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疗法讲》PPT课件
❖ 1)将受冻部位浸泡于38~42℃(不宜超过45℃)温 水中,至冻区皮肤转红,尤其是指(趾)甲床潮红, 组织变软为止,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
❖ 2)对于颜面冻伤,用42℃的温水浸湿毛巾,进行 局部热敷。在无温水的条件下,可将冻肢立即置于 自身或救护者的温暖体部,如腋下、腹部或胸部, 以达复温的目的。严禁火烤、冷水浸泡或猛力捶打 患部。
❖ 1.温水拭浴(物理降温法)适合水温32-36 ℃ ❖ 目的:为高热患者降温 ❖ 2.床上擦浴 适合水温47-50℃ ❖ 目的:保持皮肤清洁、舒适,预防皮肤感染;
促进皮肤表面血管扩张,增进血液循环、增 强皮肤新陈代谢和预防压疮;观察和了解病 人的一般情况,满足其身心需要。
.
27
冰袋的使用
【目的】降温、止血、镇痛、消炎 放置位置:高热降温置冰袋于前额、头顶部和
(6)恶性病变部位
(7)麻痹、感觉异常者慎用
.
45
二、热疗法
❖ 方法
-热水袋的使用(the use of water bags) -烤灯的使用(the use of hot lamps) -热湿敷(hot moist compress) -热水坐浴(hot site bath) -温水浸泡(warm soak) -化学加热袋(chemo warm up bags)
.
5
冷、热疗法的生理效应
生生理生理效理效应效应应
用用用热热热
细细胞细胞代胞代谢代谢谢 需需氧需氧量氧量量 血血管血管管 毛毛细毛细血细血管血管通管通透通透性透性性 血血液血液黏液黏稠黏稠度稠度度 血血液血液流液流动流动动 淋淋巴淋巴流巴流动流动动 结结缔结缔组缔组织组织伸织伸展伸展性展性性 神神经神经传经传导传导速导速度速度度 体体温体温温
-用物处理
-记录 部位、时间、效果、反应
.
29
临床使用的冰袋
❖ 我院《病区医用冰箱管理制度》规定,冷冻 室存放液体制作的冰袋,冰袋外侧要
❖ 注明“冰袋”二字,并注入蓝色颜料以示区 分。
❖ 请注意,冰块不能直接接触皮肤,应用毛巾 予以包裹以防局部皮肤冻伤 如局部皮肤(苍白 )、(青紫 )、(有麻木
感 )时,应停止使用,防止冻伤。
冷热疗法
创伤骨科 王丽
1
.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二、冷、热疗法的效应 三、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
.
2
一、概念
冷、热疗法
是利用低于或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人 体表面,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皮肤和内脏器官的 收缩和舒张,改变机体各系统体液循环和新陈 代谢,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
3
一、概念
皮肤的感受器
(2)协助病人侧卧,暴露背部,更换小毛巾,自颈部向下 擦拭全背,再用大毛巾擦干皮肤
(3)协助患者仰卧,褪去近侧裤腿,露出下肢,更换小毛 巾 髂骨 下肢外侧 足背 腹股沟 下肢内侧 内踝 臀下 大腿后侧 腘窝 足跟
.
22
-擦浴顺序
❖。
(4)至病人对侧,同法擦拭上肢和下肢 (5)擦至腋窝、肘窝、腹股沟、腘窝等体表大 血管处用力擦拭并延长时间,
生理效应
生理效用应热
用 冷用
1.控制炎症细扩胞散代谢
2.减轻局部需 血的氧管充量 血和
出血
毛细血管通透性
3.减轻疼痛血液黏稠度 4.降低体温血 淋液 巴流 流动 动
结缔组织伸展性
神经传导速度
体温
.
细胞增代加谢 需氧增量加 血管扩张 毛细增血加管通透性 血液降黏低稠度 血液增流快动 淋巴增流快动 结缔增组强织伸展性 神经增传快导速度 体温上升
.
46
操作方法
热水袋 烤灯
湿热敷 热水坐浴
干热法
湿热法
.
47
烤灯的使用
【目的】消炎、镇痛、解痉、促进创面干燥结痂、保护 肉芽组织生长
.
48
烤灯的使用
【操作步骤】 -核对,评估 -暴露患处,体位舒适 -调节灯距、温度 灯距为30~50cm,温热为宜 -前胸、面颈照射 应戴有色眼镜或用纱布遮盖 -时间 20~30min -观察 效果与反应 -用物处理 -记录 部位、时间、效果、反应
-冷觉感受器 位于真皮上层,比较集中于躯干 上部和四肢,数量较温觉感受器 多4~10倍
-温觉感受器 位于真皮下层 -疼痛感受器
.
4
㈡效应
生 理 冷热应用可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 效 应 且用冷产生的效应与用热产生的效应相对
继发 效应
持. 续用冷或用热1h后,将出现短暂的与生 理效应相反的作用
• 时间适宜:20-30min/次 • 反复使用:中间休息1h
.
