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浙江省“一河(湖)一策”编制指南(试行)1 总则1.1 编制目的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落实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治水工作的若干意见》(浙委办发〔2017〕12号),进一步落实河长制工作,特制定《浙江省“一河(湖)一策”编制指南》(试行)。
1.2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县级及以上级别的领导担任河长的河道(或湖泊),县级以下河道(或湖泊、小微水体)可参照执行。
1.3 编制主体××河“一河(湖)一策”实施方案应由河长牵头组织联系部门和相关部门编制。
1.4 编制原则因地制宜:各地在方案编制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河道现状及前期治理完成情况,治理项目、对策、措施要与当地实际情况相适应。
问题导向:对照河长制六大任务和河道存在的问题,提出2.1水环境污染仍然较为严重水质虽然总体较好,但仍有部分河段污染严重,如××,水质类别为×,主要污染物是××。
水功能区达标率不能满足要求,现状为××%,要求为××%。
饮用水源地水质不能稳定达标,具体情况为××。
2.2污染源仍需整治沿河两岸仍有工矿企业污水直排入河或不达标排放,重点为××类型的企业;农业面源污染面广量大(具体情况),农药使用等仍然超标,畜禽养殖污染较重,沿线×km内养殖场××家,污水粪便未经处理排放;沿线城镇生活污水虽然已经采用纳管处理,但还存在着雨污未分流、管道老化失修等问题;城镇污水处理厂规模不能满足要求,排放标准不高。
2.3岸线管理与保护仍需加强目前已划定管理范围的河道××km,划定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的水利工程××处,仍有××km河道未进行管理范围划界。
水利工程标准化建设还需要加强。
2.4水资源保护工作需进一步深入××水功能区监督管理能力有待加强;××饮用水源地存在着面源污染,水质有富营养化趋势;××河段生态需水满足程度不够,在干枯季节容易出现断流现象。
2.5水生态修复工作需要重视区域内部分区域存在着水土流失问题,如××河的××段水土流失严重;××河段淤积严重,淤积量大约为××万m3(根据实际情况表述);××河段现状防洪能力不达标;××河段岸坡不稳定。
2.6执法监管能力有待提升河道管理范围内仍存在违法违章搭建,有××处违法建筑;仍存在非法排污、设障、捕捞、养殖、采砂、围垦、侵占水域岸线等现象,如××河道。
河道巡查力度仍不够,执法能力有待增强,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升。
3 总体目标到2017年底,全面剿灭劣Ⅴ类水体。
到2020年,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以上,地表水省控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达到××%以上;县级及以上河道管理范围划界××km,完成重要水域岸线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区域内××%以上水利工程达到标准化管理,新增水域面积××km2;全面清除河湖库塘污泥,有效清除存量淤泥,建立轮疏工作机制,新增河湖岸边绿化××km,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km2;严厉打击侵占水域、非法采砂、乱弃渣土等违法行为,加大涉水违建拆除力度,实现省级、市级河道管理范围内基本无违建,县级河道管理范围内无新增违建,基本建成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实现河湖水域不萎缩、功能不衰减、生态不退化。
4主要任务4.1水污染防治4.1.1工业污染治理一是大力开展铅酸蓄电池、电镀、制革、印染、造纸、化工等六大行业的整治,提出防止水污染的治理措施,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二是着力解决辖区内沿河两岸的酸洗、砂洗、氮肥、有色金属、废塑料、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的污染问题。
三是全面排查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标注污染隐患等级,引导转型升级,实施重点监控。
四是开展对水环境影响较大的低、小、散落后企业、加工点、作坊的专项整治。
五是切实做好危险废物和污泥处置监管,建立危险废物和污泥产生、运输、储存、处置全过程监管体系。
六是开展河湖库塘清淤(污)工程。
具体目标可表述为:×月×日前完成整治各类污染企业×家;×月×日前制订《××河工业污染防控应急方案》。
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水污染。
对沿岸的各类工业集聚区开展专项污染治理。
一是集聚区内工业废水必须经预处理达到集中处理要求,方可进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二是新建、升级工业集聚区应同步规划、建设污水、垃圾和危险废物集中处理等污染治理设施。
三是2020年底前,无法落实危险废物出路的工业集聚区应按要求建成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安装监控设备,实现集聚区危险废物的“自产自消”。
具体目标可表述为:×月×日前××园区内企业必须达到治理目标要求;×月×日前制订出台《××工业区危险废物处置管理规定》。
实施重点水污染行业废水深度处理。
对沿岸的重点水污染行业制订废水处理及排放规定,各厂制订一厂一策,行业主管部门在深度排查的基础上建立管理台账,实施高密度检查,明确各项治理和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严管重罚,杜绝重污染行业废水未经处理或未达标排放河道。
具体目标可表述为:×月×日前出台《××企业重点水污染行业废水处理规定》。
