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13
碳13尿素呼气试验是一种用来检测幽门螺杆菌的医学试验。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可以在胃中生长的细菌,可导致胃炎、消化性溃疡,并与胃癌密切相关,所以如果能及早检测出是否感染此菌,并对症下药,将减少胃肠道炎症和溃疡等疾病的机会。
碳13尿素呼气试验是最新、快速、无痛苦而且无辐射的幽门螺杆菌检测技术,不需要做胃镜,只需轻松呼气,测定呼气成份,立即能检测出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结果准确度高达97%。
碳13尿素呼气试验用来检查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其的理是将经过稳定核素13C标记的底物引进机体(主要方式为口服),利用同位素比值质谱仪检测底物的最终代谢产物13CO2的变化来研究机体内代谢反应和生理过程。
碳13尿素呼气试验检查正常值: 测定服药前后呼气样本中12C/13C比值(δ值),若呼气后δ值减去呼气前δ值之差<4,则为Hp阴性。
碳13尿素呼气试验检查临床意义异常结果:测定服药前后呼气样本中12C/13C比值(δ值),若呼气后δ值减去呼气前δ值之差>4,则为Hp阳性,则感染幽门螺杆菌。
需要检查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消化道溃疡患者等。
碳13尿素呼气试验检查注意事项:
不适宜检查人:无。
检查前禁忌:检测须在空腹状态或者餐后两小时后进行,患者近一月内未服用抗生素、铋制剂、质子泵抑制剂等Hp 敏感药物,否则会造成检测结果假阴性。
检查时注意:(1)检查安排在早上。
(2)检测时先收集第一呼气样本,然后服用专门的冲剂,静坐等候三十分钟,在此时间内不能喝或吃任何东西,最后再全力把气体呼到另一收集试管内,将收集到气体的两个试管在特定的仪器上分析,即可得到有无HP存在的结果。
碳13尿素呼气试验检查检查过程:(1) 口服一杯试验餐(约12ml);(2) 收集零时的呼气;(3) 口服尿素[13C],并开始计时。
(剂量:成人为75mg,13C 丰度>99%,儿童:12岁以下,50mg,13C丰度>99%);
(4) 收集第10,20,30,40和第50分钟时的呼气。
在采用简便方法时,仅收集第30分钟的呼气。
具体流程,以周口远华健康管理中心实际的检查流程为准。
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杆菌(Hp)。
首先由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和罗宾·沃伦(J. Robin Warren)二人发现,此二人因此获得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目前已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病率的高低与社会经济水平,人口密集程度,公共卫生条件以及水源供应有较密切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感染现在主要靠抗幽门螺杆菌药物进行治疗。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人-人”“粪-口”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和途径,亦可通过内镜传播,而且Hp感染在家庭内有明显的聚集现象。
父母感染Hp其子女的感染机会比其他家庭高得多。
临床表现:1.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主要是反酸、烧心以及胃痛、口臭。
2.幽门螺杆菌感染能够引起慢性胃炎。
主要临床表现有:上腹部不适、隐痛,有时发生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的症状,病程较为缓慢,但是容易反复发作。
3.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产生多种致病因子,从而引起胃黏膜损害,临床疾病的发生呈现多样性,患者多出现反酸、嗳气、饱胀感等。
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查方法有:
1.胃镜采样检测检测是否有幽门螺杆菌。
如果为阳性,即可确诊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
2.细菌的直接检查通过胃镜检查钳取胃黏膜(多为胃窦黏膜)作直接涂片、染色,组织切片染色及细菌培养来检测Hp。
其中胃黏膜细菌培养是诊断Hp最可靠的方法,可作为验证其他诊断性试验的“金标准”,同时又能进行药敏试验,指导临床选用药物。
3.尿素酶检查可通过检测尿素酶来诊断Hp感染。
尿素酶分解胃内尿素生成氨和二氧化碳,使尿素浓度降低、氨浓度升高。
基于此原理已发展了多种检测方法:①胃活检组织尿素酶试验;②呼吸试验;③胃液尿素或尿素氮测定;④15N-尿素试验。
4.免疫学检测通过测定血清中的Hp抗体来检测Hp感染,包括补体结合试验、凝集试验、被动血凝测定、免疫印迹技术和酶联合吸附测定(ELISA)等。
5.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慢性胃炎患者Hp的检出率很高,50%~80%,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Hp检出率则更高,达90%以上。
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
目前幽门螺杆菌的诊断检测方法包括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大类。
侵入性方法需通过内镜获取活组织进行检测,非侵入性方法则不需进行内镜检查。
采用尿素[13C/14C]呼气试验。
整个试验过程只需30分钟。
该方法使众多高血压、心脏病及对不能耐受胃镜检查的患者避免了做胃镜的不适感,是目前理想的检测方法之一。
幽门螺杆菌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现在主要靠抗幽门螺杆菌药物进行治疗。
尽管幽门螺杆菌在体外对许多抗菌药物都很敏感,但是在体内用药并不那样如意。
目前不提倡单一的抗菌药物,因为它的治愈率低,且易产生耐药性。
治疗方案的选择原则是:
1.采用联合用药方法;
2.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80%,最好在90%以上;
3.无明显副作用,病人耐受性好;
4.病人经济上可承受性。
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应根据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根除是指治疗终止后至少在一个月后,通过细菌学、病理组织学或同位素示踪方法证实无细菌生长。
根除幽门螺杆菌前应先注意口腔卫生。
使用一段时间漱口水和抑菌牙膏,修复口腔问题如蛀牙,牙垢,牙结石等。
可以先更换牙具,口杯、水杯、不锈钢保温杯不要混用,并且经常要蒸煮消毒,特别是在药物治疗期间,分餐消毒碗筷。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抗幽门螺杆菌药物有:胃复春片、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克拉霉素、强力霉素、呋喃唑酮、有机胶态铋剂、胃得乐、乐得胃等。
溃疡病患者尚可适当结合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加上两种抗生素,或者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加上一种抗生素。
疗程一般为两个星期。
由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抗菌方案的广泛应用,有可能扩大耐药性问题的产生。
因此,将来替换性的治疗或预防策略,如疫苗预防或免疫治疗的研究是值得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