24
温水拭浴或乙醇拭浴
- 【注意事项】
5.观察 局部皮肤情况及患者反应寒颤、面色苍白、脉
搏、呼吸异常 ,应立即停止,并及时与医生联系,
对症处理
6.乙醇拭浴禁用于新生儿、血液病者 及对酒精过敏者
7.总时间不超20分钟
8.禁忌部位
.
25
温水拭浴或乙醇拭浴
头部置冰袋,足底置‘热水袋
.
26
温水拭浴与床上擦浴的区别
.
37
并发症:局部冻伤的表现
❖ 冻伤的局部组织皮肤颜色发生改变,表现为 局部皮肤发红、青紫或苍白,伴水肿,感觉 麻木或丧失。严重者造成局部皮肤颜色变黑, 僵硬,甚至发生肌肉、神经受损、组织坏死 等。 (摘自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
.
38
冻伤的处理
❖ (1)一旦发生局部冻伤,即应停止冷敷,轻者给 予局部保暖复温,重者遵医嘱对症处理。
【目的】头部降温,预防脑水肿 注意:用冷时间不超过30分钟,以防发生继 发效应。
维持肛温在33℃左右,不可低于30℃, 以防心室纤颤等并发症发生。
.
35
冷湿敷(冰水)
【目的】降温、止血、消炎、止痛 【操作前准备】
-评估患者并解释 -护士自身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
36
冷湿敷
【操作步骤】 -核对 -患处准备。受敷部位涂凡士林,上盖一层纱布 -敷布 浸透,拧敷布 至不滴水 -时间 每3 ~ 5 min 更换一次敷布, 持续15~20 min -观察 效果与反应 -用物处理 -记录 部位、时间、效果、反应
.
17
一、冷疗法
❖ 冷疗的禁忌部位
-枕后、耳廓、阴囊处:以防冻伤 -心前区:以防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心房或心
室纤颤、房室传导阻滞 -腹部:以防腹泻 -足底:以防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或引
起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
.
18
一、冷疗法
❖ 方法
-冰袋的使用(the use of ice bags) -冰帽的使用(the use of ice caps) -冷湿敷(cold moist compress) -温水拭浴(tepid water sponge bath) 或乙醇拭浴(alcohol sponge bath) -其它 (1)化学致冷袋(chemo refrigeration bag) (2)冰毯机(ice blanket machine)
增增加增加加 增增加增加加 扩扩张扩张张 增增加增加加 降降低降低低 增增快增快快 增增快增快快 增增强增强强 增增快增快快 . 上上升上升升
用用冷用冷冷
减减少减少少 减减少减少少 收收缩收缩缩 减减少减少少 增增加增加加 减减慢减慢慢 减减慢减慢慢 减减弱减弱弱 减减慢减慢慢 下下降下降降 6
㈠ 冷疗法的作用
.
19
温水擦浴或乙醇擦浴(物理降温 法)
【目的】为高热患者降温 【健康教育】
-解释全身降温的目的、作用及方法
-说明注意事项及应达到的治疗效果
【操作前准备】
-评估患者并解释
-护士自身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
20
温水拭浴或乙醇拭浴
【操作步骤】评估,了解患者身体状况,了解病情(酒 精过敏、血液禁止乙醇擦浴)、意识状态、体温;了 解病人皮肤对冷刺激耐受程度、自理及合作程度
减少增 减少增 收缩扩 减少增 增加降 减慢增 减慢增 减弱增 减慢增 下降7 上
㈡ 热疗法的作用
生理效生应理效应
1.促进浅表炎症消散细胞细代胞谢代谢
和局限
需氧需量氧量
2.减轻深部组织充血 血管血管
3.缓解疼痛
毛细毛血细管血通管透通性透性 血液血黏液稠黏度稠度
4.保暖
血液血流液动流动
淋巴淋流巴动流动
.
40
二、热疗法
❖目的
1.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局限 -炎症早期用热,促进炎性渗出物的
吸收与消散 -炎症后期用热,使炎症局限
.
41
二、热疗法
2.减轻疼痛 使肌肉松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减少肌肉痉挛、僵
硬,关节强直所致疼痛。 3.减轻深部组织充血 4.保暖与舒适 -适用于年老体弱、早产儿、危重、末梢循环不良者
❖ 1)Ⅰ度冻伤保持创面干燥、保暖,数日可愈; ❖ 2)Ⅱ度冻伤可用冻伤药膏外敷后暴露,注意保暖,
严密观察局部创面的皮温、血运、色泽等变化。 ❖ 3)Ⅲ、Ⅳ度除局部创面处理外,还需全身给予抗
生素,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罂粟碱等扩张局部血管,改善微循环。
.
39
冻伤的处理
❖ (2)快速复温方法:
-核对医嘱,准备用物。
温水拭浴 32~34℃(新编临床护理常规上是 32 ~36 ℃)
乙醇拭浴 30℃,25% ~35%乙醇,200~300ML
冰袋置头部,热水袋置足底
-擦浴方法 大毛巾垫拭浴部位下,小毛巾缠成手
套状,离心方向擦拭,最后大毛巾擦干
.
21
-擦浴顺序
(1)协助病人脱去上衣,露出一侧上肢,以离心方向擦拭: 近侧颈部侧面 上臂外侧 手背 侧胸 腋窝 上臂内侧 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