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锚索)框架梁高边坡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三门峡至淅川高速公路灵宝至卢氏段公路工程二册二分册路基、路面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二、工程概况1、工程地形地质条件长链K43+590—K43+698,长链K44+104—K44+232,长链K43+880—K44+085右侧挖方边坡位于河南省卢氏县官道口镇百间房、上杨湾村,最大开挖高度20m,属土质+岩质边坡,勘察区地质为单斜岩层构造,表层第四系覆盖层较薄。
长链K41+600—K41+910段位于秋凉河村,勘察地质0-5.1m为褐黄土,5.1-32.6米为强风化安山玢岩,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岩体及破碎。
2、设计内容①长链K41+600.81—K41+910右侧边坡设计为5级:第一级边坡坡率为1:0.75,长度309米,防护措施是锚杆框架梁植草;第二级边坡坡率为1:0.75,长度为283米。
防护措施是锚杆框架梁植草,三、四级坡率为1:1,防护措施为锚索框架梁,长度为5428米,五级坡率为1:0.75均实体护面墙防护。
②长链K43+590—K43+698右侧边坡设计为2级:第一级边坡坡率为1:0.75,长度108米,防护措施是锚杆框架梁植草;第二级边坡坡率为1:0.75,长度为98米。
防护措施是锚杆框架梁植草。
1③长链K43+902—K44+009右侧边坡第三级边坡坡率为1:0.75,长度107米,防护措施是锚杆框架梁植草。
④长链K43+941—K43+991右侧边坡第四级边坡坡率为1:0.75,长度50米,防护措施是锚杆框架梁植草。
⑤长链K44+104—K44+232右侧边坡设计为3级,第一级边坡坡率为1:0.75,长度128米,防护措施是锚杆框架梁植草;第二级边坡坡率为1:1,长度为117米,防护措施是锚杆框架梁植草;第三级边坡坡率为1:1.25,长度为85米,防护措施是锚杆框架梁植草。
⑥锚索由4根4¢s15.2mm低松弛钢绞线(1860Mpa)组成,锚具用OVM15-4型(包括夹片、锚板、锚垫板、螺旋筋等成套产品)。
锚固段架线环与紧箍环每隔0.75m间隔设置,自由段每隔2m设置一道架线环以保证钢绞线顺直,注浆压力为0.3-0.8Mpa。
锚索张拉锁定后,外锚头下方应实施二次补浆,再封锚头,封锚采用C25砼,净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5mm,单根锚索设计锚固力不大于500KN,锚固段长度根据地层岩性情况确定,锚索张拉中应分级张拉,按1.05-1.1倍设计预应力值进行超张拉,最后按设计值锁定,在施工初期应按施工数量的3%进行锚固试验。
锚固试验平均拉拔力不应小于预应力锚索的超张拉力。
3、主要工程量(见下页)三、施工进度及劳动力安排1、锚杆(锚索)框架梁防护计划于2011年8月10日开工,2011年12月10日竣工,共计150天,本着满足施工生产需要的原则安排劳动力,将管理层和作业层分开,加强劳动力的管理,现场配备的作业人员有:钻孔工、注浆工、2预应力工、钢筋工、模板工、电焊工、测量员、材料员、安全员、技术员等45人。
2、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3锚杆框架梁植草主要工程量表四、施工准备1、生产准备(1)、各种机械设备已经进场,能满足现场施工的需要。
(2)、施工用水、用电均已解决。
2、技术准备根据工地实际情况及工期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施工前对图纸进行认真审核。
及时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安全、质量交底,责任到人。
