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力学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

热力学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

A B
V p
C
关系:
T p
B C
A
C A
B
1
p T T V 1 V p T
§1.2热力学过程与系统内能
热力学过程 功 内能 热量与热容
一、热力学过程
热力学系统的状态随 时间变化的过程称为热力学 过程,简称为过程。
W pdV
V1
V2
在非静态过程中, 外界对系统所做的 功仍等于外界压力 与活塞位移的乘积, 但是 W W
系统对外界所做的功为
W

V2
V1
pdV W
2. 表面 张力做 功
液体表面上单位线段受液面的拉力(向液面) 叫表面张力,计σ 。
肥皂泡的表面由两个几何面。
l
dW 2ldx 2dA
二、热力学系统的平衡状态的描述
状态参量 状态函数 状态参量分类
热力学单位 (国际单位制)
1、状态函数 状态参量
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各种宏观性质不 变,各表征宏观性质宏观物理量具有确定值。 其中只有确定数目的几个是相互独立的, 其 余的宏观物理量可以表示为这几个独立量的 函数。 作为独立变量描述系统平衡状态的宏观 量称为状态参量。表示为状态参量函数的宏 观物理量叫状态函数。 独立参量的个数随具体系统而定。
3. 热力学单位 (国际单位制)
压强:帕斯卡:
标准大气压: 能量:焦耳:
1Pa 1N m
2
1Pn 101325 10 Pa Pa
5
1J 1N m
三、 物态方程
1、物态方程:
给出温度与状态参量之间函数关系的方程,称为 物态方程。 气体、液体和各向同性的固体等简单系统的物态 f ( P, V , T ) 0 方程: 物态方程是热力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方程;具体的 函数关系视不同的系统而异;不可由热力学理论 推导出来,要由实验测定;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 应用统计学的理论原则上可以导出。
P0 P

1 V V T
P
⑶、顺磁性固体
可以测量的热力学量:
磁化强度—
m
磁场强度—
H
温度—
T
居里定律:
C m H T
即:物态方程
3、与物态方程有关的三个系数
体涨系数:
压强系数:
等温压缩系数: 1 V T
V P
T

1 V V T
P
表示压强不变时,单位 容积随温度的变化率。 表示容积不变时,压强 随温度的变化率。 表示温度不变时,单位 容积随压强的变化率。
热容量与质量成正 比,因此是广延量. 热容量的单位为 J K 1
Q dQ C lim T 0 T dT
定容热容量
Q dQ CV lim ( )V ( )V T 0 T dT
定压热容量
dQ Q C p lim ( )p ( )p T 0 T dT
dx
3. 电介质




移动电荷dq从阴极到阳极,电容 增加电量dq,外界对系统做功 dW Vdq


dq Ad
A

l V

dW Vd
高斯定理:


=ε 0+ dW=Vd(ε02/2)+Vd
4. 磁介质
电动势 V 磁场强度 H
2.状态参量分类
几何参量:容积、面积、长度 力学参量:压强、表面张力、应力 化学参量:质量、摩尔数 电磁参量:电场强度、极化强度、磁场强度、 磁化强度。 热学参量:温度、熵。


状态参量可分为内参量和外参量.内参量表征系统 内部的状态。如气体的温度、密度以及介质的极化强 度等都是内参量;外参量表征系统外界的状态,或者 说加在系统上的外界条件,如容器的体积和作用于系 统的电、磁场强度等都是外参量。 状态参量还可以按它与系统质量的关系划分为广 延量和强度量两类。 在同一状态中与系统的质量成正比的态参量称为 广延量,如粒子数、体积、内能等;与系统的质量无 关的态参量称为强度量,如温度、压强、密度等。
热力学过程的分类
按交换能量的方式划分:绝热 过程和透热过程。 按能否恢复原状划分:可逆过 程和不可逆过程
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按能否完全恢复原状划分)
设一系统从状态A经过某 一过程P到达状态B,如果我 们可以找到另外一个过程R, 它可以使一切恢复原状(系 统和外界都恢复到原来的状 态),则称过程P为可逆过程; 反之,如果无法找到满足上 述条件的过程R,则过程P就 称为不可逆过程。
无摩擦的准 静态过程是 可逆过程
绝热过程和透热过程
(按交换能量的方式划分)
绝热过程:系统与外界只通过做功交换能 量。 透热过程:系统与外界不只通过做功交换 能量。
二、功
做功是热力学系统经历过程时,与 外界交换能量的方式之一。 功的定义:力的空间积累效应。
dW f .dx
热力学系统准静态过程的功
热力学系统的平衡状态 热力学系统平衡状态的描述
1、热力学系统的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孤立系统的各种宏观性质不
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称为热力学平衡态, 简称平衡态。不符合以上条件的状态称为 非平衡态 ——实验事实:孤立系统经过很长时间以后, 达到一种状态,描述其状态的物理量(1) 不 再随时间变化;(2) 尽可能均匀.
V T (P P ) 0 T
P
P
(T T0 )
1 V 1 V V0 ( P0 , T0 )[1 T (P P ) 0 V0 P V0 T
T
1 V V P
T
(T T0 )]
V (P, T ) V0 (P0 , T0 )[1 T P (T T0 )]
第一章热力学基本概念基本规律

