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束法空中三角测量N
近似 低 快
低精度测图加密和提供平差初始值
三种区域网平差方法的比较
航带法区域网平差:数学模型是航带坐标的 非线性多项式改正公式,“观测值”是自由航带 中个点的摄影测量坐标,平差单元为航带。整体 平差未知数是各航带的多项式系数。显然,这种 平差方法的特点未知数少,解算方便和快速,但 精度不高。所谓的观测值——自由航带坐标并不 是真正的原始观测值,故彼此并不独立,因此, 它不是严密的平差方法。目前主要用于为严密 平差提供初始值和小比例尺低精度加密点位。
光束法:以共线条件方程为平差数学模型,平差单 元为单个光束,每张影像的像点坐标为原始观测值, 未知数是各个影像的外方位元素和所有待定点的地 面坐标。 解法严密,误差方程直接对原始观测值列出, 能最方便地顾及影像系统误差影响。不足之处,光 束法区域网未知数多、计算量大,计算速度也相对 较慢。
三种方法比较
六、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精度
理论精度
0
V PV r
T
m x 0 (Q xx ) ii
Q11 Q12 Q Q22 1 Qxx N 21 Qt1 Qt 2
Q1t Q2t Qtt
X
( X 控-X 摄 ) 2 nX (Y控-Y摄 ) 2 nY ( Z 控-Z 摄 ) 2 nZ
五、传统摄影加密的
• 航带法 计算/量测独立模型 光束法
航线构成
解求航线的非线性 改正参数
计算/量测航线 独立模型法 初步航带平差 航带法 区域网平差
• 独立模型法 解求模型的相似变 换参数 • 光束法 解求像片的外方位 元素及物点坐标
原理: 严密
精度: 高 速度: 慢 应用:高精度定位测定
四、两类未知数交替趋近法
如果已知地面点的坐标,则有式(1):
v x a11X s a12 Ys a13Z s a14 a15 a16 lx v y a21X s a22 Ys a23Z s a24 a25 a26 l y
假如,像点的系统误差改正数为:
x f1 ( x, y) y f 2 ( x, y)
是x,y的函数?
则在误差方程式中,将x加上Δx,y加上Δy,即可消去系统 误差对观测值的影响。
利用附加参数的自检校区域网平差
二、基本思想:
这时,误差方程式变为:
vx a11X S a12 YS a13Z S a14 a15 a16 a11X a12 Y a13Z x ( x观 x计 ) v y a21X S a22 YS a23Z S a24 a25 a26 a21X a22 Y a23Z y ( y观 y计 )
V At Bx l
法方程
AT PA T B PA
T A PB t A Pl T T B PB x B Pl T
三、误差方程式与法方程式的建立
改化法方程
[ AT PA ( AT PB )(B T PB ) 1 ( B T PA)]t AT Pl ( AT PB )(B T PB ) 1 ( B T Pl )
实际精度
Y Z
利用附加参数的自检校区域网平差
一、问题的由来
1、实验结果表明,进行了像点系统误差改正后,平差 结果仍不能达到预期的精度。什么原因? 2、由于像点系统误差的复杂性和预改正方法的近似 性,单靠预改正仍有较大的系统误差残留,使平差的 数学基础—共线条件方程不成立。怎么解决? 3、解决方法: 试验场检校法:实验室检校不能代表获取影像的过程,可 用真实飞行条件下的试验场检校法,由大量地面控制点求得补 偿系统误差参数,随后在保证摄影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用这组 参数补偿和改正区域网平差中的系统误差。 验后补偿法 自检校法
2 2 2 2 2 2 2 2
y
共有12个参数
1 a 9
5 8 b
3 7 4 x
2
6
利用附加参数的自检校区域网平差
五、 平差结果评价 自检校区域网平差是在解析摄影测 量平差中补偿系统误差的最有效方法。
只要信噪比大于 0.8,即系统误差 与偶然误差相比不是太小,均可用带 附加参数的自检校平差。
将每个立体像对进行像对定向和模型连接构 建自由航带网,利用航带中的控制点及相邻 航线间的公共点对航线进行绝对定向以求得 每一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和加密点的地面坐 标,以此作为未知数的近似值。
三、误差方程式与法方程式的建立
误差方程
vx vy x x x x x x x x x X s Ys Z s X Y Z x 0 x X s Ys Z s X Y Z y y y y y y y y y X s Ys Z s X Y Z y 0 y X s Ys Z s X Y Z
一、基本思想与内容
原理图
二、像片外方位元素和地面点坐标近似值的确定
