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人体内超氧离子的除去方法的探究

对人体内超氧离子的除去方法的探究

对人体内超氧离子的除去方法的探究
超氧离子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氧化性强,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

根据研究,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自身去除超氧离子的能力逐渐下降,因而造成人体的衰老。

我对抑制人体衰老的方法产生了兴趣,因此选择了此题。

本文将主要讨论人体内超氧离子的一些相关背景以及其去除的方法。

一、超氧离子在人体内的作用机理
自1900年,摩西•冈伯格在密歇根大学发现了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和证实的自由基——三苯甲基自由基以来,人类对自由基的理解与研究在一天天地发展着。

接下来就浅谈一下超氧离子在人体内的作用机理及其危害。

需氧生物细胞中含有特异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酶——SOD。

1968年,Mc Cord 和Fridovich发现SOD,在研究它的生物学作用的过程中,发现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并由此提出了氧毒性的超氧化物自由基学说,一石激起千层浪。

可以说,是SOD 的发现直接导致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氧毒性理论的提出。

根据此理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本身、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衍生物等都具有细胞毒性。

就目前看来,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引起的疾病有:肺气肿、肺型氧中毒、自身免疫性疾病、老年白内障、辐射病等等。

二、去除人体内超氧离子的方法
通过对众多文献的查找,我找到了许多有去除超氧离子的作用的物质,它们大多是通过研究植物体和生物体去除超氧离子机理而发现和提取的,我将这些物质整理如下:(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去除超氧离子
诞生于1990年的明星产品大宝SOD蜜护肤品正是运用的这一原理,其广告语所称“经常使用大宝SOD蜜,能延缓皮肤衰老”,在理论上,也并不无道理。

但是,SOD成分是否真的能被肌肤良好吸收,进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2)黄酮类化合物去除超氧离子
人们观察到中草药的抗氧化作用,近年来相关研究逐渐引起重视。

天然中草药中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有芦丁、槲皮素、柚皮苷、桑色素、粗毛豚草素、橙皮苷等等,对它们清除O2-的研究相对较多,其中前三种清除O2-的能力较强。

(3)稀土元素去除超氧离子
随着稀土这一微量元素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对稀土离子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作用逐渐关注起来。

研究发现稀土硝酸盐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具有相似的性质,对肾上腺素自氧化生成的O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体系中稀土硝酸盐的浓度与其对O2-的抑制率之间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以稀土元素为主要成分的面膜,但还未得到广泛的普及。

(4)人参皂苷去除超氧离子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纷纷对人参进行一系列研究。

其中一项为人参皂苷,实验表明,人参皂苷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另外人参水提液也引起学者们的兴趣。

许多爱美人士都会经常性食用人参相关的产品,来延缓衰老,保持青春,市面上也出现
了许多含人参成分的美容护肤产品,均受到追捧。

(5)余甘果粗提液去除超氧离子
余甘果具有保健作用和药用价值,为进一步开发和充分利用余甘果的价值,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余甘果是否含有清除O2-的酶类物质。

通过临床研究表明,余甘果粗提液能抑制肾上腺素自氧化,且含有能清除O2-物质的活性。

(6)菜籽多酚与Vc去除超氧离子
自2002年以来,对菜籽多酚抗氧化能力的相关研究表明菜籽多酚在体内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研究表明,在化学模拟体系中,菜籽多酚与维生素C均能起到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且菜籽多酚、Vc及菜籽多酚与Vc的混合物清除O2-都不呈剂量—效应关系。

经过对市场上商品的研究,我发现,实际上,这些对去除超氧离子的方法的研究大都已经有了广泛的实际应用。

但如上所列举的最后两种尚未有成型的产品,可见,科学研究成果与应用成果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障碍的,期望科研成就能最终真正地造福人类。

三、总结与展望
超氧离子虽然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活性氧,但是超过正常的浓度范围是,它的强氧化性对人体具有较强的毒害作用,它是人类衰老的主要原因。

虽然现在的实验研究已经比较成熟,相应的产品也已经得到广发的应用,但目前的去除方法都是集中在如何对抗它的强氧化性,有没有可能从另外的角度去解决这一问题?保留它的氧化性而避免它对细胞膜,对DNA的伤害,让我们能利用它的氧化性。

也许关于超氧离子的更多奥秘,还有待我们去发现。

参考文献:
[1] 邵勇,宋俊峰.超氧阴离子[J].化学通报,2001年03期
[2] 刘占才,牛俊英.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对生物体的作用机理研究[J].焦作教育学院学报,2002-11-15.
[3]姜招峰,何湘平,刘传缋,杨翰仪.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对大鼠脑皮层神经细胞的损伤作用[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2001-09-15.
[4]李文杰.超氧化物歧化酶在治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所引起的疾病及抗衰老上的应用[J].中国药学杂志, 1989-07-08.
[5] 刘峥,李巍,魏席.一种检测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的方法:, CN104165877A[P],2014.
[6] 张芸, 宋艳霞.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人体的关系[J].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4.
[7] 卢尔文,解兵.超氧化物歧化酶在不同血型、性别人体内含量的初步探讨,1992.
[8] 塑尘蕉,乐敏,王荷英.细胞释放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组织蛋白酶D活力随增龄的变化,1996.
[9] 胡琪深,峋心铭.短跑与中跑运动员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及活性初探,1991.
[10] 李永利, 张焱.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SOD活性[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0, 10(6):673-673.
[11] 邹国林, 桂兴芬, 钟晓凌,等.一种SOD的测活方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的改进[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986(4).
[12] 桂兴芬, 阎家麒, 朱建梅. 几种改进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比较[J].中国兽医科技, 1993(1):23-24.
[13] 刘凤书,侯开卫,李绍家,杨臣武,赵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199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