些青年教师成长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兴衰。

而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核心内容,它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好与差,关系着学校的发展。

因此,如何提高我校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成为学校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1、对于青年教师的年龄界定有很多的说法,本课题在研究前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将青年教师的年龄定为35周岁以下。

一是35周岁以下本身确实年轻,各方面的负担不重,可以集中精神投入到学习中来,二是我校35周岁以下的教师本身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有培养前景。

2、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本课题在研究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将定位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等方面。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1、2005年9月,我校开始实施教师读书工程,计划五年内读完十本国内外教育教学专著。

至今为止,我校教师已经读完了《论语》、《爱的教育》等八本国内外教育教学专著。

2、2006学年我们要求青年教师在每堂课后进行反思,并在教案后写出数字不多的教学反思。

2007学年开始我们改进做法,要求青年教师结合教学收获、感想、困惑,每星期撰写3篇反思深刻、字数较多的教学反思,并于每周五交校长批阅。

3、2006年10月,学校教导处与工会联合开展了教师粉笔字比赛,以此来促进青年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4、2007年4月,我校利用信息技术教师的专长,在青年教师中进行了多媒体教学的操作和简单的课件制作培训,提高了青年教师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课件制作的能力。

5、2007年12月,我校开展了青年教师下“村小”体验活动。

通过体验活动,锻炼了青年教师,同时青年教师也把新的理念带给了村小的老教师们,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6、07、08年在以往“家长开放日”的基础上开展了“家长开放周”活动,活动中以青年教师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承担者,青年教师在活动中开设了各学科的展示课,得到了家长们的肯定与认可。

7、2008年4月,我校举行了青年教师说课比赛,这项活动我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也使全校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8、2009年6月,我校开展青年教师星级评比活动。

这项评比活动由青年教师自行申报星级(分三、四、五星),被评定为不同的星级教师将享受的相应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策略开展课题研究后,我校提出了以理论学习为支撑,以校本教研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自我反思为手段,借助理论指导,立足教学实践,在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发展方面做了一些实践探索。

(一)加强理论积淀,塑造有底蕴的青年教师一个有底气和灵气的教师才会大气,才会表现出教学机智。

我们常常惊叹名师和特级教师们那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那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那驾轻就熟的课堂生成,孰不知从何而来?特级教师王崧舟《剑气合一:在语文家园安身立命》中说到:我人生的第二个5年(1990年——1995年)是自己“孤独沉潜”的阶段,我沉浸在阅读中,读理论,读哲学,读宗教,读美学,五年的“狂读”、“狂思”给了我“理论”的底气。

任何课堂教学行为都必须有教学理念、教育理论支撑的,没有教育理论的支撑,这样的课堂只能是“昙花一现”,没有生命力。

我们学校为加强青年教师的理论积淀,进行了一些尝试。

1、加强教师理论培训①以各类培训为契机,丰富青年教师理论水平2005年常山县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全面启动,我校青年教师认真地参加每一次培训,并结合培训的内容,撰写培训收获、感悟、反思,培训的教材更成为我们青年教师经常翻阅的爱书。

此外,我们也有意识地选派一些青年教师参加县、片、兄弟学校组织的一些教学研讨、专家讲座等活动,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途径。

②以自我反思为手段,培养具慧心的青年教师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2006学年开始,我们学校要求青年教师在每堂课后进行反思,并在教案后写出数字不多的教学反思。

但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我们发现青年教师撰写的教学反思次数不多,反思深度也不够。

2007学年开始,我们改进做法,要求青年教师结合教学收获、感想、困惑,每星期撰写3篇反思深刻,字数较多的教学反思,并于每周五交校长批阅。

这一做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开展教师读书工程让思考成为习惯,让阅读成为生活——我校实施了教师读书工程,计划五年内读完十本国内外教育教学专著。

至今为止,我校教师已经读完了《论语》、《爱的教育》等八本国内外教育专著,每次读书之后,我们都要组织青年教师进行读书交流活动。

如在读《爱的教育》一书之后,我们把书中的内容按月份安排给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要求大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书中的观点进行交流,青年教师在这种有效的学习和交流中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把书中的思想渗透给了老年教师。

