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PPT课件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PPT课件
见连续稳定的气泡,胸腔引流腔的水封管内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 ☺ 移动患儿离床或更换引流瓶时,需两把血管钳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
13
三、妥善固定
☺ 使用Ω固定方法进行二次固定,再将留有足够长度的引流管固 定在床缘上
☺ 病人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并保持密闭
14
四、保持引流管通畅
☺ 水封瓶液面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 ☺ 避免引流管打折、受压、阻塞、滑脱 ☺ 定时挤压引流管,30-60min 1 次
纹等。
18
请在此输入您的副标题
血性
正常胸液
乳糜胸
19
六 拔管指征
引流量逐渐变少且颜色变浅
A
24h引流量不超过5ml/kg,脓液24h小于10 ml
B
胸片提示肺扩展良好,患儿无呼吸困难等症状
水柱波动在0.2-0.5cm以内或不波动
20
七 脱管处理
胸腔内滑脱
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 毒处理后用敷贴封闭伤口,立 即通知医生,必要时重新置管
17
★ 色、质、量的观察
☺ 开胸术后病人引流液的颜色、性质的变化为: 由深红色(血性)→淡红色(淡血性)→淡黄色(浆液性)
☺ 术后引流量一般在1-3ml/(kg.h), 若连续3h引流量超过4-5ml/(kg.h), 颜色为鲜红色或红色,易凝固,提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
心外科术后
警惕心包填塞:
气急、面色苍灰、心动过速、CVP上升、动脉血 压下降、脉压差减小、尿量减少、末梢发绀花
23
24
胸腔积液
脓液积聚的最 低位
脓胸
10
4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11
一、体位管理
☺ 术后常置病人予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 ☺ 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
除,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
12
二、保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
☺ 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避免漏气或脱落 ☺ 水封管要没入水中2-3㎝,连接负压吸引器者(-2KPa),负压连接腔可以看
接腔处导管, 通知医生后重新连接
21
5
健康教育
22
健康宣教
☺ 床上翻身、坐起等活动时要注意保护引流管,避 免滑脱、打折、扭曲
☺ 下床活动时保持引流瓶处于引流口以下,防止滑 脱。教会家长脱管的应急措施;
☺ 鼓励患儿和家长参与疼痛管理 ☺ 肺不张患儿练习深呼吸,吹气球等,促进肺复张 ☺ 合理休息,加强营养的摄入
及平衡胸膜腔内压力,避免纵隔移位。
4
胸膜腔有关知识
1.胸膜腔是由脏胸膜与壁胸膜之间形成的封闭腔隙 2.胸腔内呈负压,正常平静呼吸时
吸气为-0.8~-1.0kpa(-8~-10cmH2O) 呼气时-0.3~-0.5kpa (-3~-5cmH2O) 胸膜腔负压是维持肺气体交换的重要条件!
5
2
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及原理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心胸外科监护室
1
CONTENTS
目 录
1 胸腔闭式引流的定义 2 胸腔闭式引流的装置及原理 3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安放位置 4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5 健康宣教
2
1
胸腔闭式引流的定义
3
胸腔闭式引流的定义
☺ 是指将引流管置于胸膜腔内,连接一个密闭式的引流装置。 ☺ 目的是引流胸膜腔内的液体、气体,重建胸膜腔内的负压,使肺复张,以
15
五、观察和记录
引流口周围皮 肤,有无红、 肿、热、痛等
感染征象
水柱波动范围 及水封瓶内有
无气泡溢出
每h观察并准确 记录引流液色、
质、量
隔日更换水封 瓶,并记录24h
引流量
16
★ 几种常见异常水柱波动分析
☺ 水柱与水平面静止不动:提示水柱上的管腔有漏气,使之与大气相通或管 道打折、受压
☺ 水柱在水平面上静止不动:多提示肺已复张,胸腔内负压建立 ☺ 水柱在水平面下静止不动:提示胸腔内正压,有气胸 ☺ 水柱波动过大:超过6~10cmH2O,提示肺不张或残腔大 ☺ 深呼吸或咳嗽时水封瓶内出现气泡:提示有气胸或残腔内积气多
6
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胸腔闭式引流管 水封瓶
7
胸腔闭式引流——原理
当胸膜腔内因积液或
积气形成高压时,胸
膜腔内的液体或气体
可排至引流瓶内
A
B 胸膜腔内恢复负压时,水 封瓶内的液体被吸至引流 管下端形成负压水柱,阻 止空气进入胸膜腔
8
3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放置
9
锁骨中线第2肋 间
气胸
腋中线或后线第 7、8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