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品牌风险

品牌风险


品牌危机处理
品牌危机恢复
2.品牌理论
2.1品牌定义
奥美的创始人大卫·奥格威在1955年提出品牌概念: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 象征,它是品牌属性、名称、历史、声誉、广告等方式的无形总和。
大卫·艾克在《建立强势品牌》一书中,提议说品牌是一个“精神的盒子” ,而且从资产方面给出了品牌的定义:与品牌名称和标志联系在一起的一套资 产或负债,它们可以提高也可能降低产品或服务的价值。
1.引言
中国迎来品牌竞争时代。从中国市场化进程来看,基本上经历了质量竞争、 价格竞争、技术竞争和品牌竞争四个时期、市场竞争的终极是品牌竞争,占领市 场的重要途径是拥有强势品牌。我国品牌快速发展,已经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
中国品牌进入高风险期。随着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品牌面临前所未有的 风险。中国品牌风险呈现如下特征:第一、竞争风险成为中国品牌的首要风险。 第二、品牌国际化风险日益凸显。第三、品牌延伸风险不容忽视。第四、品牌危 机传导风险不断增加。第五、网络和媒体风险亟待关注。
余明阳(2008)提出:品牌危机属于企业危机的一种,既具有企业危机的共 性,也有自身的特点,与其他危机之间的区别主要是研究角度的不同。同时提出 品牌危机的定义:品牌危机是品牌联想发生改变、品牌关系迅速恶化的状态。
上述定义将品牌危机纯粹定位在品牌联想的定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曹利强(2011)将品牌危机定义为:企业在品牌运营过程中,在各种风险因 素所引发的突发事件作用下,造成品牌资产重大损害,并迅速形成负面社会影响 的危险状态。
该定义指出了品牌危机的诱因与结果,强调“信誉”这种无形资产的损失。
崔鑫生(2005)从符号识别意义的角度出发,认为品牌危机“就是企业的 名称、术语、标记、符号、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作为企业优质产品和 良好服务辨别功能的丧失,直接的表现就是企业产品获得的认可度下降、市 场占有率低,有时还会直接影响企业后续产品的推广。
5.2品牌风险评价-危机管理联动机制的建立
基本思路:基于品牌危机的形成机理、品牌风险与品牌危机的关系-品牌风 险时品牌危机的诱发因素,品牌危机是品牌风险 的可能结果,将品牌风险评价 原理与品牌危机管理建立联动机制。
该定义以品牌风险为先导、危机事件为发端、品牌资产损害为核心来定义 品牌危机。
特征:破坏性、突发性、急迫性、连带性。
分类:核心/非核心要素的品牌危机,主动性/被动性的品牌危机,行业性/非 行业性的品牌危机。
5.1.2品牌危机的形成机理
宏观环境风险

产品服务风险



企业管理风险
战略决策风险 市场销售风险 公共关系风险
置身品牌竞争时代的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品牌风险越来越大,针对品牌风险
和危机的研究有利于企业加强品牌危机管理。
分析思路
问题提出
品牌理论 品牌风险识别与分析 品牌风险评价体系
品牌风险评价
品牌危机管理理论
品牌危机形成机理 品牌危机管理
品牌风险评价-危机管理联动机制 企业品牌风险管理体系
品牌危机监测
品牌危机预警
风险解除 危机解除
危机管理
未发现风险或管理无效
品牌危机事件
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无效
企业品牌危机 企业全面危机
品牌受损或消亡
5.1.3品牌危机生命周期
危机程度 高