3、施工组织机构边坡锚杆、锚索框架梁施工队直属项目部管理,各队安全归项目部管理,技术员归项目工程部及现场质检工程师管理。
五、边坡加固施工工艺1、搭设施工脚手架及操作平台①本工程脚手架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钢管质量要完好,无破损和变形现象,上下对齐。
②此工程属于高边坡工程,搭设施工平台采用竹跳板搭设,搭设过程中注意施工安全、扣件间的螺丝松紧程度,跳板两端应牢牢固定在脚手架上。
③平台搭设宽度为2m,每层高度2m,外设防护拦杆,脚手架及平台搭设要稳固,具有抗冲击、振动能力。
2、人工凿打清除坡面松散岩石5①进场后采用人工,从上往下清除坡面杂物和松动岩石,凿掉小块松动、悬浮岩石,达到施工面平整,对大块岩石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切割方法,化整为零,逐步消除。
②清除危岩时在平台四周挂好安全网,每层平台铺满跳板,防止岩石滚出施工场地,损坏机械设备及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六、施工工艺(一)锚杆框架施工不合格锚杆框架梁施工工艺1、锚杆框架施工工艺流程确定孔位→钻机就位→调整角度→钻孔→清孔→安装锚杆→注浆→制作框架梁。
62、锚杆框架施工方法①锚杆孔测量放线:按设计立面图要求,在锚杆施工范围内,起止点用仪器设置固定桩,中间视条件加密,并应保证在施工阶段不得损坏。
其它孔位以固定桩为准钢尺丈量,全段统一放样,孔位误差不得超过±50 mm。
②钻孔设备:钻孔机具的选择,本标段锚杆框架梁边坡均为不稳定岩石和土质,锚杆长度设计分别为2米、3米,锚杆直径为Ø25,采用MG-70锚杆钻机钻孔。
③钻机就位:利用Ø50钢管搭设脚手架平台,钻机用三脚支架提升到平台上,根据坡面测放孔位,准确安装固定钻机,并严格认真进行机位调整,确保锚杆孔开钻就位纵横误差不得超过±50mm,高程误差不得超过±100mm,钻孔倾角和方向符合设计要求,倾角允许误差位±1.0°,方位允许误差±2.0°,钻机安装要求水平、稳固,施钻过程中应随时检查。
④钻进方式:钻孔要求干钻,禁止采用水钻,以确保锚杆施工不至于恶化边坡岩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保证孔壁的粘结性能。
钻孔速度根据使用钻机性能和锚固地层严格控制,防止钻孔扭曲和变径。
⑤钻进过程:钻进过程中对每个孔的地层变化,钻进状态(钻压、钻速)、地下水及一些特殊情况作好现场施工记录。
如遇塌孔缩孔等不良钻进现象时,须立即停钻,及时进行灌浆处理(灌浆压力0.1~0.2MPa),待水泥砂浆初凝后,重新钻进。
⑥孔径孔深:钻孔孔径、孔深要求不得小于设计值,孔口偏差≤±50mm,为确保锚杆孔直径,要求实际使用钻头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孔径。
为确保锚杆孔深度,要求实际钻孔深度大于设计深度。
7⑦锚杆孔清理: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钻,要求稳钻1~2分钟,防止孔底尖灭、达不到设计孔径。
在钻孔完成后,使用高压空气(风压0.2~0.4MPa)将孔内岩粉及水体全部清除出孔外,不得采用高压水冲洗。
⑧、锚杆孔检验锚杆孔钻孔结束后,须经现场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孔径、孔深检查一般采用设计孔径、钻头和标准钻杆在现场监理旁站的条件下验孔,要求验孔过程中钻头平顺推进,不产生冲击或抖动,钻具验送长度满足设计锚杆孔深度,退钻要求顺畅,用高压风吹验不存明显飞溅尘碴及水体现象。
全部锚孔施工分项工作合格后,即可认为锚孔检验合格。
⑨锚杆体制作及安装:锚杆杆体采用Ø25螺纹钢筋,沿锚杆轴线方向设两组Ø6.5钢筋定位支架,保证锚杆的保护层厚度不低于20mm。
锚杆端头应与框架梁钢筋焊接,如与框架钢筋、箍筋相干扰,可局部调整钢筋、箍筋地间距,竖、横主筋交叉点必须绑扎牢固。
