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口统计台帐填写说明

人口统计台帐填写说明

第二部分:《人口统计台帐》填写说明一、《总人口登记册》(一)人口计划生育统计对象:计划生育统计对象为本区域具有中国国籍的常住人口,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军人以及其它保密单位内的有关人员除外。

常住人口包括:1、居住在本地,户口在本地的人;2、居住在本地,户口待定的人;3、居住在本地,离开户口所在地半年以上的人;4、户口在本地,离开本地不足半年的人;根据我省实际和本次信息采集的要求对居住在本地,无我国国籍且与我国公民有婚姻、生育的人员也列入统计对象。

按此规定,《总人口登记册》上所登记的也必须是以上各类人员。

对流动人口,流入地、流出地同时登记。

在初次登记时“居住本地”人员包含就医、旅游、探亲、访友、出差等原因临时离开本地的人口。

通过相关部门信息,发现在本地出生,户口和现住地都不在本地的人口也要进行登记。

(二)台帐填写要求:1、填写前,要依据本村(居)委会户口进行逐一登记填写,要求一户一册(不够另续页),做到村(居)委会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逐户、逐人、逐项详细询问登记上册。

2、已婚育龄妇女的婚姻状况、怀孕史、避孕史应直接询问本人,不便公开的应予保密。

3、填写时要使用钢笔填写,书写字迹要清楚工整,不得潦草模糊,册卡的姓名要相同,不得用同音字,户编号、序号和年月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三)填写说明:1、户编号:户编号一般是在登记结束后装订成册时,按住户或登记习惯顺序排列,户编号必须是6位数,前3位是村(居)民小组码,从001号开始编号,一村(居)民小组一号,不得重编或漏编。

后3位数为该户在村民小组的流水号,户流水号必须从001号开始编号,一户一号,不得重编或漏编,常驻人口最多可编码到899户。

对居住在本地,离开户口所在地半年以上的人(流动人口)户编号以9开头(如本地有3户流动人口户编号为□□□901;□□□902;□□□903)。

流动人口、常住人口以户主界定。

对流动人口集中的单位(超出99户),可报县(市、区)级批准后单独编小组码,并注明。

2、表头:填写乡(镇)、村(居、社区)委会、村(居)民小组名称。

⑴序号:序号设2位数,必须按顺序编号,不得跳号或重号,不满十位数的,前面补0。

填写本户各人的自然顺序号,01号必须填写户主。

⑵姓名:填本人学名或现用名。

⑶与户主的关系:如果是户主,与户主的关系填写为户主;其他人根据与户主的具体关系来填写。

如: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妻子、弟弟、妹妹、长子、次子、长女等等(一户只能一个户主;第一人必须填户主)。

⑷性别:填男或女(对无法界别的以公认或自报为准)。

⑸民族:按国家标准的56个民族名称填写。

对外籍人员填写国籍(外籍指与我国居民通婚和所生育的子女,无我国国籍的人员,其民族、户口性质均填国籍)⑹出生年月:填写公历年月。

如:1940年5月出生,则填写为:1940.05。

⑺身份证号码:按本人身份证填写,只能有15位或18位。

⑻户口性质:按户籍制度改革以前的户口性质分别填写“农业户口”或“非农业户口”、其他(特指户口待定人员,包括军转、劳改释放人员、出生未落户、毕业返乡未落户等),无我国国籍的人员填写国籍。

⑼户口所在地:本人户口所在,填写到村(居)民委员会,户口所在地和本人居住地一致的人可填写“本地”,居住地和户口所在地不一致的人特别要注意填写。

⑽文化程度:填大学以上(包括博士、硕士毕业生或在读)、大学、大专、中专、高中、初中、小学、文盲、在读、学龄前等。

注意:“文化程度”对大学及大学以下在读人员均填“在读”。

⑾就业情况:对15至64周岁人口填写,1、城镇人口填写:在业、待业、无业、自由职业、离退休;2、农村人口填写:务农、经商、无业(农业人口,本人在乡不从事任何劳动)、打工(交替就业,则以在一年中从事何种职业为主)。

