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5年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

2005年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

山西农业大学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考试试卷(B 卷) 考试科目 普通植物病理学 考试时间 05.7.8 考试方式 闭卷成绩一、 名词解释(20分) 1 原核生物的“属”和“种” 2 同宗配合和异宗配合 3 病症和病状 4 子实体和子囊果 5 单分体病毒和多分体病毒 二、判断题(10分)(正确的划“√” ,错误的划“×” ) 1.植物病害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得病植物有一个持续的病理变化过程。

( ) 2.所有的病原物都是寄生物。

( ) 3.所有真菌的细胞壁主要组分都为几丁质、营养体均为单倍体。

( ) 4. 缺素症状的出现与元素的生物学功能和在植株体内运转的方式有关。

( ) 5.Virus 、Viroid 和MLO 都是非细胞生物。

( ) 6.子囊壳和假囊壳外形相似,但其发育来源不同。

( ) 7. 卵菌纲的真菌其细胞壁成份为纤维素,体细胞核为二倍体。

( ) 8.测定原核生物DNA 中的G+Cmol%具有属和种一级分类价值。

( ) 9. 植物病毒大都是系统性侵染,在寄主体内的分布是均匀的。

( ) 10. 病原细菌的分类地位与其侵入途径、蔓延部位及症状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 ) 三、填空题(10分) 1. 真菌的分类鉴定主要依据其 性状,其繁殖的方式大多为 ,其侵入寄主的途径有 。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密封线内不准答题-------------------------------------------------------------2.细菌的分类鉴定主要依据其性状,其繁殖的方式为,其侵入寄主的途径有。

3.病毒的分类鉴定主要依据其性状,其繁殖的方式为,其侵入寄主的途径是。

4.Peronospora和Sclerospora属于亚门的纲目,其分属依据为;Erysiphe为亚门的纲目的典型代表属,这一类病原菌的分类依据为。

5.植物生病后所表现的病态称为植物病害的。

6.在各类病原物中,诱发植物病害种类最多的是。

7.原核生物界可分为四个门,植物病原细菌主要属于门,细菌的一般形状有,植物病原细菌的形状为状。

四、简述题(40分)1.病毒区别于其它生物的特征有哪些?2.比较植物病原细菌和菌原体的主要特点。

3.简述植物病害的“病害三角”关系。

4.简述担子菌亚门中的锈菌目和黑粉菌目真菌的主要区别。

5.鞭毛菌亚门分为几个纲?简述每个纲中真菌的共同特征。

6.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种属分类鉴定中的性状和特征。

7.简述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主要病原物有那些? 其各自分类鉴定的主要依据、侵染途径及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8.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的区别和联系。

五、综述题(15分)(任选1题)1.详述真菌子实体的概念及其所包含的类型。

2.植物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有何本质区别?原核生物包括哪些类群?2005年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答案(B卷)一、名词解释(20分)1.原核生物的属和“种”:原核生物的属是由一个模式种和一些性状与模式种类似的群体组成的。

原核生物的“种”是由一个模式菌株为基础,连同一些具有相同性状的菌系群共同组成的群体。

2.同宗配合和异宗配合:单个菌株就可以完成有性生殖的称为同宗配合。

而单个菌株不能完成有性生殖,需要两个性亲和菌株共同生长在一起才能完成有性生殖的称为异宗配合。

3.病症和病状:病症是植物发病部位所长出的病原物的营养体或繁殖体。

病状是植物体本身的形态变化。

4.子实体和子囊果:子实体是真菌的产孢机构。

子囊果是指由菌丝形成的能够产生子囊的,具有一定形状的子实体。

5.单分体病毒和多分体病毒:单分体病毒指整个遗传信息存在于一条核酸链上,包被在一种粒体中的病毒。

多分体病毒是指含多组分基因组的病毒。

二、判断题(10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植物病害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得病植物有一个持续的病理变化过程。

(√)2.所有的病原物都是寄生物。

(×)3.所有真菌的细胞壁主要组分都为几丁质、营养体均为单倍体。

(×)4.缺素症状的出现与元素的生物学功能和在植株体内运转的方式有关。

(√)5.Virus、Viroid和MLO都是非细胞生物。

(×)6.子囊壳和假囊壳外形相似,但其发育来源不同。

(×)7. 卵菌纲的真菌其细胞壁成份为纤维素,体细胞核为二倍体。

(√)8.测定原核生物DNA中的G+Cmol%具有属和种一级分类价值。

(√)9. 植物病毒大都是系统性侵染,在寄主体内的分布是均匀的。

(×)10. 病原细菌的分类地位与其侵入途径、蔓延部位及症状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三、填空题(10分)1.真菌的分类鉴定主要依据其形态学性状,其繁殖的方式大多为产孢,其侵入寄主的途径有直接侵入、自然孔口、伤口。

2.细菌的分类鉴定主要依据其生理生化特性、血清学及培养性状,其繁殖的方式为裂殖,其侵入寄主的途径有自然孔口、伤口。

3.病毒的分类鉴定主要依据其生物学特性和生理生化性状,其繁殖的方式为复制,其侵入寄主的途径是微伤。

4.Peronospora和Sclerospora属于鞭毛菌亚门的卵菌纲霜霉目,其分属依据为孢囊梗及分枝状况;Erysiphe为子囊菌亚门的核菌纲白粉菌目的典型代表属,这一类病原菌的分类依据为闭囊壳内子囊数目及附属丝形态。