4.1.2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制订实施沿岸城镇污水处理厂新改建、配套管网建设、污水泵站建设、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等设施建设和改造计划。
积极推进雨污分流、全面封堵沿河违法排污口。
积极创造条件,排污企业尽可能实现纳管。
对未纳管直接排河的服务业、个体工商户,提出纳管或达标的整改计划。
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新改建工作。
一是实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提标改造,以城镇一级A标准排放要求做好新建污水厂建设和老厂技术改造提升。
二是到2020年,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
对照目标,按河道范围和年度目标分解任务,制订建成区污水收集、处理及出水水质目标,并建立和完善污水处理设施第三方运营机制。
三是做好进出水监管,有效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出厂水达标率。
做好城镇排水与污水收集管网的日常养护工作,提高养护技术装备水平。
四是全面实施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制度,依法核发排水许可证,切实做好对排水户污水排放的监管。
五是工业企业等排水户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向城镇污水管网排放污水,并符合排水许可证要求,否则不得将污水排入城镇污水管网。
具体目标可表述为:××市完成×个乡镇(街道)的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开展××个城市居住小区生活污水零直排整治。
×月×日前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家,完成提升改造×家;×月×日前制订方案印发实施。
做好配套管网建设。
一是开展污水收集管网特别是支线管网建设。
二是强化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污水截流、纳管。
三是提高管网建设效率,推进现有雨污合流管网的分流改造;对在建或拟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要同步规划建设配套管网,严格做到配套管网长度与处理能力要求相适应。
具体目标可表述为:××年底,新增城镇污水管网××km以上。
××镇级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提高至××%以上。
×月×日前完成污水收集管网×m,其中支线管网×m;×月×日前完成旧城区污水纳管×m2;×月×日前完成雨污合流管网分流改造×m。
推进污泥处理处置。
建立污泥的产生、运输、储存、处置全过程监管体系,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应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禁止处理处置不达标的污泥进入耕地。
非法污泥堆放点一律予以取缔。
具体目标可表述为:××年底前,建成××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和造纸、制革、印染等行业的污泥处置设施。
×月×日前制订《××河道污泥处理处置工作方案》。
加大河道两岸污染物入河管控措施。
重点做好河道两岸地表100米范围内的保洁工作:一是加强范围内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堆积物等的清运和清理;二是对该范围内的无证堆场、废旧回收点进行清理整顿;三是定期清理河道、水域水面垃圾、河道采砂尾堆、水体障碍物及沉淀垃圾;四是加强船舶垃圾和废弃物的收集处理;五是在发生突发性污染物如病死动物入河或发生病疫、重大水污染事件等,及时上报农业畜牧水产、卫生防疫和环保等主管部门;五是受山洪、暴雨影响的地区,要在规定时间内及时组织专门力量清理河道中的垃圾、杂草、枯枝败叶、障碍物等,确保河道整洁。
具体目标可表述为:×月×日前制订《××河道保洁工作方案》。
4.1.3农业农村污染防治防治畜禽养殖污染。
一是根据畜禽养殖区域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双控制”制度以及禁养区、限养区制度划定两岸周边区域畜禽养殖规模。
二是有计划、有步骤发展农牧紧密结合的生态养殖业,减少养殖业单位排放量。
三是切实做好畜禽养殖场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消纳,做好处理设施的运行监管。
四是以规模化养殖场(小区)为重点,对规模化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对中等规模养殖场进行设施修复以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再提升。
具体目标可表述为:×月×日前完成规模化养殖场标准化改造×家,完成中等规模养殖场技术提升×家。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一是以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和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目标,切实提高农田的相关环保要求,减少农业种植面源污染;二是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在政策上鼓励施用有机肥,减少农田化肥氮磷流失;三是推广商品有机肥,逐年降低化肥使用量。
四是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引导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切实降低农药对土壤和水环境的影响。
实现化学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五是健全化肥、农药销售登记备案制度,建立农药废弃包装物和废弃农膜回收处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