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过滤蒸发

过滤蒸发

有白色沉淀生成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Na2SO4+BaCl2=BaSO4↓+2NaCl
想一想
为什么在加BaCl2之前,先要加几滴稀盐酸酸化?
BaCO3
AgCl
加入盐酸的目的是:
排除CO32- 、 Ag+ 的干扰
AgNO3+BaCl2=2AgCl↓+2NaNO3
Na2CO3+BaCl2=BaCO3↓+2NaCl BaCO3+HCl=BaCl2+H2O+CO2↑
称量、溶解、过滤、蒸发
称量(托盘天平)
分度盘 和指针
平衡 螺母
游码
标尺
量程只能精确到 0.1 g
溶解(搅拌)
三部曲 调零 旋转平衡螺母 使分度盘上的指针 居中 左物右码 称量纸常 用,腐蚀用烧杯, 镊子取码,左物右 码,先大后小,砝 码太大,游码上马
归位 镊子归砝码, 游分 (离固溶体液和和液不体过溶)滤性器物质。
注意三必须: * 除杂试剂要适当过量 * 通过调节所加试剂的先后顺序 * 除尽过量试剂
杂 质 加入的试剂
化学方程式
硫酸盐 BaCl2 BaCl2+Na2SO4=BaSO4↓+2NaCl MgCl2 NaOH MgCl2+2NaOH=Mg(OH)2↓+2NaCl CaCl2 Na2CO3 CaCl2+Na2CO3=CaCO3↓+2NaCl
加入除杂试剂的顺序可以是:
► 1.BaCl2→NaOH →Na2CO3 过→滤 HCl ► 2. BaCl2→ Na2CO3 → NaOH 过→滤 HCl ► 3. NaOH →BaCl2→ Na2CO3 过→滤 HCl
注意 ☆先加BaCl2溶液,后加Na2CO3溶液
☆稀盐酸过滤去掉沉淀后加入
课堂小结
余热:当容器内出现大量固体, 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防止
晶体飞溅,节约能量
冷却:蒸发皿冷却后取下,未充 分冷却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取下 放在石棉网上。
实验1-1
步骤
现象
1 溶解:(称取约4 g粗盐加到盛 有约12 mL 水的烧杯中) 边加边用
玻璃棒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
固体逐渐溶解, 溶液浑浊
2 过滤: 安装过滤装置,将烧杯中
二 过滤、蒸发
沙里淘金
想一想
铁屑和铜屑如何分离? 用磁铁将混合物中的铁屑分离出来
混合物 由不同物质(分子)组成,没有特定
的性质,没有化学式
提纯 用适当方法将混合物中杂质除去,
得到纯净的物质
分离 用适当方法将混合物中几种物质分
开,分别得到纯净的物质
纯净物 由同种物质(分子)组成,有固定性
质,有专用的化学式
2 过滤用到的仪器有哪些? 铁架台(铁圈)、烧杯、 漏斗、滤纸、玻璃棒
3 过滤操作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二低,三靠
烧杯靠在玻璃棒 上(引流)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 边缘,滤纸液面低 于滤纸边缘。
滤纸与漏斗 紧贴无气泡
漏斗颈紧靠 烧杯内壁
洗涤沉淀:蒸 馏水浸没沉淀
玻璃棒靠在 三层滤纸上
蒸发
1 蒸发适用于是分离哪种物质? 分离可溶性的固体与液体 (溶剂和溶质)。
2 蒸发用到的仪器有哪些? 铁架台(铁圈) 、酒精灯、 蒸发皿、玻璃棒
3 蒸发操作注意事项有哪些?
液量、搅拌、余热、冷却
蒸发注意事项
液量: 蒸发皿的液体大于容积的 1/3,不超过容积的2/3
搅拌: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 拌,防止液体飞溅
SO42- 的检验 检验试剂:稀盐酸和BaCl2 检验方法:(要注意排除CO32-和Ag+的干扰)
AgCl

少 量 溶
稀盐酸
除去沉淀 和气体
BaCl2溶液

CO2
出现白 色沉淀
含SO42-
化学除杂
除杂四原则: *不增(尽量不引入新杂质) *不减(尽量不损耗样品) *易分(容易分离——生成完全不溶物或气体) *复原(除去各种杂质,还原到目标产物)
洗净、晾干后加取少量颗粒至试管中,加入 盐酸有气泡产生,将生成的无刺激性气体通入澄 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32- 。
Na2CO3+HCl=2NaCl+H2O+CO2↑
CaCO3+HCl=CaCl2+H2O+CO2↑
思考与讨论
现有混有少量氯化钾的硝酸钾粉末,请参 照右图的溶解度曲线,设计实验方案提纯硝酸钾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粗盐 提存
蒸发
蒸馏
萃取
海水晒盐

海盐
岩盐

湖盐
井盐
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 子(NH4)与硫酸根 离子形成的化合物
1 粗盐是怎么得到的? 晒盐 2 粗盐中存在哪些物质? NaCl、不溶性泥沙、可溶性物质CaCl2、 MgCl2以及硫酸盐。 3 经过哪些操作能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呢?
课堂练习
3 玻璃棒在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分别有哪 些用途?
溶解操作中玻璃棒起着搅拌加速溶解的作用; 过滤操作中玻璃棒起着引流的作用; 蒸发操作中玻璃棒起着搅拌,防止液体飞溅的 作用 蒸发操作结束时玻璃棒起着移出晶体的作用。
课堂练习
2 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利用 这一性质可以检验CO32-。设计实验检验家中纯 碱(或碎大理石)中是否含有CO32-;找一些碎 玻璃或陶瓷片,洗净并晾干后,检验它们中是 否含有CO32-。
根据KNO3和KCl的 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水里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程 度不同,当降低温度时 KNO3 会 先 析 出 , 从 而 实现分离。
冷却结晶
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 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 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可分为蒸 发结晶和冷却结晶。
冷却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 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随温度 变化程度不同,通过降低温度使溶解 度先变小的结晶,从而实现混合物的 分离(如KNO3与KCl的混合物)。
分离提 纯方法
过滤
蒸发
原理
微粒大小 不同
挥发程度 不同
适用范围 主要仪器 操作
分离固体 过滤器、玻璃 一贴二 和液体 棒、烧杯 低三靠
分离溶剂 蒸发皿、酒 液搅余 和溶质 精灯、玻璃棒 冷
SO42-离子的检验:
稀盐酸酸化后(除去沉淀、气体),加入氯化钡, 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课堂练习
1 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D) A 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液体,加速过滤 B 蒸发到析出晶体时才需要用玻璃棒搅拌 C 待滤液蒸干后停止加热 D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晶体时就应停止加热
的液体沿玻璃棒倒入过滤器中, 若滤液浑浊,需再过滤一次
不溶物留在滤纸上, 滤液渗过滤纸,流 入大烧杯
3 蒸发: 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 精灯加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待出
水分蒸发,逐渐
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冷却后再取 析出白色固体
实验1-2
取实验1-1得到的盐约0.5 g放入试管中,向 试管中加入约2 mL水配成溶液,先滴入几滴稀 盐酸使溶液酸化,然后向试管中滴入几滴 BaCl2(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练习
酸用玻璃塞、碱用橡胶塞、易见光分解的物质 (AgNO3、浓硝酸、氯水)用棕色试剂瓶
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 D)
A 浓硝酸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B 汽油或煤油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C 碳酸钠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玻璃 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D 硝酸银存放在配有磨口玻璃塞的棕色玻璃 瓶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