5.植物生病后所表现的病态称为植物病害的症状。

6.在各类病原物中,诱发植物病害种类最多的是真菌。

7.原核生物界可分为厚壁菌门、薄壁菌门、软壁菌门、疵壁菌门四个门,植物病原细菌主要属于厚壁菌门、薄壁菌门门,细菌的一般形状有球状、杆状、螺旋状,植物病原细菌的形状为杆状状。

四、简述题(40分)1.病毒区别于其它生物的特征有哪些?病毒区别于其它生物的主要特征有:①病毒是个体微小的分子寄生物,其结构简单,主要由核酸及保护性衣壳组成;②病毒是严格寄生性的一种专性寄生物,其核酸复制和蛋白质全盛需要寄主提供原材料和场所,按它们寄主的不同,病毒可分为寄生植物的植物病毒、寄生动物的动物病毒以及寄生细胞的噬菌体等。

2.比较植物病原细菌和菌原体的主要特点。

植物病原细菌有壁,多数非专性寄生,通过自然孔口、伤口侵入,症状有腐烂、坏死、萎蔫等,有菌脓。

(3分)菌原体无壁,专性寄生,对四环素敏感,通过叶蝉等造成的微伤口侵入,系统侵染,症状丛枝、畸形、黄化等。

(3分)3.简述植物病害的“病害三角”关系。

“病害三角”是指有病原生物、寄生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引起病害的观点,也称为“病害三要素”。

病害三角在植物病理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分析病因、侵染过程和流行,以及制订防治对策时,都离不开对病害三角的分析。

4.简述担子菌亚门中的锈菌目和黑粉菌目真菌的主要区别。

黑粉菌与锈菌的主要区别是,锈菌的冬孢子萌发产生的先菌丝内产生横隔特化为担子;担子有4个细胞,每个细胞上产生1个小梗,小梗上着生单胞、无色的担孢子;担孢子释放时可以强力弹射;黑粉菌的冬孢子是从双核菌丝体中的中间细胞形成的,担孢子直接着生在先菌丝(没有小梗)的侧面或顶部,成熟后也不能弹出。

5.鞭毛菌亚门分为几个纲?简述每个纲中真菌的共同特征。

鞭毛菌亚门根据游动孢子鞭毛的数目、类型及着生位置等特征,分为根肿菌纲、壶菌纲、丝壶菌纲和卵菌纲。

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根肿菌纲:游动孢子前端有两根长短不等的尾鞭。

壶菌纲:游动孢子后端有一根尾鞭。

丝壶菌纲:游动孢子前端有一根茸鞭。

卵菌纲:游动孢子有一根尾鞭和一根茸鞭。

6.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种属分类鉴定中的性状和特征。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种属分类鉴定的性状和特征:形态特征和培养性状:菌体形状与大小、鞭毛、荚膜、芽孢、在固体和液体培养中的形态特征和色素的产生。

生理生化性状:革兰氏染色反应和抗酸染色反应等;细胞壁结构与组分,色素和毒素的生化性状、抗原性、代谢类型、对碳源、氮源和大分子物质的利用能力与分解产物等。

遗传性状:DNA中G+C%、寡聚核苷酸序列、以及DNA-rRNA杂交的同源性等。

7.简述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主要病原物有哪些? 其各自分类鉴定的主要依据、侵染途径及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真菌分类鉴定依据其形态学,侵染途径有直接侵入、自然孔口、伤口,主要传播途径是气流;细菌依据形态、染色反应、生理生化特性、血清学反应、培养性状,通过自然孔口、伤口侵入,雨水传播;病毒依据生物学特性、生理生化特性,通过微伤侵入,介体传播。

8.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的区别和联系。

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的关系密切,非侵染性病害使植物抗病性降低,利于侵染性病原的侵入和发病;同样,侵染性病害有时也削弱植物对非侵染性病害的抵抗力。

区别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时,应该明确非侵染性病害的主要特点是:①没有病征。

但是患病后期由于抗病性降低,病部可能会有腐生菌类出现。

②田间分布往往受地形、地物的影响大,发病比较普遍,面积较大。

③没有传染性,田间没有发病中心。

④在适当的条件下,有的病状可以恢复。

在遇到新病害或难于区分的病害时,应采用柯赫法则证明病害是否有侵染性。

五、综述题(15分)(任选1题)1.详述真菌子实体的概念及其所包含的类型。

真菌子实体是指真菌的产孢机构。

其所包含的类型有:无性子实体有:孢囊束、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座和孢子囊。

有性子实体有:子囊盘、子囊壳、闭囊壳和子囊腔等。

2.植物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有何本质区别?原核生物包括哪些类群?原核生物是指含有原核结构的单细胞生物,一般是由细胞膜和细胞壁或只有细胞膜包围的单细胞微生物。

它的遗传物质(DNA)分散在细胞质中,没有核膜包围,没有明显的细胞核。

细胞质中含有小分子的核蛋白体(70S),但没有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

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放线菌及无细胞壁的菌原体等,通常以细菌作为原核生物中有细胞壁类群的代表,以菌原体或螺原体作为无细胞壁但有细胞膜类型的典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