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抗感冒药的不良反应

常用抗感冒药的不良反应

常用抗感冒药的不良反应
发表时间:2012-07-03T09:52:37.3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期供稿作者:李兆昌[导读] 药品不良反应(A 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李兆昌(顺德第一人民医院综合药房广东佛山 528300)【摘要】药品不良反应(A 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这些反应不同程度的损害人体健康,甚至威胁生命。

抗感冒药属于药学栏目范畴,属于非处方用药。

而任何药物都可能引起ADR,只是程度和出现的几率不同。

【关键词】抗感冒药药品不良反应(ADR)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3-0105-02 感冒通、康泰克、快克、速效伤风胶囊、板蓝根、维C银翘片等抗感冒药是我国较为普及的常用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这些抗感冒药也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

现将8种常用抗感冒药的ADR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维C银翘片
维C银翘片为中西药复方制剂。

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关维C银翘片的病例报告数共计1885例,严重病例报告共计48例,无死亡报告。

严重病例的不良反应表现为:全身发疹型皮疹伴瘙痒、严重荨麻疹、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肝功能异常、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昏厥、间质性肾炎、白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等。

1.2阿斯匹林
属于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一般剂量是安全的,但过量服用可导致血液PH值下降,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同时可刺激呼吸中枢和呕吐中枢,引起呼吸急促、恶心呕吐,并因第8对脑神经受刺激而引起耳鸣、耳聋。

尤其是儿童应慎用阿斯匹林,避免引起阿斯匹林肝脏毒性或药物性肝炎。

还可引起肾脏毒性、造血功能障碍等毒性反应。

1.3感冒通
感冒通是中西药复方制剂,能迅速缓解由感冒引起的头痛等症状,临床应用广泛。

但是,服用感冒通有可能引起ADR。

临床表现除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流涕、头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外均有肉眼血尿。

根据多项检测结果结合病例临床特征分析,感冒通引起肾损害的主要部位可能在肾小管及肾间质。

患儿血尿期及血尿后血清过氧化脂质(LPO)及超氧歧化酶(SOD),结果多数病例未见异常变化,故不支持感冒通引起缺血性肾损害学说[1]。

感冒通引起血尿原因除与药物自身成分有关外,还与过敏因素及服药者个体差异有关。

儿童肾脏发育尚不成熟,药物更容易对其造成损害,故儿童最好不用或慎用。

1.4康泰克
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心血管系统反应,这是由其中的苯丙醇胺引起的。

苯丙醇胺是化学合成的拟交感神经药,具有较强的缩血管作用,能迅速缓解流鼻涕、鼻塞等症状,同时也能引起血管紧张性头痛和高血压,剂量过大时,症状更明显。

苯丙醇胺常用剂量为25mg/次,tid。

康泰克含苯丙醇胺50 mg,q12h,剂量偏大。

100mg苯丙醇胺可产生严重的高血压反应,甚至发生颅内出血。

对50例应用康泰克的患者进行不良反应观察,发生42例轻症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心慌、全身不适、血压轻度升高等反应,经停药后自行恢复。

8例严重反应者均有血压明显升高、心律失常等,其中5例孕妇先兆流产,2例儿童出现癫痫样症状。

笔者认为,孕妇服用该药时,由于子宫肌血管收缩,子宫相对缺血、缺氧,酸性代谢物增多,刺激子宫平滑肌引起子宫收缩,产生腹痛,出现先兆流产表现。

建议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和有心脏病、高血压患者禁用该药。

1.5速效伤风胶囊
临床上曾有1例44岁女性患者服用速效伤风胶囊6粒, 次日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并多器官衰竭而死亡的报告[2]。

另据文献报道:有3例致畸的病例可能都是由速效伤风胶囊引起的,其中1例男婴先天性尿道下裂,2例女婴分别为中位完全性肛门闭锁、先天性直肠阴道漏。

3例均为首胎,3对夫妇身体健康,双方家族中均无先天畸形病患者,孕期无严重疾患,无其他物理化学等致畸因素接触史,故考虑该药可能是致畸的重要因素[3]。

有4例哺乳期闭乳症患者是由速效伤风胶囊引起,服用4粒后发现乳汁减少,停药后经调治,乳汁分泌稍有增加,但仍不能满足婴儿需要。

其他3例因服用量较多,经催乳无效。

因此,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1.6板蓝根
板蓝根是中成药,也是防治感冒的常用药,其服法、用量必须严格遵照包装上的药品说明,滥用也可能出现副作用。

有患者因连续服用了板蓝根冲剂,出现头昏、胸闷等症状。

人在健康状态下过多服用板蓝根,会伤及脾胃;极少数过敏体质患者,也可能因服药引发过敏等不良反应。

1.7快克胶囊
快克胶囊 (又名复方氨酚烷胺)是一种解热镇痛药,用于缓解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鼻塞、咽痛等症状,也可用于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快克的主要成分及含量为对乙酰氨基酚250mg,金刚烷胺100mg,氯苯那敏2mg,人工牛黄10mg,咖啡因15mg。

其中对肝脏有明显损害作用的只有对乙酰氨基酚,当应用剂量过大时可引起肝脏损害,严重者可致昏迷甚至死亡。

文献报道快克胶囊有皮肤过敏、血尿[4]和多脏器功能衰竭致死亡病例,偶见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厌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因此,绝对不能同时服用与本品成份相似的其他抗感冒药。

1.8鱼腥草注射液
鱼腥草注射液经过人工提取时,受技术限制,难以达到纯制剂的要求,植物蛋白无法去尽,容易造成过敏反应。

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年龄小的出现不良反应恢复的比较快,50岁以上病人发生不良反应的比较多,且症状较重[5]。

肌注可能致大疱性表皮松懈萎缩坏死型药疹,或过敏性休克。

2005年,北京市药监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有两例因鱼腥草注射液产生不良反应死亡。

因此,在给患者给药时一定要谨慎,如果注射液出现混浊、沉淀、变色、漏气等问题仍然使用,或者没能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控制给药剂量、浓度、滴注速度、给药途径,就有可能使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2 讨论
ADR并非只是这8种常用抗感冒药才会出现这些问题,而是所有药品都可能出现的情况,ADR只是个概率问题,即它总会出现,无非是出现多少的问题。

只是这种药品对绝大多数患者而言,依然是安全的。

用药产生不良反应基本无法预测,因为一种药物往往具有多重的药理作用,药物的剂量、剂型、用药途径的不同,药物的相互作用及赋形剂的影响,不同种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还有胖瘦程度、营养状况、血型、遗传因素、病理生理状况的不同,以及环境因素,都会使每个人反应的情况不一样,对药物产生的敏感性不一样,而产生不尽相同的不良反应。

但其实,如果药品本身不是假劣药品,再排除以下情况:误服误用,超量服用,服用时间过长,服用方法不当(如一些中药煎煮时间不足),用药途径不当(如作为肌肉注射用的中药注射液被用于静脉注射)等等,正确服用药物,还是能够保障用药安全的。

参考文献
[1]吴燕祥,熊嗣玉,杨杏鲜.感冒通性血尿患儿尿酶、血清LPO和SOD的变化[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6,5(3):137.
[2]于晋国,江良生.速效伤风胶囊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型药疹1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2,25(3):157.
[3]黄红山,丁志英.速效伤风胶囊致畸3例[J].实用妇产科杂志,l992,8(4): l96.
[4]孙桂芳. 复方氨酚烷胺致血尿1例[J].医药导报, 2007(6): 683-683.
[5]韦明华. 鱼腥草注射液的不良反应[J].护理研究,2006年,20(4):109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