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地方高校发展战略的定位分析

我国地方高校发展战略的定位分析

我国地方高校发展战略的定位分析[摘要]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格局中,地方高校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高校发展战略的管理,其中定位是战略的核心。

任何一所学校的前进与发展,都离不开正确和合理的定位。

[关键词] 地方高校战略定位误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等教育领域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要想求得生存与发展,地方高校就必须重视高校发展战略的管理。

其中,定位是战略的核心。

学校的前进与发展,离不开正确和合理的定位。

一、地方高校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我国高等学校系统一直是分层次、分等级的,只不过随着“985工程”、“211工程”等的实施,近年来高等学校的层次之争愈来愈烈而已。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层次的划分有多种标准。

李文亚、林佳树认为我国高等学校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被教育部确定的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校,即“985”学校;第二层次是进入“211工程”的学校;第三层次是至少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第四层次是除以上学校之外的其它高等学校。

刘献君教授认为办学层次主要是指学术贡献和人才培养的层次。

刘教授认为,从这个角度看,目前我国大学的办学层次大体分为研究型、教学科研型(或以本科教学为主)、职业技术型三个层次。

还有一种通常的分类,即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研究结合型”、“教学型”或“学术
性”、“专业性”、“职业性”等。

在以上的分层体系中,地方高校处于四个层次中的第三层,是以本科教育为主的教学科研型高校。

地方高校的经费主要依靠省、市财政提供,社会资助的项目比较少,与省、部属大学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经费不足的现象十分普遍。

正因为这样,地方高校在制定战略部署的时候才更要重视合理定位的问题,以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推动学校的发展。

另外,地方高校的生源主要来于本土,就业面向基层,与地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地方高校必须立足地方实际,准确定位,明确服务方向。

二、当前我国地方高校战略定位的误区
由于现行的一些评价机制的诱导以及办学理念上存在的误区,地方高校走入了追求“高大全”战略定位的误区。

“高”主要体现在追求高层次的科研学术成果、高学历和高职称的教师队伍、高规格的教学装备及设施这样一些硬指标上;“大”主要表现在追求“大规模”,主要表现为以扩大招生规模为核心,全面扩充办学规模;“全”,即追求“全学科”,则体现在综合性、多门类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上。

不可否认,一些地方高校追求“高、大、全”的发展倾向,有着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多方面的现实需求,譬如说近年来高校扩招的推波助澜、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竞争日益急剧所产生的生存危机等等。

因为自身多种条件和多方面因素的局限,地方院校在办学水平、
办学规模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向那些国家级重点院校看齐,朝着他们的发展方向去努力,最终永远只能是亦步亦趋,难以有所作为,更谈不上超越和发展。

三、地方高校战略定位应考虑的问题及主要内容
(一)地方高校战略定位应考虑的问题
1.地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高等学校的要求。

高等学校的定位要与地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

地方高校在定位时,必须了解地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变化的情况,学校的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学科专业要与此相适应,以弥补地方对人才的缺口,为地方的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2.国内、省内其他高等学校对地方高校的影响。

地方高校处于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必然要受到其他高等学校的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地方高校在定位时必须了解国内其他高等学校,特别是本省高等学校的状况,这样就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找准自己的生存空间。

地方高等学校的发展也要做到知己知彼,扬长避短,了解国内、省内其他高等学校的发展状况,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

(二)地方高校战略定位的主要内容
地方高校战略定位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类型定位。

地方高校在确定学校办学类型上要实事求是地进行定位。

地方高校无论在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和学科专业方面,
还是科研水平、服务功能和教育资源方面,都与省部级本科高校存在较大差距,一般比较恰当的定位应该是“教学型”。

2.学校特色定位。

一是地方特色,即依托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经济社会资源,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和对人才数量和质量的要求等对办学目标定位;二是学科专业特色,既要坚持和发展原有的特色和优势,又要发掘新的优势学科和专业特色;三是人才培养特色,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一般性要求,建立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四是办学特色,学校经长时间的探索与积淀形成特有的办学理念、校风、学风和校园文化等等。

3.培养目标定位。

地方高校要充分考虑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需要,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优势。

地方高校只有尽可能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才会有发展前途。

因此,地方高校要加快教学改革,建立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要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以保持和发挥自身优势,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和更高层次的实用型人才。

4.服务地方定位。

地方高校多在中小城市,交通不便,地方经济相对落后,生源及服务地区的辐射能力有限,毕业生一般就近就业。

因此,在服务上必须突出“地方性”,确定服务区域、辐射范围和兼顾领域,并认真调研与指导毕业生的主要就业范围和行业,更好地体现为地方服务。

这不仅使人才培养有较强的针对性,还会赢得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扶持,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5.发展目标定位。

每所高校都应该有一个长期和短期的发展目标。

地方高校的目标定位应是“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桃子”。

地方高校尤其是工科院校,只有确立十分明确的服务方向,找准自己的位置,建立适当的目标,并紧密与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办出特色,才能够成为当地人才培养和科技开发的重要基地。

6.学校层次定位。

学校层次与学校类型直接相关,高校应该根据办学类型来确定占主导地位的办学层次。

地方高校一般都被定义为“教学型”的本科院校,虽然可能学校中存在着不同的学历培养水平,但基本上还是以本科培养层次为主导。

高等教育系统的分层是一种客观存在。

不同学校在办学条件或自身状况、业务水平、学术声誉等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异。

地方高校在努力适应自己所处环境的过程中,必须想方设法办出特色,才能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

高等学校的层次差别只反映了社会人才的不同需求,并不代表其办学水平和质量的高低,每一个层次都可以找到一流的学生。

所以,地方高校要在创建学校特色上下功夫,努力培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在这方面,地方高校可以借鉴美国社区大学的战略管理经验。

美国的社区大学虽然与我们地方高校的性质不尽相同,但在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方面有许多的相似。

它们的社区大学大多都能因其区别于那些世界名牌大学的办学特色而自立于高等教育之林,并因此
而办得生机勃勃,极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李文亚林佳树《试论高等学校分层及其意义》[j](《煤炭高等教育》200
2.5)
2.刘献君《论高等学校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
3.1)
3.李建求《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多样性与高职教育的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3.7)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丘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