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摇篮曲》
4、师:谁能告诉老师,这首乐曲的旋律是什么样的?是起伏比较大呢?还是比较平缓的?(生:比较平缓,也有起伏比较大的地方)这首乐曲前乐段曲调比较平稳,柔和恬静;后乐段在两个乐句句首使用了八度大跳,抒发出母亲看着孩子而产生的幸福、激动的心情。
5、师:老师给同学们听得摇篮曲是管弦乐,所谓管弦乐就是有管乐和弦乐演奏的乐曲,管乐比如圆号、长笛、单簧管等等,弦乐有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等等,(课件出示圆号、长笛、小提琴、大提琴这些乐器,并让学生简短聆听乐器音色)现在老师想看看同学们的小耳朵灵不灵,能不能听出主题音乐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再次聆听乐曲,听辨乐器)
6、师:主题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生:小提琴、大提琴)是啊,就是小提琴和大提琴演奏的主题。由小提琴和大提琴演奏的主题,显得更加优美动听,增强了音乐表现力,不仅营造了歌曲所具有的温存、亲切、安详的气氛,还赋予这首曲子更多的色彩变化。(课件展示出主奏乐器)
7、师:听了这么多遍旋律,同学们对这首乐曲已经比较熟悉了,那我们一起随着下面这段视频唱起来吧。(播放视频。生:边唱边随教师打拍子。)
2. 能够准确的听辨出乐曲的演奏乐器。
3.能够准确的把握摇篮曲的情绪和风格特点。
本课
所需
条件
媒介资源:多媒体课件、音频、CD
教材资源: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课本、教学用书。
学习过程
(一)学习活动一:导入
1、师:老师刚才是用德文演唱的,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同学们想一下什么时候适合演唱这首歌?(生自由回答,哄小宝宝睡觉时唱的。)
播放完整乐曲,边听边跟随老师打拍子,感受速度、力度、情绪是什么样的?感知其音乐要素,达成学习目标1。
(二)学习活动二:欣赏勃拉姆斯《摇篮曲》
1、师:谁能告诉老师,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生:三拍子)速度如何?(生:慢)力度呢?(生:弱,轻柔)情绪是怎样的呢?(生:温馨、亲切等)(课件展示出来答案)
2、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慢速轻柔的旋律配上3/4拍子就像摇篮轻轻摇着宝宝睡觉。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你们爱不爱妈妈呢?让我们怀着对妈妈的爱用动作来表现这优美的旋律。(再次聆听乐曲,学生跟随教师画旋律线)
学
习
目
标
1.体验不同地域摇篮曲的音乐情绪,感知其音乐要素。
2.通过对歌曲的欣赏和展开的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亲情,分享亲情艺术之美,懂得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激发同学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学
习
重
难
点
1.能够准确的听辨出乐曲的演奏乐器。
2.能够准确的把握摇篮曲的情绪和风格特点。
学
习
评
价
1.聆听乐曲,初步感受摇篮曲的风格特点,体会音乐所蕴含的情感。
2. 能够准确的听辨出乐曲的演奏乐器。
3.能够准确的把握摇篮曲的情绪和风格特点。
评价标准
1.学生能够用不同的情绪演唱歌曲,体会不同情解小号,长笛,小提琴,大提琴这些简单的乐器知识。
二次备 课
板书
设计
欣赏
《摇篮曲》
教
学
反
思
教、学、评一致性分析
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而“动”是欣赏作品的一种表现。音乐的律动和节奏都体现了一定的流动性。在教学中,我抓住学生好动的特点,把欣音乐与表演相结合感受和表现乐曲的情绪和内涵。
2、不错,老师刚才演唱的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创作的《摇篮曲》,(课件展示出题目和作曲者)摇篮曲顾名思义,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这种摇篮曲体裁的音乐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感受摇篮曲。
3、摇篮曲可以是声乐曲也可以是器乐曲,刚才老师给大家唱的是声乐曲,那么器乐演奏这首歌曲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听管弦乐《摇篮曲》,感受乐曲在节拍、速度、力度、情绪方面有什么特点?(课件展示节拍?速度?力度?情绪?)
小学音乐备课专用【课时设计】
课 题
《摇篮曲》
设计者
课 型
欣赏
教材内容来源
人音版四年级下
教学主题
摇篮曲
课 时
1
对应的课
标要求
(和本课内
容相关的)
1.通过欣赏不同地域的摇篮曲,感受与“母爱”有关的艺术作品,让学生懂得感恩,从而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
2.在聆听中把握摇篮曲的音乐特征,学会从音乐要素着手分析音乐作品。
音乐是听觉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听。而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提高感受、理解、鉴赏音乐的能力,发展学生想象力以及丰富情感,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它是整个音乐教学的核心。因此,我用不同形式让学生去欣赏这首乐曲。初听、复听、再分段欣赏、最后完整欣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整首乐曲的情绪,懂得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激发同学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备课组长意见:学科负责人意见:
3.了解管弦乐及音色,并能模仿演奏姿势。
课
程
背
景
分
析
教材分析:
勃拉姆斯《摇篮曲》,歌曲采用二段体结构。每个乐段都由两个4小节乐句组成。前乐段曲调比较平稳,柔和恬静;后乐段则在两个乐句句首使用了八度大跳,抒发出母亲谛视着孩子而产生的幸福、激动的心情。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节拍、节奏、速度等音乐要素有一定的体会。所以这堂课我通过多层次的聆听,启发学生深入发掘音乐要素,不仅仅局限于已知的节拍、速度、力度等,也通过对管弦乐的介绍,锻炼学生听辨乐器的能力;分析比较不同地域的《摇篮曲》,使学生能够欣赏不同国家、民族及不同风格的音乐,通过音乐起到美育作用。
8、师:同学们唱的真好,老师已经从你的歌声中感受到了你对妈妈的爱,世界上的母爱都是一样的,不论哪个国家的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让学生体验亲情,分享亲情艺术之美,懂得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激发同学们对“真、善、美”的追求,达成学习目标2。
评价任务
1.聆听乐曲,初步感受摇篮曲的风格特点,体会音乐所蕴含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