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讲义(wrod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讲义(wrod版)

课时1 三角形
【知识框架】
【知识点&例题】
知识点一: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边关系: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例1:下列各组数分别是三根木棒的长度,能用它们摆成三角形的是( )
A 、3 cm , 4 cm ,8 cm
B 、8 cm ,7 cm ,15 cm
C 、5cm , 5cm ,11cm
D 、13 cm ,12 cm , 20 cm
理论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应用:(1)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 (2)已知两边,求第三边范围
【变式一】若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6cm 和10cm ,则它的第三边长不可能为( )
A 、5 cm
B 、8 cm
C 、10 cm
D 、17 cm 例2:一个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5和3,第三边的长是整数,且周长是偶数,则第三边的长是( )
A 、2或4
B 、4或6
C 、4
D 、2或6
【变式一】(1)已知一个三角形两边长为5和7,则周长l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2)周长为12,且三边长都是正整数的三角形有__________个。

【变式二】若a ,b ,c 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化简 :b a c a c b c b a +-+--+-- .
知识点二:三角形的特殊线段
例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都是线段
B、三角形的三条高中至少有一条在三角形内部
C、只有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的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D、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内部
例4:如图,AD是△ABC的中线,已知△ABD的周长为25cm,AB比AC长6cm,则△ACD的周长为cm.
【变式一】(1)如图,在△ABC中,∠B=40°,∠C=80°,AD⊥BC于D,且AE 平分∠BAC,求∠EAD的度数.
(2)上题中若∠B=40°,∠C=80°改为∠C>∠B,其他条件不变,请你求出∠EAD与∠B、∠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知识点三:三角形的分类
例5:若△ABC三边长分别为m,n,p,且0
|2=
+)
(,则这个三角形
-
m
|n
-
p
n
为()
A、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变式一】已知a,b,c为△ABC的三边且(a-b)(b-c)=0,则△ABC为()A、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例6:如图,△ABC中,AB=AC,∠BAC=120°,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B 上一点且BD=BE,求∠ADE的度数.
【变式一】如图,△ABC中,AB=5、AC=6,BD、CD分别平分∠ABC与∠ACB,过D作直线平行于BC,交AB、AC于E、F,求△AEF的周长.
例7:如图,若△ABC是等边三角形,AB=6,BD是∠ABC的平分线,延长BC 到E,使CE=CD,则BE=()
A.7B.8C.9D.10
【变式一】如图,在等边△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B上,且BD=AE,AD与CE交于点F.
(1)求证:AD=CE;
(2)求∠DFC的度数.
知识点四:三角形内角和与外角和
1、1平角等于180º;1周角等于360º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3、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90º
【三角形】
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为180º
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多边形】
内角和:n 边形内角和等于)((3n 180)2-n ≥⋅ο
外角和:360º
【探究】
1、从n 边形1个顶点可以引出(n -3)条对角线,把n 边形分成(n -2)个三角形。

2、n 对角线
2
)
3(n -n 条对角线(理解:n 个顶点,有n(n -3)条对角线,其中每条对角线都重复一次)
例8、如图,在锐角△ABC 中,CD ,BE 分别是AB ,AC 边上的高,且CD ,BE 相交于一点P ,若∠A =50°,则∠BPC =( ) A .150° B .130° C .120° D .100°
分割成(n-2)个三角形求内角和
n 个平角-内角和
【变式一】如图,已知△ABC为直角三角形,∠C=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C,则有∠1+∠2=()
A.90°B.135°C.270°D.315°
例9: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540︒,则这个多边形是( )
A.四边形B.五边形C.六边形D.七边形【变式一】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A.4B.5C.6D.7
例10、如图,已知90130100
AB ED C B E D F
∠=︒∠=∠∠=︒∠=︒
∥,,,,,求E
∠的大小.【变式一】如图,在△ABC中,已知点D,E,F分别为边BC,AD,CE 的中点, 且S
△ABC =4cm2,则阴影部分BEF

的面积等于()
A.2cm2B.1cm2C.1
2
cm2D.
1
4
cm2
F
E D
C
B
A
A
练习1
1、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
A.正方形
B.长方形
C.梯形
D.直角三角形
2、如图所示,直线a∥b,点B在直线b上,且AB⊥BC,∠1=55°,则∠2的度数为()
A.35° B.45° C.55° D.125°
3、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900°,则这个多边形是()
A.五边形 B.六边形 C.七边形 D.八边形
4、DE∥BC,CD是∠ACB的平分线,∠ACB=60°,那么∠EDC=______度.
5、已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3∶5,求这三个内角的度数
6、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一腰上的中线BD将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6两部分,求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及底边长.
7、如图,过等边△ABC的边AB上一点P,作PE⊥AC于E,Q为BC延长线上一点,且PA=CQ,连PQ交AC边于D.
(1)求证:PD=DQ;
(2)若△ABC 的边长为1,求DE 的长.
8、如图,△ABC 中,△A=1000,BI 、CI 分别平分△ABC ,△ACB ,则△BIC= ,若BM 、CM 分别平分△DBI ,△ECI 的外角平分线,则△M=
9、如图所示,称“对顶三角形”,其中,△A +△B =△C +△D , 利用这个结论,完成下列填空.
① 如图22题(2),△A +△B +△C +△D +△E = . ② 如图22题(3),△A +△B +△C +△D +△E = .
③ 如图22题(4),△1+△2+△3+△4+△5+△6= . ④ 如图22题(5),△1+△2+△3+△4+△5+△6+△7= .
1
2 B A
E
C D
M I。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