潜伏期
发展期
爆发期
转化期
消退期
上图五个阶段共同构成一轮品牌危机周期。潜伏期和消退期二者首尾相接, 消退期的逐渐结束意味着潜伏期的重新开始。
潜伏期和消退期,虽然品牌危机没有出现,但是品牌危机还是保持着一定的 数值,说明企业品牌在任何时候都潜存着危机。
16
21 - 24 31 - 34
41 - 43
51 - 56
61 - 63
4.2品牌风险评价方法
主成分分析(Hotelling1933),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成少数几个综 合指标的多元统计方法。
运用步骤:初始数据处理,计算样本相关矩阵,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并 得到主成分,计算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并选择主分量,综合主分量构造综合评 价模型。
确保品牌安全,要提高品牌安全意识,树立危机管理意识,有效建立风险评估
与危机预警体系,提高化解危机的能力。
3.品牌风险识别与分析 3.1品牌风险的定义、特征与分类
3.1.1品牌风险定义
曹利强(2011)把品牌风险定义为:品牌风险是指品牌所有者(企业或其他组 织)在品牌运营过程中,在主观和客观风险因素作用下,发生风险事件,导致品牌
三级风险:突发意外 事件所带来的风险
形象类突发性品牌风险 质量类突发性品牌风险 技术类突发性品牌风险 服务类突发性品牌风险 与利益相关者关系处理不当引发的危机
陈勇平(2012)从内外因两方面分类 产品质量风险
品牌风险
内因风险 外因风险
设计开发风险
相关法律风险 消费者风险 竞争对手风险 经销商风险 大众媒体风险
品牌风险分类
按风险发生的主客观性:客观风险、主观风险 按风险形态:静态风险、动态风险 按分布情况:国别风险、行业风险 按发生风险的品牌范围:基本风险、特定风险
按风险来源:自然风险、人为风险 按能否控制:不可控风险、可控风险
3.2品牌风险识别方法
图表法
检查表 流程图
情景分析法
专家判断法
识别方法
专家咨询法 调查法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对品牌的定义如下: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 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应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
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或区别开来。
李光斗认为,一个完整的品牌定义应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阐释。从消费者 角度来讲,品牌是消费者对一个企业、一个产品所有期望的总结;从企业的 角度来讲,品牌是企业向目标市场传递企业形象、企业文化、产品理念等有 效要素,并和目标群体建立稳固关系的一个载体、一种产品品质 担保及履行
在品牌战略风险管理方面,处理市场与品牌特性关系时,必须从市场出发,做 出战略决策,然后考虑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并通过高质量产品、适度的营销策 略,促进品牌的成功。
品牌战略策略风险
品牌创意方面。品牌战略的真正实施是以品牌特性设计和创意开始的,品牌 特性总是先于市场定位并成为创造品牌的根本。创意方面的风险是指品牌品性、 名称、图案等方面没有个性、不具备品牌特性、不能体现市场目标所要求特征特 点的可能性。
品牌战略策略风险
品牌定位。品牌定位形象突然转变会带来巨大风险。
品牌延伸。主要风险有品牌质量形象受损、品牌个性淡化、原有品牌被 削弱、引起消费者心理冲突和忠诚度降低。
商标管理。未及时注册,商标注册范围和注册领域的风险,“假冒商标” 和“傍名牌”等侵权风险。
3.4品牌风险的度量
品牌风险度量:就是对品牌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频率、危害的严重程度、影 响的范围进行定量的分析。
头脑风暴法 德尔菲法
SWOT分析法
财务分析法
分解分析法
3.3品牌风险要素识别
吴烽(2008)将品牌风险分为三类
企业价值观与市场不符
品牌风险
一级风险:基于思想观 念认识不足的风险
对品牌价值体系的本质认识不清 品牌定位错误
二级风险:品牌价值增 值过程中由于各环节工 作不到位导致的风险
产品质量问题 行业危机
这个定义强调品牌危机所造成的大众识别性的下降,更多是从企业和销售的 角度来定义的。
刘怀宇(2005)认为,品牌危机实质是品牌或其所代表的企业和消费者之 间的信任、情感和利益关系的危机。
郭盈盈(2006)首次从媒介与信息传播角度定义:品牌危机是指品牌所代表 的产品(服务)及其组织的自身缺失或外部不利的因素以信息的形式传播于公众, 从而引发公众对该品牌的怀疑,降低好感甚至拒绝与敌视并付诸相应的行动,使 得该品牌面临严重损失威胁的突发性状态。
企业品牌基本风险发生概率饼状图
企业品牌基本风险发生概率柱状图来自3.3品牌风险要素识别
主要分析品牌战略策略风险
王晓霞(2005)认为:企业战略决策中,品牌战略属于大型战略,需要与其 他战略协调方能成功。品牌战略风险一般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品牌市场定位与营销 策略密切结合、品牌特性创意、财务战略与品牌战略的冲突、品牌权益保护、品牌 效应、防伪、及时注册等几个特定方面的风险。
资产损失的可能性。
定义考虑的要点:(1)立足于风险的“损失”特性和品牌的“资产”内涵。(2) 强调风险因素、风险事件和风险结果三个基本构成要素的重要作用。(3)品牌风 险因素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并重。(4)体现损失的可能性和损失的程度。
3.1.2品牌风险的特征与分类
品牌风险特征
客观性 不确定性 可度量性 隐藏性 传导性
品牌战略与财务战略的冲突。现实的公司财务管理体制对品牌发展极其 不利。会计历史成本原则、谨慎性原则等与品牌投资管理都有矛盾、抵触甚 至冲突的方面。
品牌战略策略风险
曹利强(2010)认为:品牌战略策略风险是企业在制定品牌战略和实施品 牌策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是品牌风险的核心。分为品牌战略风险、品牌定位风 险、品牌延伸风险、商标管理风险。
三角模糊数分析法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由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T.L.Saaty提出的一种多决 策方法。
5.品牌危机及管理解析
5.1品牌危机
5.1.1品牌危机的概念和特征
卢冰、吴狄亚(2002)首次提出品牌危机定义:品牌危机是由于企业外 部环境的突变和品牌运营或营销管理的失常,而对品牌整体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波及社会公众,使企业品牌乃至企业本身信誉大为减损,甚 至危及企业生存的窘困状态。
职责的承诺。
2.2品牌的特征
品牌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具有专有性和排他性。具有一定表象性。品牌
成长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2.3品牌安全理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