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卤化反应
如果在反应中添加无机卤化物(如LiCl等), 以增加卤负离子浓度,则可提高1,2-二卤化物的 比例。如:
CH3 C H Cl
Cl2/ CH3CO2H
C2H5 C H
Cl OCOCH3 33% 21%
OCOCH3 + CH3CHCHC2H5 Cl 13% 8%
CH3CHCHC2H5 + CH3CHCHC2H5 Cl 52%
LiCl
69%
(3)催化剂 当双键碳原子上连有吸电子基 时,由于双键电子云密度降低,卤素加成的活性 下降,可加入少量Lewis酸或叔胺等进行催化。
(4)温度 温度不宜太高,常控制在较低的 温度下进行。温度太高会有取代或消去等副反应 发生;温度太低,则化学反应速度慢。
2、应用实例:
用烯丙醛与溴反应,制取抗癌药-氨蝶呤钠( Aminopterin Sodium,6)的合成原料2,3-二溴丙 醛的反应:
(4)反应介质 卤化反应通常是在液相中进行,液相介质 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水或酸性水溶液,常用的酸性水溶液 有稀盐酸、稀醋酸;另一类是氯仿或其它卤代烃等有机类溶 剂。溶剂是极性的能够提高反应活性。采用非极性溶剂,则 反应速率慢,但在有的反应中可用来提高选择性。
2、应用实例:
驱虫药-氯硝柳胺(Niclosamine)中间体(10)的合成:
Fe/FeCl3 55-60
HCl
+
HBr
1、主要影响因素:
(1)芳烃的结构 芳环上没有其它取代基时,芳环上的
六个氢原子是同等的,若芳环上先有其它取代基的,则需 考虑定位效应。芳环上连有供电子基时,有利于形成络合 体,卤取代反应易进行,主要生成邻、对位异构体;
CH3 + 2 Cl2
Fe或 FeCl3
N-卤代丁二酰胺 NCS NBS
五氯化磷 PCl5
三氯化磷 PCl3 含 磷 卤 化 试 剂 三氯氧磷 POCl3 三苯膦卤化物 Ph3PX2 Ph3P+CX3X三苯酯卤化物 (PhO)3PX2 (PhO)3 P+RX活性大,反应条件 温和,收率和纯度高 。 活性较大,副反应 少,收率高。
醇、酚羟基 、羧羟基的置换
药物合成技术
第二章 卤化反应
目标要求
1 2 3 3 4
掌握常见卤化反应的类型和常用卤化试剂及特点 掌握卤素、卤化氢对烯烃的加成反应和卤素在芳环 上的卤化反应 熟悉羰基α位氢的卤素取代反应和卤化氢与醇的置 换反应 了解卤化反应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一、卤化反应的概念
卤化反应(Halogenations Reaction) 指向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卤素原子的反应。按 引入卤素的不同又分为氟化、氯化、溴化和碘化四类 。卤素原子引入有机化合物分子中,会形成强极性、 易断裂的碳卤键,从而会使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和生理活性都发生较大的变化。
(一)烯烃与卤素的加成
烯烃与卤素加成,首先是卤素分子接近双键中的π键而 产生极化,被极化的卤素带正电的一端作为亲电试剂向烯 烃双键中的π键进行亲电加成,生成三员环桥卤正离子后, 然后是卤负离子从环的另一面向缺电子的碳正离子做亲核 进攻,最终生成反式加成产物:
X X C X C C X
C C
X X
C C X X
+
HCl
HgCl2
CH3
C Cl Cl
CH2
CH3
C Cl
CH2 +
HCl
CH3
C Cl
CH3
溴化氢与炔烃加成和氯化氢相似。但在反应中有过 氧化物存在时,也按反马加成规律进行加成:
CH3 CH2 3 C CH + HBr
CH3 CH2
3
CH
CHBr
在药物合成中,除了用卤素、卤化氢与不饱和烃加成外, 还可用次卤酸和N-卤化酰胺这些卤化剂与烯烃类化合物加成 来合成α-卤代醇,反应机理是亲电加成。 如用次氯酸合成磷酸哌嗪、盐酸普鲁卡因、呋喃唑酮等 药物的中间体氯乙醇:
X X
+
FeX3
X
+ [FeX4]
卤正离子进攻苯环,生成碳正离子中间体:
H + X H X +
生成碳正离子中间体后,进而与四卤化铁络离子反应形成 取代产物:
H X + + [FeX4]
Cl + Br + Br2
Fe/ FeBr3 55-60
X + H [FeX4]
如Cl2和Br2分别与苯反应:
+ Cl2
Br CH2 CH CHO + Br2
C Cl4 0
CH2 Br
CH (6)
CHO
51%
(二)炔烃与卤素的加成
