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摇篮曲》教案
一、教材分析:本教材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第14册第四单元。
勃拉姆斯的这首《摇篮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作于1868年。
它通过强弱拍节奏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摆动的形象。
曲调优美抒情,语气安详平缓,细腻地勾画出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
这首歌曲虽为3/4拍,但作曲家巧妙地从第三拍起音,把节奏进行了细致的改变,将节拍的舞曲化性格化为内在的韵律,使音乐更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而适于语义。
二、教学目标:1、通过课前让学生搜集各种类型的《摇篮曲》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应用各种手段查找知识的能力。
2、通过对《摇篮曲》的演唱,体验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想象歌曲的意境,用轻柔的声音演唱好歌曲。
3、通过聆听各种类型的《摇篮曲》,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启发学生充分展开想象,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得到结论,得出各类摇篮曲的特点。
4、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爱心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用轻柔声演唱《摇篮曲》2难点:分析综合中外《摇篮曲》的异同
四、教学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