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企业职业化团队建设探讨

某企业职业化团队建设探讨

企业职业化团队建设研究--XX外贸企业探讨一、绪论 (3)1.1研究目的及背景 (3)1.1.1关于职业化 (3)1.1.2职业化团队的重要性 (4)1.1.3职业化团队建设在我国的必要性 (10)1.1.4职业化团队XX外贸企业的重要性 (11)1.2主要研究内容 (13)1.3主要研究方法 (13)二、职业化团队概念及内涵 (14)2.1职业化的概念 (15)2.1.1 职业化的定义 (15)2.1.2 职业化素质的构成 (17)2.1.2 职业化表现形式 (20)2.1.3 职业化素质的冰山模型 (21)2.2 职业化团队的概念及内涵 (23)2.2.1 成功团队的要素 (24)2.2.2 什么是职业化团队 (25)2.2.3 职业化团队的角色管理 (26)2.1.4职业化团队的主要特点 (27)三、XX外贸企业职业化团队建设现状 (28)3.1 XX外贸企业职业化团队建设的现状 (28)3.1.1企业概况 (28)3.2 XX外贸企业的发展方向 (29)3. 3 XX外贸企业职业化团队建设 (29)3. 4业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30)3.4.1 管理层定位不明确,缺乏团队精神与职业化素养 (30)3.4.2企业员工自身定位不明确,缺乏合作 (31)3.4.3企业制度有待提高 (33)四. XX外贸企业职业化团队建设改进研究 (33)4. 1加快管理层职业化素质培养 (33)4.1.1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对团队的组织文化具有高度认同感。

(34)4.1.2 统一的声音和节奏,统一的团队。

(34)4.1.3,必须具有高度的自我管理和自我领导的意识。

344.1.4团队范的建立,合理授权。

(35)4.1.5强化团队的协作精神 (37)4. 2加快员工职业化素质培养 (37)4.2.1严格自我管理.有效利用时间。

(38)4.2.2实施计划控制,推行目标管理。

(39)4. 2.3加强教育培训 (39)4.2.4突出职业道德 (40)4.2.5增强职业独立性 (40)4.2.6推行职业资格认证 (40)4.2.7培养职业精神 (41)4.2.7加强专业能力训练 (41)4. 3完善改进企业制度 (41)4.3.1推进职业标准化建设 (41)4.3.2搭筑改善创新平台 (42)4.3.3实现高效的沟通 (43)4.3.4设计有效的团队绩效评估及激励薪酬计划 (43)4.4.5坚持实施考核评价 (46)4.4构建特色企业文化 (46)4.5xx外贸企业化团队的建设和管理 (47)4.3.1 职业化团队建设 (47)4.5.2 XX外贸企业职业化团队管理方法拟采用 (53)五、xx外贸企业改进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61)六结束语 (64)参考文献: (65)一、绪论1.1研究目的及背景1.1.1关于职业化香港经盛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陈育辉先生在《嘉木——职业化,首先要忠诚自己》一文中把职业化解释得最为精练,“职业化,老板用打工的心态决策,老板不要做员工的事情。

员工用老板的心态打工,员工不要想老板的事情。

”腾驹达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景素奇先生认为:“我认为职业化就是职业素养的专业化,职业化分二个部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意识,三者中最难做到的就是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在职业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职业化是一个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必然产物、在传统社会中每个人都是多面手什么工作都能做,但劳动生产率不高,职业分化的主要用途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它使得人们在单位时间可以做得更多、更好技艺也更精通。

1.1.2职业化团队的重要性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无论对每一个企业,每一个经理人,每一个员工来讲,竞争无处不在。

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之下,中国企业与世界上先进企业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

而据《美国经济周刊》调查表明,95%的公司主管认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因素是,缺乏职业化程度高的经理人和员工。

目前中国企业的效率是美国的l/25,日本的1/26,差距是人的差距,制度制定的再完美,没有职业化队伍去贯彻执行无异于一堆废纸。

为此,海尔集团领导人张瑞敏特别重视对员工的职业化教育。

他认为,企业要靠无形资产来盘活有形资产,而盘活人的关键是铸造企 I 文化,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自2008年以来,由于受国家对外贸优惠政策的取消或减少,美国次贷危机, 世界性通货膨胀,贸易保护主义等国内、国外因素的影响,导致美元的走弱和人民币升值;从而进一步引发了国际石油、钢材等原材料价格的飙升,以及融资成本、用工成本、节能减排成本等的不断增加,使我国不少外贸企业陷入了困境。

在如此严峻的生存环境下,各外贸企业依据不同的行业特点都在寻求摆脱困境的途径。

虽然有诸如加速创新,大力发展高科技企业,加大品牌力度,实施品牌战略,以及政府辅之以相关经济政策等种种措施,但实施的根基都是需要一个职业化的高绩效团队去带领公司脱困而出。

中国的外贸企业要想这场金融危机的洗礼中,变“危”为“机”并成为一流的企业必须要推行职业化管理,这是企业生存的基础。

职业化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只有拥有高度职业化精神和高度职业化素质的员共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

