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基本政策与法规

农村基本政策与法规


一、农村土地政策
农村土地分类



农用地: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 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 建设用地: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 宅基地、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集体经营性建 设用地等; 未利用地: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土地的权能



所有权:国有或集体所有。城市土地属国有, 农村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 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使用权:在城市,单位和个人可获得国有土地 使用权;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可获得耕 地和林地的承包经营权,可获得宅基地的使用 权。 农民土地三证:宅基地(集体土地使用权证)、 耕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林地(林权证)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




一种是家庭承包,承包的对象是耕地、林地和草地。 一种是以其他方式的承包,承包的是“四荒”土地和 水库。后一种可以设定抵押。前一种有争议。 现行法律:农民对承包地只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的 权利,并没有处分权,所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不允许 抵押、担保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 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 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 结论: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可抵押的是经营权,承包 地和承包权作为依然不许抵押。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

承包方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入来 源的,经发包方同意,可以将全部或部分土地 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 户,由该农户同发包方确立新的承包关系,原 承包方与发包方在改土地上的承包关系即行终 止。
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条件

一是承包方必须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稳定 的收入来源;二是必须经发包方同意;三是 受让方应当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
申请宅基地的条件



(5)符合“一户一宅”的法律规定:年满18周岁的村民因婚姻 (包括男到女家落户)等原因确需分户建房,且已有的宅基地不 能分割或虽能分割但宅基地面积低于规定面积的。农村村民一户 多宅的,每户只可保留一处符合标准的宅基地,其余的宅基地必 须依法退回集体。应退出而拒不退出的,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 (6)面积标准:人均住宅面积不高于30m2。占用耕地的,每户 不得超过120㎡;占用旧宅基地拆旧建新和村内空闲地的,每户不 得超过180㎡;因地形条件限制,居住分散而占用荒山、荒坡的, 每户不得超过240㎡。 (7)申请程序: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村民会议同意(先由本集体 2/3村民签字,邻居一定要),村委会审查,乡(镇)人民政府审 核,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农用地转用的,由县级人 民政府审核后整理汇总,每年分批次上报有农用地转用批准权的 人民政府批准。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入股
承包方之间为发展农业经济,可以自愿联合将土 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从事农业合作生产。 入股的基本特征: 1、入股的主体只限于农户,是农户之间的自愿联合。 2、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目的是发展农业生产,而 不是从事其他工商业经营活动。 3、入股的方式是从事合作生产,不是其他企业组织。
转包和出租
承包方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 包经营权转包或出租给第三方,承包方和发包 方的承包关系不变。
转包与出租的区别
转包:承包方在一定期限内将部分或者全部土地 承包经营权让与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成员。 出租:承包方在一定期限内将部分或者全部土地 承包经营权让与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第三人。 (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 权) 承包方将土地交由他人代耕不超过一年的,可以 不签订书面合同。
农村建房“八不准”



不准违反规划选址建房。 不准突破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审批建房。 不准在地质灾害区等危险区域建房。 不准非法占用耕地建房。 不准超宅基地面积标准建房。 不准违反质量安全要求建房。 不准破坏生态环境建房。 不准损毁历史文化遗存建房。
土地增减挂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 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 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 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 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建设用地总 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城乡用地 布局更合理的目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国家推 出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破解保护与保障“两难”困境的一项重要管理措施。
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




承包方之间为方便耕种或者各自需要,可以对 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的土地承包经营 权进行互换。 注意: 1、互换必须坚持双方自愿,协商一致,集体经 济组织可以建议或协调但不能强迫。 2、互换限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地,即双 方当事人都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 3、承包经营权互换后,当事人要求登记的,可 以向县级人民政府申请登记。
申请宅基地的条件




(1)申请人属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2)申请地必须依法编制了城乡规划,并经政府批 准实施。申请地块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 年度计划。不得突破本乡(镇)和村的年度建设用地 指标; (3)申请地块一般不准占用耕地,尽量使用原有的 宅基地、村内空闲地和荒山、荒坡; (4)符合交通、通讯、电力、水利、水土保持等相 关设施法律法规保护规定:铁路不少于50米,河道不 少于30米,高速公路(含匝道)不少于30米,高速公 路的连接道不少于20米,国道不少于20米,省道不少 于15米,县道不少于10米,乡道不少于5米,林道不 少于4米。
2014中央农村工作会与2015一号文件


中央农村工作会:2014年12月22-23日召开。会议强 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 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 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 2015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 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主要内容分5个方面。1、围 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2、围绕 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3、围绕城乡发 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4、围绕增添农村 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5、围绕做好“三农” 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共32条。
关于“农地入市”


目前法律:农村所有土地都不能“入市”。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符合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 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 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宅基地不能买卖,“小产权房”无法转正。
(二)耕地


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耕地又可分为灌溉水田、 望天田、水浇地、旱地和菜地五种。农村土地的80% 是耕地。 基本农田是耕地的一部分,而且主要是高产优质的那 一部分耕地。耕地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是基本农田。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就是农民可以将自己承包 的村集体土地部分或全部以转包、出租、互换、 转让、入股等方式转移给第三方经营,原承包 方或第三方向村集体履行原承包合同的行为。 流转三原则:1、不得改变承包土地的农业用 途,2、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3、不得损害利害关系人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的合法权益。
对耕地和基本农田的保护


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18亿亩耕 地红线。 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禁止性规定:
(1)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使用土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 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2)禁止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 砂、采石、采矿、取土等。 (3)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4)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
农村基本政策与法律 法规
中共万安县委党校 肖峰
中央农村政策全景

2015年: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2014年: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2013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2012年: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若干意见 2011年: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2010年: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若干意见 2009年: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2008年: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 干意见 2007年: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6年: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4年: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1年开始农村税费改革,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 1982年至1986年 :82年肯定包产到户,83年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4 年延长土地承包期15年,85年取消农副产品统购派购,86年强调增加农业投 入
耕地的“三权”


1、耕地所有权:集体 2、耕地承包经营权:本集体组织成员的农户 3、耕地经营权:可以是承包农户,也可以是 其他按有关法律及有关规定允许从事农业生产 经营的组织和个人。 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实现所有权、承包权、 经营权三权分置
耕地的承包




承包方式: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2、 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水库、四荒,可以采取招标、 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 承包期限:30年。 承包历史:1978、1982、1983、1998、2028 有关规定:1、承包地不得买卖;2、不得用于非农建 设;3、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调整承包地;4、 承包方案或法定调整事由出现需调整的,需经村民会 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

转让与转包、出租的区别: (1)转让时承包户须有稳定的非农职业和 稳定的收入来源,而转包和出租没有此限制; (2)转让必须事先提出申请并经发包方同 意,而转包和出租只须到发包方备案; (3)转让后新的承包方应当与发包方建立 新的承包关系,原承包方与发包方的承包关 系终止,而转包和出租继续保持原承包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