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救知识培训PPT课件

急救知识培训PPT课件

• 中国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于1904年在上海创立,起初叫 “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建会以后从事救助难民、救 护伤兵和赈济灾民活动,为减轻遭受战乱和自然灾害侵袭的 民众的痛苦积极工作,并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活动。
17
中国红十字会的会徽为金黄色 橄榄枝环绕的白底红十字
18
中国红十字会的会旗为白色旗帜
14
一部公约
➢给予救护组织和人员中立地位 ➢对待伤病员一视同仁 ➢白底红十字臂章为保护性标志
1863年国际会议 第一部分日内瓦公约签署
15
中国红十字会
16
01
中国红十字会简介
• 中国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以弘扬“人道、博爱、 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 平进步事业为宗旨。
高秀敏
2005年8月18日 凌晨因心脏病突发,猝 死在家中,年仅46岁。
葑门街道里河社区
——急救知识讲座
红十字基本知识
主要内容
1
红十字运动起源
2 红十字运动组织机构
3
红十字运动标志
4 红十字急救知识目录
2
红十字运动的起源
红十字运 动起源于战场 救护,是人类 文明进步的象 征,是人类社 会发展的必然 产物。
3
红十字运动的诞生

一个人


运 动
一本书

源 一个组织
一部公约
12
一本书 《索尔弗利诺回忆录》
(1862.11)
1862
“索 尔 弗 利 诺回忆录”
主要建议: • 救助组织 • 国际公约
13
一个组织
莫瓦尼埃(律师)
杜福尔(将军)
五人委员会
亨利•杜南
阿皮亚
(医生)
莫诺瓦
(医生)
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1863.2.9) (即 “五人委员会)
1875年,改名“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现场救护 原则
确保自身和病人安全 先救命后治伤 先重伤后轻伤 操作迅速、平稳、轻柔 做好自我保护
120
报告人姓名与电话号码,伤病员人数、性别、年龄; 伤病员所在地点,找特殊标志性建筑; 伤病员目前最危重的情况; 现场所采取的救护措施; 在征得急救中心同意后再挂断电话。
23
目录
24
心肺复苏概况
什么是现场心肺复苏?
4-6分钟急救黄金段。
25
心肺复苏概况 猝死典型案例
邓丽君
1995年5月8日因 哮喘病发猝逝泰国清迈, 时年四十二岁。
古月
2005年7月2日晚 11时,因突发大面积心 肌梗塞,而猝死于广东 佛山,享年66岁。
பைடு நூலகம்
华罗庚
1985年6月12日 因心脏病突发猝死于日 本 东京国际学术会议讲 台上,享年74岁。
心跳、呼吸骤停的现场急救,称为现场心肺复苏,通常采用人工胸外按 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适用于心脏病、电击、淹溺、中毒及创伤、过度疲劳等各种原因导致的 心脏功能及全身血液循环或⁄和呼吸突然停止,医学上也称之为猝死,是 最紧急的危险情况。
“生命链”
是指从“第一目击者”发现伤病员开始,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抢救 的一个系列而组成的链,它包括四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序列,也叫链条,即“早期 通路、早期徒手心肺复苏、早期心脏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尽早呼救 尽早实施 尽早实施 尽早实施 心肺复苏 心脏电除颤 高级生命支持
22
现代救护简介
4
诞生背景
• 1828年5月8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 一个商 人的家庭
• 1859年6月24日,在意大利北部发上一场 战争
• 6月25日,途经索尔弗利诺,他目睹了极 其悲惨的战后情景
• 4万多名死伤士兵被遗弃在战场 • 组织所有人力,物力投入这场战争的救护
5
索尔弗利诺1859
6
一个人
红十字运动创始人
9
一场战争
索尔弗利诺战役 (1859.6)
奥地利陆军与法国-撒丁 (意大利邦国)联军
10
索尔弗利诺战役
◆意大利的北部,有一个村庄叫索尔弗利诺。 1 8 5 9年6
月2 4日,奥地利陆军与法国——撒丁联军在此村庄发生激
战。因缺乏医疗救护,士兵伤亡惨重,约有4万多名受伤
或垂死之人被遗弃在战场。
索 尔 弗 利 诺 1859
目的: ➢保存生命──恢复呼吸、心跳、止血、救治休克。
➢防止伤势恶化──处理伤口、固定骨部。 ➢促进复原──避免非必要的移动、小心处理、保持最舒适的坐/卧姿势、 善言安慰。
主要方式:
➢心肺复苏术 ➢外伤包扎术
21
现代救护简介 第一目击者
是指在现场为突发伤害、危重疾病的伤病员提供紧急救护的人。 现代救护是立足于现场的抢救,在医院外的环境下,“第一目击者”应对伤 病员实施有效的初步紧急救护,以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和痛苦。
正中央印制中国红十字会会徽
19
急救知识目 录
20
现代救护简介
现代 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新的模式结构下,利用科技进步成果,针对生 救护 产、生活环境下发生的危重急症、意外伤害,向公众普及救护知识,使
其掌握先进的基本救护理念与技能,成为“第一目击者”,以便能在现 场及时、有效地开展救护,从而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 为安全生产、健康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
11
◆ 1859年6月24日,瑞士日内 瓦的一个年轻商人亨利·杜南路过 此地,被此惨象所震惊。
◆立即停驻在邻近的卡斯蒂廖村,组织村民进行力所
能及的救护,成功地说服了卡斯蒂廖的村民,照顾和对 待受伤、垂死和已死去的敌方士兵象照顾己方的士兵一 样,一视同仁;并安排当地一所教堂作为临时救护所, 与法军军医总监取得联系,释放数名奥军军医俘虏,负 责治疗工作,并劝导双方医务人员不带成见医治所有的 伤病员。
亨利·杜南
1828.05.08 诞生于瑞士日内瓦 1910.10.30 逝世于瑞士海顿
7
红十字会之父 ◆亨利·杜南,1828年5月8 日出生于瑞士,终身未婚,享 年82岁。 ◇墓碑无墓志铭,只有一幅 大理石浮雕:一个救护者跪在 一个垂死之人的旁边,喂着他 生命的甘露。
8
1901
亨利.杜南荣获首次颁发的诺贝尔和平奖
为什么要学心肺复苏?
通常心脏停止搏动: 3 秒钟 头晕 10~20秒 晕厥或抽搐 30~45秒 昏迷、瞳孔散大 60秒钟后 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 4~6分钟后 脑组织不可逆的损害 10分钟后 脑组织死亡、植物状态
80%以上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外; 40%以上死于发病后15分钟; 急救部门到达现场的时间难保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