炔烃的C≡C键中由于有二条π键,也同样会与卤素加 成,反应活性不及烯烃,其原因是这两条π键的重叠程度比 烯烃要大,要更牢固一些。产物主要也是反式:
Br Ph C C CH3
Br2 LiBr
PhCOO
2/NaBr
CH2
CH
CH2Cl + HBr
- 5
BrCH2CH2CH2Cl (8)
(二)卤化氢对炔烃的加成反应
卤化氢对炔烃的加成也是和烯烃一样,按照马氏规则 进行,但比烯烃要难一些。如一分子丙炔与一分子氯化氢 加成,生成一分子2-氯丙烯,继续作用,则生成2,2-二氯 丙烷:
CH3
C
CH
二、卤化反应的用途
(一)制取具有不同生理活性的含卤有机药物
如:抗菌素中的氯霉素(Chloramphenicol,1)和环丙沙星 (Ciprofloxacin,2)
O
H
O2 N C OH
NHCOCHCl2 C H CH2OH H N
F N N
COOH
(1)
(2)
又如:抗癌药中的氟尿嘧啶(Fluorouracil Tablets, 3)和它的衍生物类药 卡莫氟 (Carmofur Tablets,4)
(一)卤化氢对烯烃的加成反应 卤化氢对烯烃的加成反应和卤素与烯烃的加成反应历 程相似,也属于亲电加成反应,生成反式加成产物。
H X
H
+
X X
X C H C
H
+
C
C
C H
C H
C
若是不对称烯烃,定位符合马氏规则:
R
CH
CH2
+
H
X
R
CH X
CH2 H
在卤化氢与烯烃的加成反应中,主要影响因素 一是碳氢键的键能。因为键能越大,碳氢键的活性 则越小,越难离解出氢离子和卤离子;二是烯烃的 结构。 在烯烃的双键碳原子上若连有供电子基团, 则有利于亲电加成进行。反之,若是连有吸电子基, 双键上电子云密度下降,则不利于亲电加成反应进 行。
S
H3C O C
+ Br2
H2SO4/SO3 130 ,7.5h
S
Br
Br
N
N
(2)催化剂 在反应中加入Lewis酸,可以促进亲电试剂 的形成。 一般在卤化反应中常用的酸为金属卤化物,如:
AlCl3 , FeCl3 , FeBr3 , SbCl5 , SnCl4 , TiCl4 , ZnCl2
对于芳环上有较强的供电子基(如 -OH 和 -NH 2 等)的芳 烃,可在没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顺利进行。 (3)卤化剂 常用的卤化剂有卤素。其中F2的活性太大, 反应剧烈而难以控制,故实用价值不大,一般不用。其它常 用的卤化试剂还有次氯酸、次溴酸、硫化氯、硫酰氯、次氯 酸叔丁酯、、酰基次溴酸酐等。
CH3COOK
O C
O CH 2O C CH3 OH
DMF O 5
二、卤化反应的类型
(一)加成反应
E C C C C + E + E X X C C E
X C C X
E-X 代表卤化剂。X表示卤素,E表示卤化剂中与卤素相 连的原子或原子团。
(二)取代反应
C
H +
E
X
C
X + H
E
(三)置换反应
C Z + E X C X + E Z
H N F O (3) N O H F O (4) CH3 N N H O
(二)制备药物中间体
例如:利用17α –羟基黄体酮制取醋酸可的松时,在 17α –羟基黄体酮的甲基上引入碘后,反应活性增大,易 与醋酸钾反应,容易制得糖皮质激素―醋酸可的松( Cortison Acetate,5) :
O C CH 3 OH I2/CaO CH3OH/CaCl2 O O O C CH 2 I OH
CCl4 60
杂环中的五员环(呋喃、吡咯、噻吩等),环中碳的 电子密度比苯大,均为多电子杂环,亲电取代活性大于苯 ,卤代要容易进行些; 六员杂环(吡啶、吡喃、吡嗪等),环中碳的电子密 度比苯小,均为缺电子杂环,使位碳上的电子密度减小, 亲电取代活性小于苯,卤代要难进行些。
+ Br2
CH3COOH
H3 C O C
C X
C X
C
氯或溴与烯烃的加成以反向加成为主,但随着药物原 料分子的结构、卤化试剂和反应条件的不同,顺、反加成 物的比例也会有所变化。
1、主要影响因素:
(1)烯烃(药物原料分子) 当双键碳原子上含有供电 子基时,能增加中间体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反应容易进行 ;反之,反应不易进行。
(2)溶剂 常用四氯化碳、氯仿、二氯化碳、二硫化碳 等惰性溶剂。在这些惰性溶剂中,Br2或Cl2可与烯烃迅速 反应。当在亲核性溶剂(如水、羧酸和醇等)中进行时, 溶剂中的亲核性基团可以进攻中间体碳正离子,将得到1,2二卤化物和其它加成产物(如卤醇或其醚、酯)的混合物 。如果在反应中添加无机卤化物,以增加卤负离子浓度, 则可提高1,2-二卤化物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