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1.总体规划的作用与意义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城市发展与建设的龙头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区域空间发展趋势推断
生态绿心,区域中轴, 江海两带,产业斑块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
以和谐社会为主题的“青山清水,新天堂”
86版总规——以保护为主题的“假山假水,城中园”; 96版总规——以发展为主题的“真山真水,园中城”; 本版总规——以促进协调发展与和谐社会为主题的“青山清水,新 天堂”。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人才辈出--高素质、高科技人才缺乏 兼容并蓄--创造性缺乏 天人合一--城市快速扩张对自然造成破坏 诗意栖居--不再是适宜居住的城市,诗意从何谈起?
苏州传统人文特质退色
“新、智、容、精、宜、雅”等苏州的传统人文特质退色。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市区
常熟
张家港
昆山
吴江
太仓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产业结构不合理 长三角城市三次产业结构比较(2003)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比较(2003年) 100% 80% 60% 40% 20% 0%
荷兰Randstad兰斯塔德地区——绿心结构
荷兰Randstad是欧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土地面积11000平方公里,人口710万人,平均密度约 为700人每平方公里,与苏州近似。
采取集中和强化开发,国家对特定控制地区城市开发的“红色轮廓线”的控制;国家对特定的景 观保护“绿色轮廓线”的控制;确定都市的“绿色核心”;18个特定的景观保护区 。
元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苏州与五城市中人口 最少的宁波相差不多; 2)说明商业零售业不发达和消费能力的差别。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 上海 杭州 宁波 深圳
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也最低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苏州市域三次产业结构比较(2003年,%)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常 熟 张 家 港 全 市 市 区 昆 山 吴 江 太 仓
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一产业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人) 80000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69467 55227 46596 45762 36397 46551
4.苏州发展的空间对策
区域空间发展趋势推断
市域协调规划 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 中心城区规划布局方案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区域空间发展趋势推断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城市规模
中心城区现状人口
中心城区人口:21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61万,一年以上暂住人口58万人 市内中心城区:20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50万,一年以上暂住人口53万人。 松陵城区:1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9.4万,一年以上暂住人口5.6万人。 辛庄镇区:1.3万人。
1986版总体规划 主要思路:妥善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确定了“全面保 护古城风貌”的原则。 空间对策:开发西部新区,保护古城。 实施成效:避免了北京的悲剧。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文化名城、花园水乡、宜居城市、高新基地”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本次总体规划城市性质
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国家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三角次级中心城市。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历年耕地面积变化(1949-2003)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19 4 19 9 5 19 7 6 19 5 7 19 5 7 19 7 7 19 9 8 19 1 8 19 3 8 19 5 8 19 7 8 19 9 9 19 1 9 19 3 9 19 5 9 19 7 9 20 9 0 20 1 03
战略性、综合性、全局性
1996版总体规划 主要思路:抓住了外力驱动的机遇,响应了区域发展的趋势。 空间对策:开发园区,形成一体两翼。 实施成效:再造了一个苏州。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当前总规的作用--从技术文本走向公共政策
2004版北京总规的启示
“总规是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政治局委员
刘淇) 一切工作围绕着实施总规来展开(包括绩效考核)。 工作方法--“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 众参与、科学决策” 20字方针。 规划的逆向思维--以资源环境条件为前提。 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着力构建和谐社会。
35 30 25 20 15 10 5 0 -5
年末实有耕地面积 (千 公顷) 每年减少耕地面积(千公 顷)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生态安全性下降
目前沿长江生态敏感区、沿太湖生态敏感区、湖泊生态敏感区、山地生态敏感 区等区域的生态环境均受到了城市用地扩张的巨大威胁。 苏州乡镇企业布点存在 “多、散、低、小”现象,企业配套设施自建自用,导 致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污染源的分散也给环境污染的控制和治理带来困难。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2.苏州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土地资源瓶颈
生态安全性下降
中心职能弱,产业结构不合理 市强民不富
天堂的失落和苏州人文精神的消逝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苏州市域生态敏感区分布图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中心职能弱
上海“树荫”下的“强区域、弱中心”
与苏州市域经济在全国及长三角 地区的突出地位相比,苏州市区 的区域地位并不突出,中心城市 的功能与优势不明显。
60000 50000 40000
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
人均GDP 人均可支配收 入
元
30000 20000 10000 0 苏州 上海 杭州 宁波 深圳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2003年) 35000 30000 27304 19790 30611 24668 23691
亿元
1500 1000 500 0 苏州 上海 杭州 宁波 深圳 526.05 801.77 587.52521.53
国家风景区
生态结构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海 州 锡 州 京 通 州 江 州 州 波 兴 州 长 舟 兴 三 角 15 山 城 市
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一产业(%)
上
苏
无
常
南
南
扬
镇
泰
杭
宁
嘉
湖
15个地级市域中: 苏州市域二产比重最 大,三产比重第7位。
现状问题:在长三角城市中,苏州二产比重最大,三产处 在较低的水平。说明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相对落后。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绍
市强民不富
苏州人均GDP在五城市中居第二位, 但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五城中居最末 位。说明单纯依靠产值发展,并不 能为苏州居民带来相应的富裕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03年) 2500 2000 2220.64
城市人口规模预测: 2010年:290万人
2020年:380万人
城市用地规模预测: 2010年:320平方公里(人均110平方米) 2020年:400平方公里(人均105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