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大《建筑设备》教材主干内容

电大《建筑设备》教材主干内容

0绪论0.1课程的性质与内容1.建筑给水与排水2.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3.建筑供配电与照明4.建筑弱电与消防电气0.2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0.3建筑设备技术发展的概况和方向①现代高新技术广泛应用②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快速发展,在暖通工程中引起了许多技术改革③工程设备安装工艺朝工厂化、装配化方向发展,不仅提高、保证了施工质量,而且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④为了与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其设计、施工、安装的技术标准、规范也得到多次修订和逐步完善。

0.4本课程的特点与学习方法1.书本知识与实践、实际的紧密结合2.在学好本书的基础上,还应多看一些参考书3.注意专业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学习与熟悉1 建筑室内给水工程1.1室内给水系统1.1.1室内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1.室内给水系统的分类①生活给水系统。

②生产给水系统。

③消防给水系统。

2.室内给水系统的组成①引入管②水表节点③干管④立管⑤配水支管⑥给水附件⑦升压和贮水设备⑧室内消防设备1.1.2建筑给水系统的供水方式1.室内给水方式的选择①给水系统简单,管道长度短,降低工程费用及运行管理费用②充分利用城市管网水压直接供水③供水应安全可靠,管理、维修方便④尽量采用共用给水系统⑤尽量采用循环给水系统⑥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强不宜大于0.45MP2.建筑室内给水系统的基本供水方式⑴直接给水方式⑵设有水箱的给水方式⑶设有水泵的给水方式⑷设有贮水池、水泵和水箱联合工作的给水方式⑸设有气压给水装置的供水方式1.1.3高层建筑室内给水系统1.串联分区给水方式2.并联分区给水方式⑴并联分区单管给水方式⑵并联分区平行给水方式3.减压给水方式4.分区无水箱给水方式1.1.4给水水质及其防止水质污染的措施1.给水水质2.防止水质污染的措施①饮用水管道不得因回流而被污染②生活饮用水管道不得与非饮用水管道连接③水箱溢流管不得与排水系统直接连接,必须采用间接排水④选用管材及配件时,要防止因材料腐蚀、溶解而污染水质⑤生活饮用水管道应避开毒物污染区,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防护措施⑥生活、消防合用的水箱(池),应有防止水质变坏的措施1.2室内给水系统的管材、附件及设备1.2.1室内给水管道的常用材料1.钢管2.塑料管1.2.2室内给水用附件1.配水用附件①截止阀式配水龙头②旋塞式配水龙头③混合配水龙头2.控制附件①闸阀②截止阀③旋塞阀④止回阀⑤浮球阀⑥安全阀1.2.3水表、水泵、水箱及气压给水装置1.水表2.水泵⑴水泵的作用和类型⑵离心式水泵的管路附件①充水设备②底阀③吸水管④真空表⑤压力表⑥止回阀⑦闸阀⑧压水管⑶离心式水泵的参数①流量②扬程③功率和效率④吸程⑷水泵的安装①水泵进出口管道安装应从水泵开始向外安装,不可将固定好的管道与水泵强行组合。

