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精选练习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各题。
小岛失踪之谜①20世纪90年代第一个春天,一个自称地质学博士名叫哈斯顿·舒尔茨的人,在柏林向记者们发表了一番惊人的讲话:“我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证据,证实外星人每年都从地球上盗走15~20个位于南太平洋的小岛。
”他还说:“这些被盗走的岛屿都是无人居住的,但有人居住的岛屿被盗也只是时间问题。
”②那么,为什么外星人要盗走小岛呢?舒尔茨认为,外星人要研究地球,他们肯定会收集我们的土样。
而盗走整个岛屿,不仅能够得到土样,而且还能得到更多的研究对象,比如上千种小动物和微生物等。
③事情果真是这样的吗?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经过多年周密的研究作出了科学的回答。
④南太平洋上有些小岛确实发生过神秘失踪的情况。
不过,造成小岛失踪的并不是什么外星人,而是一种巨大的星鱼。
⑤星鱼就是我们熟悉的海星,属于棘皮动物。
它们通常有5个腕足,但也有10个、13个、16个、20个甚至45个的。
⑥生活在南太平洋中的巨大的星鱼,直径超过1米,样子就像一只大圆盘。
它们的身体四周长有16条攫取食物用的腕足,每条腕足上都布满了毒刺。
当它们游动时,就像一只旋转的盘子,因而被当地的人们戏称为“水中飞碟”。
这种星鱼以珊瑚和珊瑚礁为口粮,而且胃口极好,一条星鱼一昼夜能够吃掉2平方米面积的珊瑚礁。
因此,当它们对珊瑚礁小岛群起而攻之时,常常会使那些小岛在不长的时间内瓦解消失。
有一些大的珊瑚岛则因为根部被咬断而成为无根之岛,在强大的海流冲击下,漂离了原来的位置。
澳大利亚科学家在空中拍摄到的一系列照片显示,有些海岛竟漂离原来位置好几海里呢!⑦原来,巨大的星鱼才是造成南太平洋上有些小岛神秘失踪的罪魁祸首。
1.提出自己的疑问(至少一处),写在文中相应位置上。
2.边默读边作批注(不少于三处),批注在文中相应位置上。
3.根据文章内容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哈斯顿·舒尔茨发表的“外星人每年都要从地球上盗走15-20个位于南太平洋的小岛”的论断是错误的。
(_____)(2)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经过不到一年的研究就揭开了小岛失踪之谜。
(_____)(3)“星鱼”,顾名思义,就是只有5个腕足,像五角星一样的鱼。
(_____)4.结合文章内容解释“罪魁祸首”的意思。
罪魁祸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短文围绕“小岛失踪之谜”讲了哪几方面内容,试着给短文分段,用“△”标在段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写出第1-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事情果真是这样的吗?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经过多年周密的研究作出了科学的回答。
”这样写好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童年的馒头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
那时候,妈妈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
我在五里外的村小学上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锅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妈妈起早摸黑地耕地,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
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
我兴冲冲地对妈妈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妈妈一个,妹妹一个,我一个。
妹妹笑了,妈妈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馍。
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有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回家的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的叫声。
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的那个。
三两口下区,嘴里没有品出味来,馒头已不见。
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
怎么办?干脆,把妈妈的那个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
妈妈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稀粥吗?她说过,他不喜欢麦粑呀!……等我回到家,呆呆地看着手中的空空的荷叶,里面连馒头屑也没有了。
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
妈妈笑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家来了!”妈妈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带回来了!你看嘛——”妈妈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的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二丫娘看看我,我慌乱地点点头……那天晌午,妈妈把馒头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吗!”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联系上下文揭示下列词语的意思。
苦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伎重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是以(_________)为线索安排材料的。
3.文中的“我”其实是个懂事的孩子,请用事例简要说明。
(至少三个)(1)(2)(3)三、快乐阅读。
观潮(节选)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_______________,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_______________,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_______________,变粗,_____________。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______________,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将选文内容补充完整。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________:形容水天共融的景象。
(2)________:指水势壮阔的样子3.由“从远处传来”可以看出作者是按_____________的顺序观察浪潮的;由“往东望去”可以看出,大潮是从_____________(方向)来的,由“闷雷滚动”和“一条白线”可以看出,作者主要是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描写大潮的。
4.理解下面句子。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这句话运用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突出了钱塘江大潮__________的气势。
5.读了文段请你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钱塘江大潮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内阅读。
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
”巫婆叫徒弟把那个打扮好的姑娘领了来。
西门豹一看,女孩儿满脸泪水。
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说完,他叫卫士架起巫婆投进了漳河。
1.对文中画线句理解正确的是()A.西门豹真的认为这姑娘不漂亮,要为河伯送一个漂亮的.B.西门豹既相信河伯会娶媳妇,又要救这个姑娘,只好拖延时间。
C.这是西门豹的计谋,借机为民除害,教育人民,破除迷信。
2.联系全文想想,西门豹破除迷信妙在哪里?()(多选)A.安排周密B.乔装打扮C.假戏真做D.讲究策略3.你觉得西门豹是个什么样的人?()(多选)A.足智多谋B.讲究策略C.相信科学D.迷信五、课外阅读母爱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我们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
这里,每人每天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
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渴啊!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
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急刹车戛然而止....。
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它都不肯挪动半步。
五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
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这头老牛这样倔强。
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
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的悲壮。
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
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
”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正好三斤,放在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
不远处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
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
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
20世纪末的一个晚上,当我从电视里看到这让人揪心的一幕时,我想起了幼时家里的贫穷困窘,想起了劳作的苦难的母亲,我和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一样,流下了滚滚热泪。
1.联系上下文语境,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戛然而止:_____________②贪婪:_____________2.文中依次写了三个感人的情节,分别是:老牛__________,强忍鞭打执意索水,护犊饮水母子情深。
3.请从文中摘抄最使你感动并且最能表现老牛母子情深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画线句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它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5.本文对你有什么启迪?请你谈一点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6.假如你是运水战士,你会甘受处分而给老牛半盆水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六、课外阅读心灵创可贴佚名离吃晚饭还有很长时间,可是妈妈已经在厨房里忙开了,苏茜奇怪地问:“妈妈,你在做什么呀?”“我在帮邻居史密斯太太烤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