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七上秋学期第二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6分)1.字音字形(8分)tān()痪 qiáo()悴诀()别祈dǎo()林yīn ()攲()斜 hàn dàn ()()2.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8分)①秋风萧瑟,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②日中不至,____________________。
(《陈太丘与友期行》)③非人哉!与人期行,____________________。
(《陈太丘与友期行》)④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⑤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⑥____________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⑦《咏雪》中,谢道韫的“____________________”被后世称为咏雪佳句。
⑧《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借暮春景象,透出一种黯然、凄楚的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上山赏雪。
B.春华秋实....,没有那温暖的春风,又那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收成呢?C.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他得罪了我,当我说要告诉老师时,他变得暴怒无常....,开始向我求情。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川航机组突遇险情,成功备降,强烈地震撼着网友的心,纷纷为他们的专业素养点赞。
B.按照田园城市的建设标准,规划者首先考虑的是,让市民“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C.多所学校举行世界环境日教育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习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
D.本期“文翁大讲堂”的听众,除成都教师外,还有资阳、攀枝花等外地教师也参与其中。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2分)在当今,汉语新词汇大量产生,,,,。
①但绝大多数新词语喧嚣数日或数月②平均每天诞生二十个以上③犹如春风野草④便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之中A.①③②④B.③①④②C.②③①④D.③②④①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中“香气”“我”为名词。
B.“当你沐浴后”中“沐浴”是动词“后”是方位词。
C.“湿发披在两肩”中“两肩”是名词。
D.“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中“祷告”是名词。
7. 下列关于本单元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莫怀戚的作品贴近生活、关注现实、注重细节,描写入情入理,可读性强。
B.冰心是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代表作有散文集《繁星》《春水》等。
C.史铁生,中国作家、散文家。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代表作有《白鹿原》《病隙碎笔》等。
D.刘义庆组织编写了《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到西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二、阅读理解(34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8-9题。
(5分))野池王建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8.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植物的景象。
(2分)9.最后一句诗“蜻蜓上下鱼东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二)文言文阅读(共15分)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10.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4分)(1)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2)尊君..在不______(3)吾今死矣,子可去.______(4)不忍委.去______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友人惭,下车引之。
(2)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1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
(3分)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13.在主旨方面,甲、乙两文分别侧重强调______和______的重要性。
