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教案)
设计:平洲一中余佩芳
教学目标:
1、了解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2、理解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其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3、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方法(包括药品、仪器装置、收集方
法、验满、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等)。
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操作方法和分解反应的概念。
教学难点:
实验制取氧气的操作、催化剂概念。
教学过程:
附板书设计:
课题3 制取氧气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
2、反应原理:
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排水集气法
3、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4、仪器装置
5、操作步骤
二、氧气的工业制法
三、分解反应
达标训练:
1、实验室制取氧气
(1)药品:或。
(2)反应原理、
2、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下列(1)--(7)个操作步骤,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1)向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2)固定试管并加热;(3)检验装置的气密性;(4)用一团棉花堵住试管口,并用带导管的胶塞塞好;(5)把导管
移出水面;(6)用排水法收集氧气;(7)撤离酒精灯。
A、(1)(2)(3)(4)(5)(6)(7)
B、(3)(1)(4)(2)(6)(7)(5)
C、(1)(3)(4)(2)(6)(5)(7)
D、(3)(1)(4)(2)(6)(5)(7)
3、下列制取氧气的方法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加热氧化汞制氧
B、用液态空气制氧
C、加热高锰酸钾制氧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氧
4、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的性质是()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B、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课外练习: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中,试管口稍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A、利于排出氧气
B、便于加热
C、防止空气倒吸
D、避免试管炸裂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A、集气瓶、药匙、导管、胶头滴管
B、集气瓶、漏斗、量筒、铁架台
C、酒精灯、蒸发皿、烧杯、石棉网
D、铁架台、酒精灯、试管、导管、集气瓶、
3、右图是某学生制取氧气的装置。
(1)写出仪器的名称:(1)(2)
(3)(4)
(2)指出装置中的四处错误:(1)
(2)
(3)
(4)
(3)实验完毕后,应先移去酒精灯还是先把导管从水槽里拿出来?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