对15周岁以下和64周岁以上人员不填,在读人员不填。

⑿婚姻状况: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五种婚姻状况。

即未婚、初婚、再婚、复婚、离婚、丧偶(包括事实婚姻)。

⒀初婚时间:指第一次结婚时间(包括事实婚姻),凡是婚姻状况一栏填初婚、再婚、丧偶的都要填第一次结婚年月。

⒁健康情况:以本人自叙和日常了解情况填写,分为健康、残疾(办理过残疾证或目视有明显残疾)、不健康(重大慢性病影响工作、生活)。

人员变动情况:指登记以后发生的出生、死亡、迁入、迁出、流入、流出,在登记前发生的增减变动不填,登记时要填家庭实有人口情况。

⒂“变动原因”填出生、死亡、迁入(婚入、工作调入、劳改释放、抱捡养、转业、毕业、其他迁入(购房迁入、投亲靠友等))、迁出(婚出、入伍、入学、入狱、工作调出、走遗失、其他迁出(购房迁出、投亲靠友等))、流入(务工经商、随同流入、其他)、流出(务工经商、随同流出、其他)等。

⒃“变动时间”填出生、死亡、迁入、迁出、流入、流出的年月。

⒄备注:填写需要说明的有关情况。

如已婚育龄妇女退出育龄期的,在该妇女的“备注”栏填“已退出育龄期”等。

总人口登记册的登记对象是计划生育管理的基础,各种单、卡、帐、板、册必须与之相符。

二、《已婚育龄妇女卡》《已婚育龄妇女卡》是对已婚育龄妇女怀孕史、避孕史及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情况的登记,它详实地记录了该户已婚育龄妇女的总数、每个育龄妇女的生育史、避孕史及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情况,要注意的是《总人口登记册》上有几个已婚育龄妇女,《已婚育龄妇女卡》上就要相应地反映这几个已婚育龄妇女的生育史和避孕史。

它们的数据来源于报告单和相关资料。

(一)登记对象:凡是本户的已婚育龄妇女均要在此登记填写,本户无已婚育龄妇女的不必填写,一页可登记2个已婚育龄妇女,本户的已婚育龄妇女数超过2个的(主要是对于集体户),可做续页登记。