②吸水(进水)管道的安装③水泵进出口管道安装的各种阀门和压力表的规格、。

型号应符合要求,安装位置正确,动作灵活,严密不漏。

3.水箱①进水管②出水管③溢水管④泄水管⑤水位信号管4.气压给水装置1.3室内给水管网的布置与敷设1.3.1引入管和水表节点的布置1.引入管的布置2.水表节点1.3.2室内给水管道的布置1.3.3室内给水管道的敷设1.明装2.暗装1.3.4管道的防腐、防冻和防结霜、防噪声1.管道防腐2.管道的保温防冻3.管道的防结霜4.防噪声1.4室内消防给水系统1.4.1设置室内消防给水的原则①厂房、库房、高度不超过24m的科研楼②超过800个座位的剧院、电影院、俱乐部和超过1200个座位的礼堂、体育馆③体积超过5000m3的车站、码头、机场建筑物以及展览馆、商店、病房楼、门诊楼、教学楼、图书馆等④超过七层的单元式住宅、超过六层的塔式住宅、通廊式住宅、底层设有商业网点的单元式住宅⑤超过五层或体积超过10000m3的其他民用建筑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砖木结构的古建筑1.4.2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1.给水方式①当室外给水管网的压力和流量能满足室内最不利点消火栓的设计水压和水量时,宜采用无加压水泵和水箱的消火栓灭火系统,如图1.40所示②当室外管网的压力和流量不能经常满足室内消防给水系统需用的水压和流量时,宜采用设有加压水泵和水箱的消火栓灭火系统,如图1.41所示③工业与民用建筑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如图1.42所示④为了加强供水安全和保证火场供水,宜采用分区的消火栓灭火系统,如图1.43所示2.系统的组成与消火栓的布置⑴系统的组成⑵室内消火栓的布置3.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的设备⑴消防水泵①室外消防用水量不超过25L/s的工厂和仓库②7~9层单元式住宅⑵室内消防水箱⑶水泵接合器⑷消防水池1.4.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⑴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⑵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2.开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5室内热水供应1.5.1室内热水供应系统1.热水供应系统的类型与方式①局部热水供应系统②集中热水供应系统③区域热水供应系统⑴集中热水供应的方式①全循环②半循环⑵区域热水供应的方式①热水供应系统与热水网路的连接②热水供应系统与蒸汽网路的连接2.热水供应管网的布置与敷设1.5.2室内热水的制备、储存设备及主要附件1.水加热器①表面式②混合式2.热水箱3.主要附件①自动温度调节器②疏水器③膨胀水箱④排气装置1.5.3热水水质、水温、及用水量标准1.水质2.水温3.用水量标准1.5.4开水供应1.蒸汽直接加热开水供应系统2.蒸汽间接加热开水供应系统3.其他加热方式的开水供应系统1.5.5太阳能热水器①透明盖板②集热板③保温层与外壳2.建筑排水工程2.1建筑室内排水系统的分类与组成2.1.1建筑室内排水系统的分类1.建筑室内排水系统的分类⑴生活排水系统⑵生产排水系统⑶雨、雪水排水系统⑷其他排水2.建筑室内排水系统的排水方式⑴分流制⑵合流制2.1.2建筑室内排水系统的组成1.污水、废水收集器2.排水管道系统3.通气管4.清通设备①检查口②清扫口③室内检查井5.抽升设备6.污(废)水局部处理构筑图2.2建筑排水系统的管材、附件及卫生器具2.2.1建筑排水常用管材1.硬聚氯乙烯塑料排水管2.陶土管3.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管4.石棉水泥管2.2.2排水管道的常用软件1.存水弯2.清通附件3.地漏4.通气帽2.2.3常用卫生器具1.器具分类①便溺用卫生器具②盥洗、沐浴用卫生器具③洗涤用卫生器具④专用卫生器具2.对卫生器具的要求3.卫生器具的设置2.3室内排水管道的布置及敷设2.3.1排水管道的布置2.3.2排水管道的敷设方法与安装要求1.室内排水管道的敷设方法及基本技术要求2.室内排水管道的安装方法及要求⑴排出管安装⑵排水横干管安装⑶排水立管安装⑷排水支管安装3.塑料排水管道的安装2.3.3卫生器具的布置与敷设2.4屋面雨水排放方法2.4.1屋面雨水排放方式2.4.2屋面雨水排水系统1.外排水系统⑴檐沟外排水⑵天沟外排水2.内排水系统⑴内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⑵屋面雨水内排水管系统的组成①雨水斗②悬吊管③立管及排出管④埋地横管及检查井2.5高层建筑室内排水系统2.5.1苏维脱系统1.气水混合器2.气水分离器2.5.2塞克斯蒂阿系统1.旋流连接配件2.旋流排水弯头2.5.3高层建筑排水管道的安装3.供暖与供燃气3.1供热与集中供热系统3.1.1供热系统的组成、基本方式及其特点3.1.2集中供热系统的基本形式、组成及其工作过程①热源②供热管网③热用户1.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系统形式⑴区域热水锅炉房集中供热系统⑵区域蒸汽锅炉房集中供热系统2.热电厂集中供热系统形式⑴抽汽式热电厂集中供热系统⑵背压式热电厂集中供热系统⑶凝汽式低真空热电厂集中供热系统3.2采暖系统3.2.1采暖及采暖期的概念3.2.2采暖系统的分类及其使用特点1.按采暖的范围分⑴局部采暖系统⑵集中采暖系统⑶区域采暖系统⑷单户采暖系统2.按热媒的不同分⑴热水采暖系统⑵热汽采暖系统⑶热风采暖系统⑷烟气采暖系统3.2.3热水采暖系统1.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⑴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作用压力⑵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的主要形式①双管上分下回式采暖系统②单管上分下回式采暖系统2.