系统与状态的描述; 热力学过程与系统的内能; 热力学基本定律; 熵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示; 热力学基本微分方程; 熵增加原理及过程判据; 能斯脱定理与绝对熵。
§1.1系统与状态描述
系统 热力学系统的平衡状态 及其描述 物态方程
一、热力学系统
单相系:整个系统的物理、化学性质 相同。 复相系:系统可分为若干部分,各部 分内物理、化学性质相同,但部分与 部分之间有所不同。
⑷、按均匀程度划分
均匀系统:组成系统的粒子的空 间统计分布处处相同。 非均匀系统:组成系统的粒子的 空间统计分布各处有所不同。
二、热力学系统的平衡状态 及其描述
磁感应强度 B 磁化强度
电流
I
m
I


dW VI dt
法拉第定律
安培定理
VN d ( AB) dt
Hl NI
B 0 (H m)
dW Vd (
0 H 2
2
) 0VHdm
三、内能
1、绝热过程:在一个过程中,如果系统状态 的改变完全是由于机械的或电磁的直接作 用而没有受到其它任何影响,称为绝热过 程.
几点说明
1、弛豫时间:系统由非平衡态达到 平衡态所经历的时间。其长短由趋向平衡 的过程的性质决定。 2、热力学平衡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常称为热动平衡。当系统处于平衡态时, 虽然其宏观性质不再随时间发生变化,但 组成系统的大量微观粒子仍然在不停地运 动着,只是这些微观粒子运动的平均效果 不变而已。
3、在平衡态下,系统宏观量的数值仍会 发生涨落。但是,对于宏观系统来说,在一 般情况下涨落是极其微小的,可以忽略不计。 4、平衡态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是在一 定的条件下对实际情况的抽象和概括。例如, 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把状态变化极为缓慢 的系统所处的状态看成平衡态。当系统处于 非平衡态时,可以采用局域平衡的方法来近 似处理,即把系统划分成许多较小的部分, 每一部分本身而言近似处于平衡态。
(用状态参量表示的形式) 1、体变功; 2、表面张力; 3、电介质; 4、磁介质;
1 、体积变化所做的功
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为
dW p dV p dV
如果过程是准静态的,活塞的摩擦阻力 又可忽略,则
W的大小为p-V 图上准静态过 程曲线下阴影 部分的面积
p外 p
dW p dV
准静态过程和非静态过程
如果过程进行的非 常缓慢,致使系统在过 程进行中所经历的每一 个状态都可以看成是平 衡态,这样的过程称为 准静态过程。反之,若 过程进行中系统平衡态 被破坏的程度大到不可 忽略时,这样的过程称 为非静态过程。
通常准静态过程又叫 平衡过程, 非静态过程又叫非平 衡过程。
无限缓慢(Δt>>τ)进行 的过程就是准静态过程。
2、系统的分类:
根据系统和外界相互作用的情况区分 按化学性质划分 按物理和按化学性质划分 按均匀程度划分
⑴、根据系统和外界相互作用的情况区分
孤立系统:与外界不发生任何相互作用的 系统称为孤立系统。此时系统和外界既无能 量交换也无物质交换。 封闭系统: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但有能 量交换的系统称为封闭系统。 开放系统:与外界既有物质交换,也有能 量交换的系统称为开放系统,简称开系。 孤立系统的概念是一 简单固体和液体 顺磁性固体
⑴、气体
(n摩尔)理想气体:
PV nRT
n为摩尔数,R为普适气体常数,R=8.31 J / K﹒mol,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k为玻耳兹曼常数。
k 1.38 10 J K
23
1
N A 6.02 10 23 mol 1
(1摩尔)范氏气体:
昂尼斯气体方程:
a ( P 2 )( v b) RT v
2
nRT n n P( )[1 B(T ) C (T ) ] V V V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