(分别选用两文中的一个字填空)(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14分)多翻几个个儿就熟了朱成玉①我的少年时光很短,最起码我自己这样认为。
②我说它短,是因为本该享受的少年时光,被我自己掐断了。
③因为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也因为我的倔强和高傲,中考的时候我只报了唯一的一个志愿,那就是重点高中。
我对所有人说,重点高中是我的囊中之物。
结果老天弄人,差三分而败北。
那一刻,我仿佛看见所有人的眼睛里都有一把嘲弄的匕首,纷纷刺向我,让我无处可逃。
④老师劝我复读,父母也劝,可是我哪里还有脸回到学校,除非让我戴上一个大大的面具,用来遮羞。
⑤我没有选择复读,而是走了另外一条坎坷的路——自学。
⑥那时候的我经历着“最落魄”的青春。
我的语文老师刘季夫知道后,让我加入他的文学社,鼓励我进行文学创作。
那是我第一次接触文学,一篇篇小文章经过他的修改,在当地的小报上发表,从此,我的文学之路开始了。
虽然艰辛,却无比欣慰。
最苦的时日里,在那个冷冷的西屋里头,我的手因为长时间拿笔,被冻成了馒头的形状。
⑦总是母亲起床做饭的时候,我睡下。
像路遥一样,我的早晨,也永远都是从中午开始的。
⑧可是后来季夫老师生了病,文学社解散,我的世界一下子又暗了下去。
⑨母亲倒是支持我,她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坚持走下去吧。
坚持,是母亲最本真的鼓励吧,没有一点煽情的意味。
“不过,”母亲接着说,“买稿纸和邮票的钱要你自己去挣来。
”⑩是啊,不工作,一直这么靠父母养活,我心里也愧疚。
于是我一咬牙,去了父亲的工厂当了一名学徒工,白天工作,夜里写诗,靠着一种青春的激情,竟不觉得累。
⑪只是,我投出的稿子总是泥牛入海无消息,让我不禁有些动摇了。
⑫还是母亲,还是不带半点煽情味道地鼓励:“哪有那么容易成功的事儿,坚持住,总会有成果的。
”⑬我便选择继续坚持写下去。
那个时候,我很喜欢看书,可是家里那几本书都已经读得稀烂,做的梦都是关于偷书的梦,梦见自己偷偷地潜入书店,把书店里的好书装了满满几麻袋偷走,睡梦中露出贪婪的微笑。
⑭和母亲说起我的梦,母亲笑笑没说什么,周末的时候却领我去书店,让我挑喜欢的书。
我不敢相信,吝啬的母亲为了鼓励我写作,竟然可以给我买那么多的书。
《悲惨世界》《复活》《约翰·克利斯朵夫》等名著都是在那个时候与我抱了个满怀的,我如饥似渴地读着,忘我地走进小说的世界里。
从雨果的《悲惨世界》中,我知道了原来人间还有那么巨大的苦难和不幸,人如果要作恶,可以恶到什么地步,而人如果决心行善,又能产生多么伟大的精神力量;从托尔斯泰的《复活》中,我学会了用解剖刀一般锋利的目光审视周围人们的道德,同时也用严格的尺度审视自己的心灵;从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中,我感受到友谊的温馨、爱情的迷人和牵魂动魄、艺术的价值和力量……⑮我的文学之路从那个时候开始变得坚实了许多。
⑯又一次收到退稿的时候,我耷拉着脑袋,不敢面对母亲热切期望的眼神。
正是年底的时候,母亲在灶台上给我们炒花生果,一边炒,一边对我说:“不急,你看这花生果,要多翻几个个儿才能熟呢!人不也一样吗?受些煎熬和苦楚,有啥大不了的!”⑰我深有感触,是啊,有啥大不了的,我还偏不信我的文字变不了铅字!⑱终于,一年后的某一天,我的文章发表了,而且还是在《散文》这样的大杂志上。
母亲向我表示祝贺的方式一样没有半点煽情意味,只是递给我一把炒好的花生果。
我剥了皮,吃了一个,真香,炒得恰到好处。
⑲这一次母亲没有说话,但我永远记住了母亲关于炒花生果的那一段妙语:多翻几个个儿就熟了。
⑳是啊,迷茫、困惑……什么都不要怕,要成长,要成熟,就得在生活的热锅里多翻几个个儿!(有删改)14.根据要求,品析下面的句子和加点的词语。
(4分)(1)那一刻,我仿佛看见所有人的眼睛里都有一把嘲弄的匕首,纷纷刺向我,让我无处可逃。
(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2)我不敢相信,吝啬..的母亲为了鼓励我写作,竟然可以给我买那么多的书。
(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的含意及其作用)15.第⑥段画线句子“那时候的我经历着‘最落魄’的青春”,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16.文章标题“多翻几个个儿就熟了”有什么含义?(2分)17.下面分析和概括,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章末段运用了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卒章显志,凸显主题。
B.“睡梦中露出贪婪的微笑”,句中的“贪婪”是贬词褒用。
C.文中提到的语文老师刘季夫,是引领“我”走上文学之路的恩师,正是因为有他的鼓励,在最苦的日子里,“我”的世界依旧明亮。
D.文中三处“没有一点(半点)煽情的意味”,都强调了母亲对“我”本真的鼓励,在逆境中要坚持不懈。
18.文中第⑬段和下面的链接材料都写到了梦,请分析二者在写作手法和写作意图方面的异同点。
(4分)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
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
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哦,我才醒了。
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
三、作文(40分)19.以“难忘那的眼神”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2020-2021七上秋学期第二单元测试卷答案1. 瘫憔 jué祷荫 qī菡萏2. ①洪波涌起②则是无信③相委而去④潮平两岸阔⑤江春入旧年⑥夕阳西下⑦未若柳絮因风起⑧杨花落尽子规啼3. 【答案】D【解析】D.“暴怒无常”意思是脾气非常恶劣,时常极端愤怒,变化不定,形容人很容易发怒,而且很没有规律,不符合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