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⑴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工作原理⑵机器循环热水采暖系统的主要形式①垂直式的系统分类②异程式系统与同程式系统③水平式系统3.蒸汽引射器热水循环采暖系统4.高温水(100以℃的热水)采暖系统3.2.4蒸汽采暖系统1.蒸汽采暖的原理、特点与分类⑴蒸汽采暖基本原理⑵蒸汽采暖系统的分类1.蒸汽采暖系统的基本形式⑴低压蒸汽采暖系统的基本形式①重力回水系统②机械回水系统③双管下供下回式系统④双管上供下回式系统⑤双管中供式系统⑥单管下供下回式系统⑦单管上供下回式系统⑵高压蒸汽采暖系统的特点和基本心事3.2.51.辐射采暖的特点及其类型⑴辐射采暖的特点①采暖的热效应好②人体舒适感强③环境卫生条件好④建筑物耗热量少⑤适用面广⑵辐射采暖的类型①低温辐射采暖②中温辐射采暖③高温辐射采暖⑶钢制辐射板的布置与安装形式①钢制辐射板的布置②钢制辐射板的安装2.热风采暖及暖风机采暖⑴热风采暖的基本形式⑵暖风机采暖①暖风机的类型与性能②暖风机的布置③暖风机的安装高度3.3采暖系统的散热器及附件设备3.3.1散热器1.散热器的类型及其性能⑴铸铁散热器⑵钢制散热器①闭式钢串片对流散热器②版型散热器③钢制柱型散热器④钢制扁管型散热器⑶其他材质散热器2.散热器的布置3.3.2热水采暖系统的附属设备1.膨胀水箱2.排气装置3.除污器4.调压板5.散热器温控阀3.3.3蒸汽采暖系统的主要设备和附件1.疏水器2.凝结水箱3.安全水封4.二次蒸发箱(器)3.4采暖系统的管路布置与敷设3.4.1用户引入口1.热水供热管网与热用户的连接2.蒸汽供热管网与热用户的连接3.采暖系统引入口的设置3.4.2热水采暖管道的布置及注意问题1.主立管的安装2.干管的安装3.立管的安装4.散热器的支管安装3.4.3蒸汽采暖系统各种配管布置原则3.5高层建筑采暖的特点及系统形式3.5.1高层建筑采暖的特点1.散热增大2.热压和风压引起室外冷空气渗透量增大3.高层建筑热水采暖系统的静压问题和垂直失调问题3.5.2高层建筑热水采暖系统的形式1.分层式采暖系统2.双线式采暖系统3.单、双管混合式系统3.6燃气供应3.6.1城市燃气的分类1.人工煤气2.液化石油气3.天然气3.6.2城市燃气的供应方式1.燃气的管道输送2.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3.6.3室内燃气管道系统1.管道系统2.燃气表3.6.4燃气燃烧器具1.燃气灶具2.燃气热水器4.通风与空气调节4.1通风与空气调节的概述4.1.1通风与空气调节的概念与目的4.1.2工业有害物及其危害1.粉尘的来源及其对人体的危害⑴粉尘的来源①固体物料的机械粉碎和研磨②粉状物料的混合、筛分、包装及运输③物质的燃烧④物质被加热时产生的蒸汽在空气中的氧化和凝结⑵粉尘的危害2.有害蒸汽和气体的来源以及对人体的危害3.余热、余湿对人体的影响4.卫生标准与排放标准⑴卫生标准⑵排放标准4.1.3通风与空气调节的主要计算参数1.通风的主要计算参数⑴室外空气的计算参数⑵室内空气的计算参数⑶全面通风量的缺点2.空气调节的主要计算参数⑴室外空气的计算参数⑵室内空气的计算参数4.2工业通风系统4.2.1自然通风的原理、特点4.2.2机械通风的原理、特点、组成及类型1.局部通风2.全面通风⑴全面排风⑵全面送风⑶全面送排风4.2.3通风系统的主要组成设备及部件1.风道2.阀门3.进排风装置⑴进风装置⑵排风装置4.风机⑴离心风机⑵轴流风机5.空气过滤与净化装置4.3空气调节系统4.3.1空调系统的分类及其特点1.按其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分类⑴集中式空调系统⑵局部式空调系统⑶半集中式空调系统2.按承担空调负荷的介质进行分类4.3.2空调系统的主要设备1.空气的加热⑴空气加热器⑵电加热器2.空气的冷却3.空气的加湿⑴喷水室⑵蒸汽加湿4.空气的除湿⑴冷冻除湿机⑵固体吸湿剂⑶液体减湿系统5.空调系统的消声减振⑴减少噪声的主要措施⑵消声器①阻性消声器②共振性消声器③抗性消声器④宽频带复合式消声器⑶减振的主要措施4.3.3空调的水系统1.闭式2.开式3.同程式4.异程式5.两管制6.三管制7.四管制8.定流量9.变流量4.4通风空调系统与建筑的配合4.4.1通风与空调管道的布置要求4.4.2风管和部件的基本安装要求4.3.3通风与空调设备的布置要求5.建筑供配电系统5.1建筑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及等级划分5.1.1电力系统的组成及额定电压等级1.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⑴发电厂⑵电力网⑶电能用户(又称电力负荷)2.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5.1.2建筑供配电系统及其组成1.小型民用建筑设施供电系统2.中型民用建筑设施供电系统3.大型民用建筑设施供电系统5.1.3电力负荷的分类及其对供电要求1.一级负荷2.二级负荷3.三级负荷5.2供配电系统的主要电气设备5.2.1变配电所及主要电气设备1.常用高压设备⑴高压熔断器⑵高压隔离开关⑶高压负荷开关⑷高压断路器⑸高压开关柜2.常用低压设备⑴低压熔断器⑵低压刀开关⑶低压负荷开关⑷低压断路器⑸低压配电屏5.2.2电力线路⑴架空线路⑵电缆线路①电缆直接埋地敷设②电缆在沟内敷设③电缆穿管敷设5.3安全用电与接地5.4.1触电的危害及类型5.3.2安全电流,安全电压5.3.3防止触电,保证电气安全的措施1.直接触电防护2.间接触电防护5.3.4电气装置的接地1.接地的有关概念2.接地的形式⑴工地接地⑵保护接地①TN系统②TT系统③IT系统⑷等电位连接5.4建筑防雷5.4.1雷电的形成5.4.2雷电的基本形式及危害1.直击雷2.感应雷3.雷电波侵入5.4.3雷电活动的一般规律①建筑物高耸、突出部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