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疾病概述 PPT
细胞性新月体
纤维性新月体
临床表现
患者可有前驱呼吸道感染,起病多较急,病情急 骤进展。
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急,血尿、蛋白尿、尿 少、浮肿、高血压),多早期出现少尿或无尿, 进行性肾功能恶化并发展成尿毒症。患者常伴有 中度贫血。
Ⅱ型患者常伴肾病综合征 Ⅲ型患者常有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关节痛或
避免受凉、受湿,注意劳逸结合,预防呼吸道 感染
注意合理膳食,有氮质血症时,给予优质低蛋 白饮食
不用损肾药物,育龄期女病人应避孕 指导病人和家属学会观察水肿、尿量、排尿时
引起泡沫增多且不易消失的蛋白尿、尿色等。 定期门诊随访,复查尿常规及肾功能,有异常
及时就诊
预后
慢性肾炎病情迁延,病变均为缓慢进展, 最终将至慢性肾衰竭。病变进展速度个体 差异很大,病理类型为重要因素,但也与 是否重视保护肾及治疗是否恰当有关。
未分类的肾小球肾炎
系膜增生性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 系膜毛细血管性 新月体性
肾小球模式图
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示意图
Acute Glomerulonephritis(AGN)
特点:
主要见于儿童,男多于女,一般为链球菌感 染后1—3周发病,临床上常表现为急性肾炎综 合征,血清补体C3及总补体CH50下降,抗“O” 滴度往往升高,病理类型大多为毛细血管内增 生性肾炎,绝大多数可完全治愈,一般不转为 慢性。
及细胞毒药物。
护理诊断、措施
体液过多 饮食护理 水肿、高血压:低盐饮
食(<3g/d) 病情观察 用药护理
活动无耐力
休息和运动
1~2周绝对卧床休息, 待水肿消退、肉眼血 尿消失、血压恢复正 常后方可下地活动
心理护理
预后
本病的远期预后各家报道不一 均认为多数病例预后良好,可完全治愈,约6
%~18%病例遗留尿异常和(或)高血压而转 为“慢性”,或于“临床痊愈”多年后又出现 肾小球肾炎表现 一般认为,老年患者,有持续性高血压、大量 蛋白尿或肾功能损害者预后可能较差,散发者 较流行者预后可能差。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PGN)
是临床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肾功能急剧恶 化,早期出现少尿性急性肾衰竭为特征, 病理是新月体肾小球肾炎表现的一组疾病。
免疫病理分型
1、抗GBM抗体型——Ⅰ型 2、免疫复合物型——Ⅱ型 3、非免疫复合物型——Ⅲ型 4、抗GBM(+)、ANCA(+)——Ⅳ型 5、ANCA(-)的微血管炎型——Ⅴ型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模式图 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新月体,肾小囊封闭, 毛细血管袢受挤压(左侧为正常肾小球模式图) 1.肾小囊壁层 2.上皮细胞 3.内皮细胞 4.系膜细胞及基质 5.新月体
纤维性新月体无效 3.老年患者相对较差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CGN)
慢性肾小球肾炎
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 现,起病方式各不相同
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 功能减退
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疾病 随病情发展,数年~数十年可出现肾功能减退
C3下降
病因
最常见的是ß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引起的上呼 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炎)或皮肤感染(脓 疱疮)
病理
病理类型: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
临床表现
一、血尿——必须具备 二、水肿 三、高血压 四、肾功能异常 五、并发症:急性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
治疗
1.强化治疗 (1)冲击疗法 主要适用于Ⅱ、Ⅲ型急进性肾炎
1)甲泼尼龙冲击 2)环磷酰胺 (2)强化血浆置换疗法:适用于各型,主要为I、
III型 2.对症治疗 利尿、降压、抗感染 3.替代治疗 透析
图片
预后
1.免疫病理类型:III型>II型>I型 2.强化治疗是否及时:细胞性新月体有效,
三、非免疫非炎症损伤:三高、高血脂、蛋白尿。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型:
1、急性肾小球肾炎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3、慢性肾小球肾炎 4、肾病综合征 5、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
肾小球轻微病变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病变 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膜性肾病 增生性肾炎 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表
▲水肿
现
▲ 高血压
▲肾功能损害(GFR下降)
▲其他:贫血—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诊断
&肾炎综合征表现
&蛋白尿持续达一年以上 &有无肾功损害,均应考虑此病 &需排除继发性及遗传性肾小球病
治疗:
原则:根据肾活检结果针对治疗,以保 护肾功能为主。
1.低盐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和必须氨基酸治疗 2.降压治疗 3.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4.防治引起肾损害的各种原因:防治感染、禁 用肾毒性药物、纠正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
的临床表现,直至进入尿毒症阶段。 感染、劳累、高血压、大量蛋白尿、肾毒性
药物应用是肾功能恶化的主要进展因素,整个 病程中应予避免。
由于病变逐渐发 展,最终导致肾 组织严重毁坏, 形成终末期固缩 肾。
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不典型,有些无症状
▲蛋白尿—— 常在1本
▲管型尿
肾小球疾病概述
定义:
临床特点: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 肾功能受损
病变部位:主要累及双肾肾小球
病因分类:原发性、继发性、遗传性
后 果:肾小球硬化而致尿毒症
发病机制(Pathogenesis)
一、免疫介导性炎症反应: ⑴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 ⑵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 炎症反应: 1、炎症细胞:⑴单核细胞、粒细胞及血小板 ⑵肾小球固有细胞 2、炎症介质:补体
慢性肾小球肾炎饮食原则
给以高蛋白(优质蛋白)、高热量、低脂 低盐,富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饮食。对 有氮质血症的病人,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量 为 0.5 ~ 0.8g/(kg.d) 。 饮 食 应 该 注 意 易 消 化、热量充足、富含维生素,碳水化合物 和脂类在食物中的比例应适当增加。
健康教育要点
急性肾衰竭
诊断
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 血清C3下降,8周内逐渐恢复正常,病情于发病
8周内逐渐减轻到完全恢复正常 若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或病情于2个月尚未
好转者应及时作肾活检,以明确诊断。
治疗
以休息及对症治疗为主 急性肾衰竭病例应予透析,待其自然恢复。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不宜应用糖皮质激素
咯血等系统性血管炎的表现
少尿,肾功能在短期内急剧恶化-主要临床表现
Diagnosis
一、急进性肾炎综合征: 1、进行性少尿或无尿 2、肾功能进行性恶化 3、中度贫血或进行性加重
二、免疫学检查: 1、抗GBM抗体阳性(Ⅰ型) 2、ANCA(+)(Ⅲ型) 3、CIC(+),C3 (Ⅱ型)
三、B超影像学检查 双肾增大 四、Biopsy:新月体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