⑩锚固注浆:常压注浆作业从孔底开始,实际注浆量一般要大于理论的注浆量,或以孔口不再排气且孔口浆液溢出浓浆作为注浆结束的标准。
注浆压力为0.2~0.4MPa,注浆量不得少于计算量,压力注浆时充盈系数为1.1~1.3。
注浆压力、注浆数量和注浆时间根据锚固体的体积及锚固地层情况确定。
注浆结束后,将注浆管、注浆枪和注浆套管清洗干净,同时做好注浆记录。
(二)锚锁框架施工8不合格锚杆框架梁施工工艺1、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流程准备工作→整理边坡→测量放线→工作平台搭设→钻孔→清孔→制作锚索→下锚索→注浆→纵横地梁挖槽→支模→钢筋绑扎→框架梁混凝土浇筑→养生→张拉锚定→验收封锚。
2、锚索框架梁施工方法(1)、锚索钻造方法同锚杆钻孔(2)、锚筋制作与安装9①锚筋体材料:锚索材料选用高强、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其直径¢=15.2mm,长度为相应的锚索长度加0.6米,极限强度1860Mpa,锚具采用OVM15型(包括配套的锚垫板、夹片和螺旋筋),锚索编束前,要确保每根钢绞线顺直,不扭不叉,排列均匀,严格按照设计尺寸下料,每股长度误差不大于±50mm。
钢绞线要求采用机械切割,严禁采用电弧切割,对有死弯、机械损伤及锈蚀材料应剔除。
钢绞线沿锚索体轴线方向自由段每2.0m设置一道架线环,锚固段每隔1.5m设置一道架线环,架线环与紧箍环每隔0.75m间隔设置以保证钢绞线顺直。
锚固段端头设置导向帽,架线环有架线环钢筋和架线环无缝钢管组成(采用¢8钢筋双向焊接在架线环无缝钢管上,每架线环无缝钢管四周均匀分布4根架线环钢筋)形成对中架。
锚固段紧箍环有8#铁丝绕制。
锚索编束(包括注浆管、排气管)应捆扎牢固,捆扎材料不易用镀锌材料。
在锚索体完成架线环和紧箍环的组装之后,应在锚索体底端接装导向帽,以便下帽顺利。
导向帽尺寸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制作。
顶端为圆锥体,导向帽与锚索用铁丝固定,禁止焊固,自由段钢绞线涂抹黄油作防腐处理后再套具有一定强度的PVC软管。
PVC软管不得有破损,锚索净保护层不得小于20mm。
②锚筋体防腐:锚筋体自由段的防腐与隔离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做。
锚筋体与隔离体一般采用刷防锈油漆,然后脱水黄油,最后外套塑料套管处理。
刷防锈油漆要均匀,不见黑底,待油漆干洁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涂脱水黄油要求完全覆盖和填充锚筋体与外环层之间的空间。
外套塑料管之内端,即自由段与锚固段分界处,应设置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应牢固绑扎在锚筋体上。
③塑料套管:塑料套管的材质、规格应满足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刚度,保证在加工和安装过程中不致损坏。
尽量避免剪断和接头,如有接头应绑扎牢固并密封处理,确保不产生拉脱和破损现象,塑料套管内径大于锚索外径5-1mm。
确10保穿套顺利、编束方便和防止张拉膨胀。
塑料套管应具有抗水性和化学稳定性,与水泥砂浆和防腐剂处无不良反应。
④注浆管:注浆管应满足设计要求,具有足够强度,保证在注浆施工过程中注浆顺利,不堵塞、爆管或破损拉断。
注浆管头部距孔底300-500mm。
⑤锚筋体长度:锚筋体长度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制作,锚固段长度制作允许差为±50mm,自由段长度除满足设计要求外,应充分考虑张拉设备和施工工艺要求,一般预留超长2m。
⑥锚筋体检测:在锚筋体制作完成之后,应进行外观检测和锚筋体各部件检查。
锚筋应无油污和锈斑,筋股顺直完好,无死弯硬折或严重碰割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