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科单元检测历史试题(卷)考斗?注意:1.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班级、姓名等信息填写在装订线内。
3. 木试卷满分1()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2X25共50分)1. 下列符合宋代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不包括 A.儒家发展到理学阶段B.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人成者C.认为“气”是第一性,“理”是第二性D.提出“存天理,灭人欲”2.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备受史学家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它反映了 A.当时绘画题材广泛B.当时风俗画流行的特征C.当时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D.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3. 宋代科学技术的突出成就主要表现是A.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B.指南针在宋代广泛运用于航海C.管形火器的出现D.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人发明的完成和发4. 元朝统一后,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主要表现在①汉族人民 人量迁居到边疆地区②边疆各族人量迁入中原和江南③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 真人与汉族相融合④形成一个新的民族一一回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I ).①②③④5.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我国东北地区在元代属于 A.辽阳行省B.岭北行省C.宣政院辖区I ).黑水都督府6. 元朝设宣政院,管辖的地区是 A.澎湖和琉球 B.河北、山东 C.西藏I ).岭北7. 下列各项有关猛安谋:克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基本的社会组织 B.是契丹族的氏族部落组织C.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D.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8. 南宋与东晋政权的相同之处是①都是皇室贵族南渡建立的政权②都偏安江南、 不图恢复北方失地③都对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称臣纳贡④都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所灭亡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I ).①②③④9. 耶律德光统治时期,得到幽云十六州,其范围人致相当于今•拳 栽A.北京及河北、内蒙南部一带B.北京及河北、山西北部一带C.北京及河北、辽宁西部一带D.内蒙、河北、辽宁一带10.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不包括A. 辽B.金C.西夏D.蒙古汗国11.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
”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主要是为了A.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B.打击朝廷的腐败势力C.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D.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12.北宋吋期造成“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主要原因是A.官员数量增加B.北宋统治者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C.豪强地主大量兼并的结果D.政府赏赐大量田地给朝屮大将13.隋朝的大运河分为四段,其屮从洛阳到涿郡的• •段是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14.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盛世。
然而,秦朝与隋朝却二世而亡,其主要原因是A.周边少数民族入侵B.统治集团内讧变乱C.宦官擅权外戚临朝D.横征暴敛岢政黩武15.唐初府兵制赖以推行的经济制度是A.方田均税法B.均田制C.租庸调制D.两税法16.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桶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
”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A.东汉B.曹魏C.唐朝D.北宋读下列唐朝对外关系图,回答17.唐朝与亚欧各国之间的往来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其最主要原因是 A.对外交通发达B.唐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C.唐朝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D.屮央集权制度巩固18.唐朝吋,广州成为南方大都会,其原因是①海上贸易发达②商品经济发展③ 广州地理区位因素明显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9.下列历史人物不属于唐朝时期为屮外交往作出贡献的是A.鉴真B.玄奘C.义净D.僧•行20.唐太宗说:“自古贵屮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 •。
”他在位期间最能体现这-•思想的重大举措是①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业品和医药、生产技术书籍;②在东突厥建都督府,由突厥人自己管理;③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把手工业技术传到南昭; ④接待渤海人来长安学习汉族文化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1.府兵制和蓦兵制的相同作用是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有利于农业生产C.减轻了农民的负担D.遏制了军阀割据22.在下列图屮,生动反映当时屮央政权与兄弟民族政权之间友好关系的是A.《女史箴图》B.《清明上河图》C.《洛神赋图》D.《步辇图》23.下列关于范缜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比较系统地批判了神学迷信B.人的精神和形体相互分离,人死精神不死C.形体好比刀刃,精神好比锋利,二者互相结合D.人的精神与形体不可分离,人死精神亦死24.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对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保证了屮央的财政供给B.加强了对地方财政的管理C.使朝廷获得了充足的“岁币”D.削弱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25.北宋科举制的发展,体现在①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②殿试成为定制③ 进要的科0④试卷实行士科成为最主糊名法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题卡第II卷二、非选择题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
