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14.如图所示的现象或应用中,不能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解释的是( )
A. 小孔成像
B. 激光准直
C. 对镜梳妆
D. 手影游戏
15.物体从距凸透镜8cm移到距凸透镜12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cmB.6cmC.7cmD.10cm
C. 一支2B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
D. 中学生在测试800m时的速度约为10m/s
3.学生使用的橡皮,用过一段时间后,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 形状B. 质量C. 密度D. 体积
4.我国“神舟十一号”飞船入轨后,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对接形成的合体,若认为“神舟十一号”飞船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B. 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C. 用超声波加湿器湿润空气
D. 用超声波来清洁牙齿
7.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掩耳盗铃、②低声细语、③隔墙有耳、④悦耳动听、⑤震耳欲聋;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
A. ①②B. ②⑤C. ③④D. ③⑤
8.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运动时间越短的物体,其速度就越大
29.已知氧气瓶内氧气的质量为6kg,瓶的容积为0.04m3,则氧气的密度是________,用掉一半后,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_______。
30.一列火车长300m,以10m/s的速度完全通过一座隧道,需要3分钟时间,则此隧道的长度是_________米。
31.体积为15cm3,质量是27g的空心铝球,其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_cm3,若在其中空部分灌满水,则球的总质量是_______g。(ρ铝=2.7×103kg/m3)
A.由图像分析可知,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B.蜡烛处于BC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放大 实像
C.蜡烛处于AB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将蜡烛从C移动到B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增大
20.如图是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以判断( )
A. 甲物质在第4min时开始熔化
C. 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D. 同种物质 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18.如图,有四只完全相同的烧杯,各盛有质量相等的水、酱油、酒精、汽油(ρ酱油>ρ水>ρ酒精>ρ汽油),其中盛汽油的烧杯是( )
A. B. C. D.
19.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图线如图所示,图线中A、B、C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研究光源时将它分成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D. 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
12.光从空气进入圆球状小水滴,再从水滴射入空气.如图,其可能的光路是( )
A. ACDEB. ACDFC. BCDED. BCDF
13.在要光屏上得到与物体大小相等的像,应当使用()
A 凹透镜B. 平面镜C. 凸透镜D. 三种都可以
(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l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到水沸腾,如此持续3min后停止读数:
①在第6min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度应为_____℃;
时间/min
【详解】橡皮用过一段时间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和体积变小了,而密度不随形状、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故选C。
4.我国“神舟十一号”飞船入轨后,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对接形成的合体,若认为“神舟十一号”飞船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A. 地球B. 月球C. 太阳D."天宫二号”
【答案】D
【解析】
二、填空题
22.古筝是通过琴弦________而发声的。演奏时,分别拨动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古筝就能发出_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的声音。
23.填上合适的单位:①一瓶酒的质量是500____;②一卡车煤的质量是4_____。
2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m/s.从地面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约需2.6s,则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km.
B. 乙物质的熔化过程用了6min
C. 乙物质的熔点是80℃
D. 甲物质是非晶体
21.甲、乙两个物体的m-V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比乙的密度大
B. 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1:2
C. 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体积之比是4:1
D. 若甲、乙的质量之比为3:2,则体积之比为3:4
25.如图是一束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的光路,MN和PQ为界面或法线,∠1=∠4=∠6=30°,则图中______为法线;入射光线是_________,反射角大小为_________,折射角大小为_________。
Hale Waihona Puke 26.小付买了一盒“雪月饼”,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月饼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干冰”.回到家中,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干冰”在_____过程中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成了小雨滴.(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34.小明同学为了测量盐水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____________处,横梁静止时,指针位置如甲图所示,为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端移动;
(2)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86g,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____cm3;
27.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三个人,除他自己外,另外的两个人一个是由于光的___形成的影子,另一个是由酒面_____形成的像.
28.竖直放置 平面镜高2米,宽1米,小明身高1.6米,站立于镜子正前方1米处,他在镜中的像与人距离为_____米,像高______m,若他远离平面镜10m后,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分析】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说明它是运动的,如果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说明它是静止的.
A. 地球B. 月球C. 太阳D."天宫二号”
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吹口哨是声带振动发声的
B. 我们可能听不到正在振动的物体发出的声音
C. 声音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D. 高架桥两侧有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6.下列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A. 西瓜是否成熟可以用手轻敲
10.下列自然现象中,吸收热量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B. 夏天,露珠晶莹
C. 秋天,薄雾缥缈D. 冬天,瑞雪纷飞
11.以下研究方法与研究通过乒乓球跳动的高度反映出振幅的大小的方法相同的是( )
A. 研究影响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采用控制钢尺长度不变来控制音调
B. 通过蜡烛火焰的情况来判断声音是否可以传递能量
(3)实验中蜡烛在原来的位置越烧越短,则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___________(选填“往下移”、“不变”或“往上移”);
(4)上图中(蜡烛在15cm刻度线处)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蜡烛适当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
(5)保持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小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住凸透镜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八年级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大河东流B.泊船靠岸C.火箭升空D.花香四溢
2.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18℃
B. 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3)将量筒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空烧杯中,把烧杯放在调好的天平左盘中,当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时,天平再次平衡,则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g,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4)在交流讨论中,小红同学认为小明测得的盐水密度值偏小,其原因是______。
B. 通过路程越长的物体,其速度就越大
C. 运动越快的物体,其速度就越大
D. 通过路程越短的物体,其速度就越大
9.“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节选自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请你指出包含了凝华这种物态变化的一项是( )
A. 风雨送春归B. 飞雪迎春到C. 已是悬崖百丈冰D. 犹有花枝俏
A.烛焰的上半部分,亮度变暗B.烛焰的下半部分,亮度变暗
C.完整的烛焰,亮度变暗D.完整的烛焰,亮度不变
四、计算题
36.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杯总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量杯的质量;
(2)液体的密度;
37.某空烧杯的质量为100g,在烧杯内装满水,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600g,将质量为400g的金属块浸没在烧杯内水中,等停止溢水后再次测得烧杯、金属块和剩余水的总质量为950g。(ρ水=1.0×103kg/m3)求:
35.小明用如图所示 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处:
(1)实验时,应调节烛焰、凸透镜与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_____;
(2)当装置如上图所示时,光屏应该在_______区域内移动(选填“Ⅰ”或“Ⅱ”),烛焰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是倒立的、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当烛焰向右移动10cm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