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社区卫生服务的信息化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信息化管理的作用。
方法自2007年开始在我中心开始进行社区卫生健康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至2010年系统逐渐完善。
结果健康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使得社区健康档案的管理效率得到提高。
结论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使得居民信息查询更加方便、快捷,对慢性病患者的预防、保健更加具体,减少了重复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居民的满意度。
【关键词】信息管理社区健康档案
健康档案是记录与居民健康相关的文件资料,包括病史记录及健康检查记录,以预防为主的保健卡,以及个体、家庭及社区与健康有关的各种信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卢沟桥社区地区的常住人口,进行健康档案的建立,截止2010
年底,共创建健康档案111241份,其中4种慢性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脑卒中)患病病人68099人。
对重点人群预防与治疗效果显著。
社区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扎实,深入。
走在系统工作中的前列。
1.2 方法
社区健康档案的建立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一项基础工作,其重要性众所周知,他对社区重点人群的预防与管理,特殊人群的预防保健
工作起到重要作用。
是记录居民健康信息的系统化文件,对于实施
系统、连续、高效的社区卫生服务具有重要作用。
2 结果
纸质文书查阅、保存不方便,使用效率不高,信息更新不方便。
档案信息化的建立,操作简单,快捷,上述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资源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
3 讨论
(1)提高了工作效率。
我单位研发的这套卫生信息化管理系统,是集健康档案、医疗功能、统计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管理系统,实现了电子信息一条龙服务。
建立规范化居民健康档案,实现健康档案与临床信息一体化,形成一套完整的健康信息系统,实现档案的网络化管理,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的途径。
减少了翻查等环节,质控方便,另外数据上传、完善质量评价模式,建立严格,科学的管理办法提高了工作质量。
质量是服务效果的体现,健康档案的合格率也标志着服务质量的提高[1]。
(2)增加了社会效益。
管理系统的使用,使健康档案管理规范化,提高了使用效率,同时简化了患者就诊流程,方便了就诊的病人及家属。
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率上升。
管理系统的使用也为将来能与上级医院在转会诊、信息共享方面打下了基础。
这方面工作是我们将来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3)提高了科研水平。
管理系统具有强大的统计功能,使我们可以从健康档案中了解我地区居民的各种与健康相关的统计数字,如:年龄、性别、疾病顺位、死因顺位、医疗类型等等,方便做出社区
诊断,从而指导我们制定慢病管理的方针,也能及时了解我们在慢病管理中取得的效果与不足,存在问题及时纠正。
(4)目前存在的问题
①安全性:电子档案具有易修改,复制,删除,及传输的特点,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信息失控,信息污染,信息干扰,信息过剩,信息丢失,病毒侵犯,人为破坏等不安全因素[2]。
虽然采取了很多技术防范措施。
仍然任重道远。
因此,电子档案的安全问题是新时期社区健康档案管理工作要面对的突出问题。
②健康档案使用率不高:有研究表明居民健康档案利用率不高与社区医生的主动服务性不够有关[3]。
此外,有调查显示大部分社区居民都希望社区医生能够采取走访式或走访式和坐诊式相结合的方式提供医疗保健服务[4]。
社区医生作为社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在利用健康档案为社区居民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和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时,提高主动服务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不容忽视的另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中存在着严重的经费不足与人手不足问题,使“主动服务”显得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搞好社区卫生服务,是我们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的责任,我中心开发的这套管理系统,在信息采集、统计、医疗等方面,使我们的服务更方便、快捷、准确。
这套系统目前还有不少功能有待开发,将来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程晓斌.医院医疗质量监控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3):47~49.
[2] 黄广琴,刘礼平.卫生检验实验室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探讨[j].华南预防医学,2007,33(2):64~66.
[3] 刘小平,潘继兵.加强社区医生培训提高健康档案的利用率[j].医院管理论坛,2007,17(6):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