3、网络学习我们时常听经常听到一些青年在抱怨自己外出学习的机会少,见识少,所以进步不快。

网络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网络上可供我们学习的东西非常多,有名师名家的深入浅出的理论经验,也有一线的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的教训与收获,透过他们的失败教训与成功经验,可以让我们的青年老师少走许多弯路。

基于现在许多青年教师家中都有条件上网,我们学校规定青年教师每周必须进行网络学习,每周两个晚上,每个晚上2小时,每周必须上交一份学习笔记。

(二)提高教学基本功,练就有技能的青年教师在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安排后,我校还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进行了强化训练。

所谓教学基本功即指教师完成教学工作所必需的一些技能,包括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等多项内容。

传统意义上,教师的基本功一般是指: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及教师的口语表达基本功。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冲击着我们的教学方式,多媒体引入教学中,可以清晰、简要或形象生动地呈现要求学生掌握和学习的内容等等,因此提高教学基本功对于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我校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1、以“青年教师三+X竞赛”为载体开展训练活动我县每年都要举行小学青年教师“三+X”竞赛活动,即语文教师参加普通话、下水文、粉笔字三项,数学教师参加普通话、奥数、粉笔字,外加特长。

为此,我校每年以此为契机,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进行了强化训练。

案例1:2006年10月,我校开展了教师粉笔字比赛。

先把规定比赛的内容(五首的古诗)给教师训练,两个月后后再进行书写比赛。

自该项活动通知公布后,许多青年教师一有空余时间便找块小黑板进行写字训练,许多青年教师通过训练后,书写的粉笔字进步多了。

这项活动不仅提高了青年教师的书写粉笔字的能力,更把练粉笔字的意识渗透到每一位青年教师的心中,渗透到每一位青年教师的平时的生活中。

2、进行课件制作培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可以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于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7年4月,我校安排了专任的信息技术教师为全体青年教师进行了多媒体教学的操作和简单的课件制作培训。

培训活动提高了青年教师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课件制作的能力,更提高了他们使用现代教学技术辅助教学的兴趣。

3、举行说课比赛说课是指教师在备课基础上,用口头语言讲解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

本次比赛分学科进行,参赛者根据某一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设想,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对象等基本内容,拟定教学提纲,并要求说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步骤、教学方法以及如此组织教学的理念理由,同时还要体现本学科的前沿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探索性和创造性。

说课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案例2:2008年4月18日上午,我们学校举行了首届青年教师说课比赛活动,全校12名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参加了比赛。

为了搞好这次活动,我们拟定了《青年教师说课比赛方案》和《青年教师说课比赛评分标准》。

每位教师自选课题、抽签说课。

在每一个教师说课后,同学科资深教师对教师说课作了现场点评。

(三)立足教学实践,成就善驾驭的青年教师实践是提高技能的最好方式,青年教师只有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锻炼,才能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1、让校本教研活动更具实效校本教研是农村小学青年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最主要、最有效、最可行的途径。

在“一费制”的今天,许多学校都面临着经费短缺的问题,农村小学这样的问题也就更加突出了,所以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

我校在校本教研中要求青年教师多上公开课、研讨课,通过磨课、学名师课堂等多形式来促进校本教研的扎实开展。

今年我校语文组还开展了“口语交际”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校本教研应当力求扎实、有效,不敷衍、不形式化,才能真正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2、以教学展示为舞台促成长①以优质课评比活动为契机开展活动2007年4月,常山县举行了小学优质课评比活动,我校多位教师参加了评比活动。

一位青年教师后来在教学随笔中写到:“要举行了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了,每所学校选出一名教师参加片级评比,我们学校有三位教师符合参赛要求(35周岁以下),大家都对这次选拔非常重视,我也要认真对待了。

”“我们中心校由于规模较小,二年级只有一个班,已经开过公开课了,又已经没有可以试教的班级了,我便利用晚自修时间,把住校生集中在一起进行试教,也不管他是三年级的学生还是五年级的学生了。

”虽然这位青年教师最后在评比中获得了三等奖,但整个活动的过程却是丰富的、真实的,提高了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促进了青年教师自我提高的意识。

②开展青年教师下村小体验活动2007年12月,我校教务处开展青年教师下“村小”体验活动。

活动要求先听本班的教师的一堂课,然后一天的课全部由青年教师承担,村小教师都可以随时去听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