xf a1 ( X X s ) b1 (Y Ys ) c1 ( Z Z s ) a3 ( X X s ) b3 (Y Ys ) c3 ( Z Z s )
a2 ( X X s ) b2 (Y Ys ) c2 ( Z Z s ) yf a3 ( X X s ) b3 (Y Ys ) c3 ( Z Z s )
利用附加参数的自检校区域网平差
三、 基本解算过程
法化后有:
A PAX A PL
T T
T T T T A1 P1 A1 A1 P1 A 2 A1 P1 A 3 X1 A1 P1L1 T T T T A 2 P1 A 3 X 2 A 2 P1L1 P2L 2 A 2 P1 A1 A 2 P1 A 2 P2 T T T A T P A A P A A P A P X A P L P L 3 1 1 3 1 2 3 1 3 3 3 3 1 1 3 3
如果每张影像的外方位元素已知,则有式(2):
v x a11X a12 Y a13 Z l x v y a21X a22 Y a23 Z l y
在光束法区域网平差中,地面待定点坐标和每张影像的外 方位元素均是未知的,采用交替趋近时,则认为它们均为已知 。首先利用地面点的近似坐标为已知值,则可按式(1)求出每 张影像的外方元素;然后,利用外方位元素的新值代入到式(2 )计算每点的地面坐标,直到外方位元素的改正值和待定点坐 标的改正值均小于某个限值为止,迭代结束。
V A1X1 A2 X2 A3X3 L
利用附加参数的自检校区域网平差
三、 基本解算过程
在实际平差中,我们将控制点和像点改正数都看作是期 望值为零的观测值,并单独列出有一定权的误差方程式。即
V1 A1X1 A 2 X2 A3 X3 L P1 V2 V3 X2 X3 P2 P3 V1 A1X1 A 2 X2 A3X3 L1 P1 V2 V3 X2 L 2 P2 X3 L3 P3
利用附加参数的自检校区域网平差
二、基本思想:
采用一个用若干附加参数描述的像点系统误差模型, 在区域网平差的同时解求这些附加参数,进而达到自动 测定和消除像点系统误差的目的。
原始误差方程式为:
vx a11X S a12 YS a13Z S a14 a15 a16 a11X a12 Y a13Z ( x观 x计 ) v y a21X S a22 YS a23Z S a24 a25 a26 a21X a22 Y a23Z ( y观 y计 )
进一步表示为:
V1 V V 2 V3
V AX L
A1 A 2 A 3 A 0 I 0 0 0 I L1 L L 2 L 3
P
P1 P P 2 P3
数学模 型 航带 法 非线性 多项式 改正公 式 共线方 程式 空间相 似变换 平差单元 整个航带 观测值 未知数
自由航带中 各航带的多 各点的摄影 项式改正系 测量坐标 数 各片的外方 位元素和待 定点坐标
光束 法 独立 模型 法
每张像片相 像点坐标 似投影光束 单元模型
模型点坐标 各模型空间 相似变换参 数
1 A
×
B
5
×
C
9
×
13 D E
17
像片外方位元素未知数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 ×
2 F
× × ×
6 G
× × ×
10 H 11 M
× × ×
14 I
18 J 19 O
× ×
转 置 对 称 项
3 K
7 L
15 N
4
8
12
16
20
1,2,…,20 待定点名 A,B,…,O 像片名 平高地面控制点
光束法空中三角测量
主要内容
一、光束法区域网空三的基本思想与流程 二、像片外方位元素和地面点坐标初始值的确定 三、误差方程式与法方程式的建立 四、两类未知数交替趋近法 五、三种区域网平差方法的比较 六、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精度分析
一、基本思想与内容
基本思想
以一幅像片组成的一束光线作为一个平 差单元,以中心投影的共线方程作为平差的 基础方程,通过各光线束在空间的旋转和平 移,使模型之间的公共光线实现最佳交会, 将整体区域最佳地纳入到控制点坐标系中去 ,从而确定加密点的地面坐标及像片的外方 位元素。
独立模型法平差:该方法源于单元模型空间相似变换的思 想。利用由像片坐标解析相对定向求出的或用模拟测图仪 量测的独立模型坐标,通过各单元立体模型在空间的旋转、 平移和缩放,以使得模型公共点有尽可能相同的坐标,并 通过地面控制点使整个空中三角测量网最佳地纳入规定的 坐标系中。从这个思想出发,独立模型法区域网平差的数 学模型是单元模型的空间相似变换公式,观测值是计算或 量测的模型坐标,平差单元为独立模型,未知数是各模型 空间相似变换参数共7个,此外未知数还有加密点的地面坐 标。因此整区的未知数要比航带法区域网多得多。但是如 采用乎高分求的办法.其解算所占有的内存和计算时间要 比光束法区域网少得多。这种方法是一种相当严密的平差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