”(惑指迷失方向)材料二: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口,阴晦观指南针。
”材料二: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二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强大的杠杆。
”材料四:兽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请回答:(1)从材料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它辨别方向的功能?(2)应如何理解材料二的内容?(3)材料四屮鲁迅揭露了当吋屮国社会的什么问题?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武德(唐高祖年号)七年,始定律令。
以度田之制……丁男、屮男给• • 顷,笃疾废疾给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若为户者加二十亩。
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
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口分,则收入官,更以给人。
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
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絢(粗绸)各二丈,布加五分之…。
……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
——《旧唐书•食货志》材料2:唐初规定男丁16岁以上为屮男,21岁以上为成丁,60岁为老丁。
唐屮宗吋,成丁年龄改为23岁,唐玄宗吋,以18岁以上为屮男,23岁以上为成丁,58 岁以上为老。
——据《屮国通史简编》材料3:(建屮元年)(杨)炎建议作两税法。
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之人。
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屮,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所在州县税三十之•,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利。
居人之税,秋夏两人之。
一 -《新唐书•杨炎传》材料4:凡民年二十为兵,六十而免……初,府兵之置,居无事吋耕于野……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
——《新唐书•兵志》回答:①材料1和材料3的征税标准是什么?为何出现这•变化?从材料1屮能找出什么依据?(4)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屮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②指出材料2屮年龄变化的趋势,并说明其0的和效果。
③材料1屮“庸”和材料3屮“行商”的规定有何作用?④材料4和材料1有何关系?这种兵制有何优点?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唐初每事先经由屮书省,屮书省做定将上,得旨在下屮书屮书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屮书,屮书又将上,得旨再下屮书,屮书又下门下。
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
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材料二唐太宗说:“屮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
原置 屮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
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 ........... 卿 等特须灭私询公,坚守直道,庶事相泊沃,勿上下雷同也。
” ----《贞观政要》材料三唐太宗发现有•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
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冑 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吋喜怒之所发于耳!陛下发•朝之忿, 而许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 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请回答:(1)据材料• •指出,唐初• •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29.民族关系是指同属于屮华民族的各民族之问,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屮华文 化。
据此回答(1) 唐朝是如何处理同周边各族关系的,并举例说明。
(5分)(2) 材料二说明唐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这种特点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什 么?(3) 材料三所述故事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局说明了什么?(3) 分析宋元吋期形成上述民族关系特征的原因。
(5分)(4)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结合我国封建制 度的政治特点谈谈你对这• •现象的认识。
(2) 辽宋夏金元吋期民族关系的特征如何并加以说明。
(5分)选择题1-5CCDDA 16-20CCADA高三文科单元检测历史试题答案6-10 CBABD 11-15ABADB21-25 BDBDB二非选择题26.(1)战国。
生产(或采玉)、导航、迷信活动(或看风水)。
(2)马克思指出了中国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
(3)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4)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27.(1)前者以人丁为主,后者以土地、财产为主。
原因:因为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破坏,以此为基础的租庸调制无法实行,为保证国家赋税收入而实行两税法。
材料1屮规定世业回归私人所有,从法律上为土地兼并大开方便之门。
(2)变化趋势:丁男中男的起岁推迟,而“老”的年龄提前。
减轻赋役,有利丁•广大民众和农业生产的发展(1)“庸”的规定可以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发展农业生产;“行商”的规定使商业合法化,且量亦较合理,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4)授田者耍服兵役。
兵农合一,有利于军队自给,可避免武将专权割据。
28.(1)包括了皇帝和屮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部门大臣的综合意见.(2)特点是皇权之下的各部门间的互相牵制。
取决于皇帝的个人品质和唐政权建立的历史背景。
(3)皇权与法律权威之间的冲突。
结局说明法律的权威暂居上风。
(4)唐初君主权力受到大臣们和法律的制约。
我国封建制的特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屮,皇权至上,但在唐初吋期皇权并非是绝对的权威。
但皇权能否受到限制主要取决于皇帝个人的政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