(二)填写说明:已婚育龄妇女:指15至49周岁结过婚的妇女,包括事实婚姻、法律婚姻、离婚、丧偶的在内。

1、建卡时间:填写建卡公历年月。

2、注销原因:填写退出育龄期、迁出(婚出、入伍、入学、入狱、工作、其他迁出(购房迁入、投亲靠友等))、流出(务工经商、随同流出、其他)、死亡。

3、注销时间:填写注销公历年月。

4、妇女编号:妇女编号设2位数,2位数填该妇女在家庭中的顺序号。

5、家庭现有子女数:指该家庭现生育和抚养子女数,填写该已婚育龄妇女目前存活的子女数,包括亲生、抱捡养、寄养、判随前夫或妻带入的子女数。

本项有两个格,第一格填写男孩数;第二格填写女孩数。

6、电话:填写妇女手机或者家庭的电话。

丈夫是否在本户:选择是、否打“√”。

如丈夫在本户,则继续填写丈夫在家庭中的顺序号,丈夫姓名、丈夫身份证、丈夫户口所在地不填;如丈夫不在本户,则继续填写丈夫姓名、丈夫身份证、丈夫户口所在地。

(无丈夫(离婚、丧偶)的此栏不填)。

㈠、怀孕史:填写该已婚育龄妇女历年来的怀孕情况(本次数据采集只填写2000年后有出生的人员,以后根据报告单据实变动)。

⑴怀孕时间:指怀孕开始时间,填写公历年月,如:2000年3月填写“2000.03”。

⑵政策内外:符合当地生育政策的生育行为为政策内生育;否则为政策外生育。

⑶怀孕结束时间:指本次怀孕的终止时间,包括生育、人流、自流、死产等情况发生的公历年月。

⑷怀孕结果:是指该妇女本次怀孕的最终结果。

据实选填活产、死产、人流、自然流产等。

活产:指婴儿脱离母体后有呼吸、心跳、脐带博动和随意肌抽动等其中一种生命现象的都为活产(活产后又死亡的,既要登记出生,又要登记死亡)。

⑸孩子在本户序号:所生育孩子在本户家庭中的顺序号。

⑹栏子女性别:填男或女。

⑺栏健康情况:以家人自叙和日常了解情况填写,分为健康、残疾(办理过残疾证或目视有明显残疾)、不健康(重大慢性病影响工作生活)。

⑻变动情况:孩子由该妇女生育,现孩子不在该家庭名下的原因,填写随夫落户、死亡、送养、遗弃、走失、随前夫。

⑼孩次:本妇女本次生育孩子在家庭中的孩子顺序(包括抱捡养、随前夫带入孩子)。

㈡、避孕史:填写已婚有配偶(初婚、再婚、复婚)的育龄妇女历年来的避孕情况(本次数据采集只填写现避孕情况,以后根据报告单据实变动)。

⑽避孕方法:填写避孕措施的名称。

如:男扎、女扎、放环、皮埋、避孕针、药、避孕套、使用外用避孕药、膜、栓、未避孕。

注意:一对已婚育龄夫妇同时采取两种以上避孕措施的,只能填写一种较为有效的措施。

特别提示:对离婚、丧偶人员无论现有任何避孕方法,其避孕方法均不填,只在未避孕原因栏填写离婚、丧偶。

⑾避孕时间:指避孕方法的开始年月。

如放环的就填放环手术年月,服药的就填开始服药的年月。

⑿手术地点:填做男扎、女扎、放环、皮埋等手术的受术医院或计生服务站、所名称。

⒀结束时间:指结束避孕方法的年月。

⒁未避孕原因:填离婚、丧偶、绝经、不孕症、在孕、待孕、哺乳、应避孕未避孕等。

哺乳:指产后8个月内。

在孕:正在怀孕中。

待孕:符合生育政策尚未怀孕的。

不孕症:结婚五年以上,有正常夫妻生活从未怀孕的。

注意:一个已婚育龄妇女只能选择避孕方法与未避孕原因两项中的一项填写。

㈣、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情况:1、是否出生过畸形儿:以本人自叙和日常了解情况“√”是或否(畸形儿:畸形婴儿,顾名思义就是不同于正常的婴儿,身体存在缺陷的婴儿)。

2、一孩孕前检查、二孩孕前检查;一孩补充营养素、二孩补充营养素;一孩产前筛查、二孩产前筛查;做过以上那项工作在那个项目上打“√”3、其他:本人自述,除以上内容外的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据实填写。

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背面)本表为总人口登记册的(背面),目的在于了解掌握本户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情况,本表和总人口登记册是相互关联的,只有总人口登记册中有完成了各种审批手续取得相应证件(或合同)农业人口的独生子女户(奖优免补、边疆少生快富)、农业人口双女绝育户(新农合、边疆少生快富)、生育两个女孩,采取长效措施的边疆县农业人口家庭(边疆县双女户邦扶)、农业人口夫妻依法生育子女死亡,且夫妻一方或双方年满60周岁(奖励扶助)、育龄妇女49周岁以上且独生子死亡和伤残(有残疾证且三级以上)(特别扶助)的人才能填写本表。

填写本表时,姓名、编号要与总人口登记册的姓名、编号一致,本表编号是总人口登记册家庭中的顺序号(2位)。

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表共分为六块。

以不同“线”相互区分,在第一次填写时,除国家边疆县双女户帮扶同双女绝育户扶助有重叠外,各块之间互不重叠,即填写了其中任何一块,其他为空。

以后有变动据实填写,但各块之间除国家边疆县双女户帮扶同双女绝育户扶助可能有重叠;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和享受独生子女奖励政策中的“免新农合个人承担”可能有重叠外;各块之间不还是互不重叠,即填写了其中任何一块,其他不填。

1、享受独生子女奖励政策:“===”框。

本块填写农业人口独生子女户且办理各种审批手续的家庭,包括我省“奖优免补”和国家“少生快富工程”中的独生子女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