职业化同时也是一种管理制度。

也就是说,职业化是指企业依靠法治而非人治来解决企业内部问题,依照程序和运作而不是感情来维持企业运作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管理人员行为职业化训练有利于提升公司形象中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 (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土如果您不是在 网站下载此资料的, 不要随意相信. 请访问cnshu, 加入必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成可编辑的doc或ppt格式现代公司的运营及管理,首先表现为管理人员的行为及行为所产生的结果,管理人员的职业化行为有利于提高运营及管理效率,是公司价值增长的保证措施之一。

管理人员行为职业化,有利于把公司运营及管理纳入到公司规章制度框架中,保证公司有序参与市场竞争,合法合规的运营及发展。

在规范科学的制度框架中,约束和强制管理人员遵守公司制度通则和行为通则,可使管理人员行为职业化,以推动并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

管理人员的行为职业化可向外界传递一些重要的信息,比如,公司的管理规章制度是科学合理的,公司组织文化能够渗透到每位员工的思想意识和职业行为中去,所以,管理人员的职业行为有利于提升公司整体形象。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保证管理人员在规范和提升自我行为过程中,自动实现行为职业化训练。

管理人员行为职业化训练可通过改善管理人员的心智模式,而影响其行为方式,并通过其行为方式的改变,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从而推动公司整体运营效率的提高。

管理人员的行为职业化不是与生俱来的,行为职业化是一个学习、适应、潜意识化的过程,需要后天的培养和训练。

应通过制度化的程序和规范化的模式进行行为理念和行为意志的再造;通过理念和意志的再造,使得行为规则和行为模式符合职业化要求,同时也符合公司管理规章制度的要求。

管理人员的行为可具体细分为言谈、举止、做事态度、管理风格、组织能力;行为职业化则要求上述行为要素符合职业习惯和职业制度的要求。

管理人员行为职业化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本身是一种机制,通过开展宣传教育、交流学习、在职培训、脱产培训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培育和改变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使其符合公司制度通则和行为通则的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由一系列理念、原理、制度、规章、程序、方法组成的系统。

该系统在制定和完善的过程中,应把管理人员行为职业化训练纳人其中,并指导该项训练在符合公司制度通则的前提下有步骤地开展和实施。

管理人员行为职业化训练过程的实现,需要一系列的内外部支持条件。

管理人员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公司制度,构建制度框架。

先由管理人员构架一个框架,具体的通则要通过由下及上的反馈机制来完成。

公司管理人员要在员工的监督和建议下遵守公司制度,让公司制度充分发挥作用。

管理人员的行为不仅要符合公司的制度通则和行为通则的要求,而且还要符合社会公德和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

技术人员行为职业化训练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技术人员是运用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判断、想象力,通过技术应运于生产过程的方式而为公司创造价值的群体,技术人员是提升公司价值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骨干力量;其行为创造的公司价值可以量化为公司利润的增加额,其行为的规范化、科学化、效率化、制度化是公司能否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技术人员行为的态度、方式、习惯是公司组织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司组织文化具体化于技术应用过程的外在表现。

技术人员行为职业化训练是一种程序化的制度,应通过对技术人员具体应用技术水平和创新技术能力的整个流程环节进行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改善技术研发、应用的运营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技术人员的行为职业化训练首先要改善技术人员的思维方式,进而引导其行为方式符合公司制度通则和行为通则要求。

技术人员行为职业化训练是对技术人员职业行为进行科学、严格的约束和指导,训练的目的是技术人员在从事技术研发、应用、改良、创新过程中,让自己的行为、态度、方式、风格、习惯符合公司制度通则和行为通则要求。

技术人员的行为可具体细分为思维方式、设计逻辑、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

行为职业化要求技术人员遵守公司制度通则和行为通则。

技术人员行为职业化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本身是一种机制,通过开展宣传教育、交流学习、业余培训、在职培训、脱产培训等方式,影响技术人员的行为方式和态度,使其行为达到公司制度及规则要求的行为标准。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一个由一系列有机组成部分联系在一起的系统,该系统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把技术人员行为职业化训练纳入其中,并指导该项训练在公司制度保证的前提下有步骤地进行。

技术人员行为职业化训练需要一系列的内外部支持条件和环境氛围,这些条件和环境氛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技术人员积极主动地接受并支持自身的行为职业化训练,上级和同事都对其职业化行为给予肯定和认可,公司对具有良好行为记录的技术人员给予优惠政策和丰厚奖励。

普通员工行为职业化训练直接影响公司的价值实现公司具体操作性和耗力性的工作主要是由普通员工完成,普通员工工作在公司一线,可运用行为习惯、行为经验、行为程序来完成某一项具体的任务和工作。

没有普通员工参与公司价值的创造,公司的战略目标就不能实现。

普通员工是将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人力资本转化为公司价值的传递者,其行为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人力资本价值实现程度的大小有直接影响。

普通员工行为的方式、态度与习惯,是公司组织文化的基石,也是公司组织文化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普通员工行为职业化训练是一种规范的程序和制度,通过科学、规范的训练,使得普通员工具备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职业行为修养和职业行为理念,进而引导普通员工行为符合公司价值最大化的总体目标要求,实现普通员工个人价值和公司价值的统一普通员工的行为职业化训练是对普通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科学、合理的制度化和潜意识化的约束,训练的目标是确保普通员工职业行为符合公司制度通则和行为通则要求,使其行为的态度、方式、习惯、风格符合业务流程操作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