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儿童观与教育观

科学儿童观与教育观

15
反思:
孩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孩子拥有什么样的权利? 孩子与我们是什么关系?
16
观看绘本故事:《大卫,不可 以》,请用关键词描述你看到了一 个什么样的孩子。
17
18
19
20
21
朱德庸《绝对小孩》 用漫画的手法给我们描绘了真实
的孩子,讽刺了成人世界的虚假 和傲慢。
6
狼爸
“狼爸”名为萧百佑,香港 商人,自称“中国狼爸”,用 “打”的教育方式,将三个孩 子送进北大。
口号: 三天一顿打 孩子进北大
7
“狼爸”教育的几个细节:
你是民,我是主,这就是民主 一个孩子挨打,其他孩子要在旁边看
(打之前告诉孩子这次要打几下,让孩子自己 数,不多打不少打,数错一下罚十下:孩子 必须主动伸手挨打,不能缩手躲避,不能喊 疼,缩手一下多打一下,喊疼打得更重。)
36
38
小孩的世界是由玩具做天空,糖果做大 地,游戏当法则,父母是四季。 大人的世界是由地位做天空,金钱做大 地,人际关系当法则,电视是四季。 小孩脑袋里充满着“不可能”的事物, 大人脑袋里充满着“不能”的规矩。
—— 朱德庸《绝对小孩.大人小孩配》
42
小孩子是好游戏的 小孩子是好模仿的 小孩子是好奇的 小孩子是喜欢成功的 小孩子是喜欢野外生活的 小孩子是喜欢合群的 小孩子是喜欢称赞的
黄女士说,女儿的手指头还没有铅笔粗,看看他 捏着笔坐着抄写,真心疼。“最近,女儿厌学的 态度越来越明显,写作业几乎成了非逼着不可的 事情。我很担忧,万一到了小学、初中,课业更 重,女儿该怎么办?”
59
网友“帕米拉斯的家” 发微博称,“上幼儿园的 小侄子哭着说老师布置作 业太多,捏着拳头说要打 翻老师,还说不愿意上学 了”。
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培养儿童对 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8.主张“培养对儿童的父母,儿童自身的 文化认同”,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尊重精神 和态度。 9.国家是儿童权利的最高监护人。
65
科学儿童观的建构
1.儿童是稚嫩的个体,身心各方面尚不完 善,需要科学地、合理地照顾和保护。 2.儿童是独立的个体,应有主动活动、自 由活动和充分活动的机会和权利。 3.儿童是完整的个体,除了健全的身体外, 还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必须高度重视其在 身体、认知、品德、情感、个性等方面的 全面发展。
—— 陈鹤琴《家庭教育》第一章 儿童的心理
43
儿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 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人、独特的人。
我们必须将儿童当“人”看,必须承认 儿童具有与成人一样的独立人格,而不是 成人的附庸。我们必须将儿童当“儿童” 看,承认并尊重童年生活的独立价值,而 不能仅仅将它看作是成人的预备。观看绘 本:《鱼就是鱼》
在孩子的一百个世界里, 他们偷去了九十九个,
他们告诉孩子: 游戏与工作 现实与幻想 科学与想象 天空与大地 理智与梦想 这些事 永远是水火不相容的。
总之,他们告诉孩子: 没有一百存在,
然而,孩子则说: 不,其实真的有一百!
49
儿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5.儿童有多种需要,需要满足的过程 即是促进其发展的过程。
11
12
“快乐的童年=不幸福的成年”
这个才4岁的娃娃2012年2月7日以旁听生 的身份进入南京御水湾小学一年级读书。何 先生的目标是在多多10岁的时候把他送进最 好的大学,比如清华大学,最终成为一个成 功的人。
13
每个孩子都有权利拥有幸福的童年。然 而父母过高的期望值使孩子面临巨大压力, 尤其是与学习有关的压力,从而导致许多孩 子产生一种较强烈的焦虑心态,即“童年恐 慌”。
走进儿童 捍卫童年 —— 科学儿童观与教育观的建构
6 78 9
湖南幼专 程茜
请你不假思索地写下三个 描述儿童的词汇,写的最多的 是......
2
反思:
我们真的懂得儿童吗? 我们离童年有多远? 我们曾经以爱的名义做过过份伤害孩
子的事吗?
3
课堂小活动:角色扮演
新小班幼儿吃饭
3
中班幼儿自由游戏
61
让儿童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学会生存。一个人 怎么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很重要的取决于他的童年。 孩子的童年如果是快乐的、自由的,他就有无限的 张力;如果他的童年是过于沉重、过于劳累的,他 就会厌倦学习、厌倦生活甚至厌倦人生,他就封闭 了、没有开放、没有发展。我们要允许孩子在童年 有一段呆呆的、梦幻般的、爱玩的、胡说八道的时 光。因为,童年本来就是那个样子的。爱孩子,就 是捍卫孩子的童年,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为了所谓“幸福的成年”,相当多的孩 子被剥夺了快乐的童年!
14
何为“童年恐慌”?
“童年恐慌”是指儿童因面临巨大压力不能理解 也不能承受所导致的一种较强烈较持久的焦虑心态。
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巨大的学习压力扭曲了 儿童的学业动机和人格发展,导致儿童认知需要缺 乏,竞争需要强烈,人际关系不良,使儿童失去快 乐,童年过于短暂,而且对于应对能力不足的儿童 来说,沉重的学业和发展压力容易使他们对未来产 生不可预知的疑惑和恐惧,致使儿童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厌恶生 活,甚至采用极端手段来逃避压力,我们将这一现 象称为“童年恐慌”。
大班幼儿穿衬衣
何为儿童观
儿童观:社会看待和对待儿童的看法或观点。涉
及儿童的特性、权利与地位、儿童期的意义以及教育和 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几种典型的儿童观
• 儿童是“小大人” •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 儿童是“白板” • 儿童是“未来的资源” • 儿童是“有罪的” • 儿童是“有能力的主体” • 儿童是“花草树木” • 儿童是“成人的导师” • 儿童是“私有财产” • 儿童就是“儿童”
44
儿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 儿童是一个成长中的人。 儿童在成长阶段,应当为其提供
与身心发展相适应的生活,儿童个 人权利、尊严应当受到社会保护。
45
儿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儿童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积极 发展潜力的人。
4. 儿童有自己的心灵世界、兴趣、 需要、独特的人格,有他们看待世 界的方式。
66
科学儿童观的建构
4.儿童是正在发展中的个体,除了有充分 的发展潜能,还存在发展的个体差异,应 该循其身心发展规律,承认个体差异,充 分发掘其潜能。 5.儿童是天生具有性别属性的个体,应杜 绝性别歧视。 6.儿童是成长在一定的自然、社会、文化 环境中的个体,应注重给他们提供指向环 境的体验、交往、操作、思考的机会。
9
鹰爸
4岁的多多在美国纽约零 下13℃的暴雪中被父亲逼着 以 裸 跑 迎 接 2012 农 历 新 年 。 其父何烈胜阐述自己作为 “鹰爸”的育儿经。
10
何为鹰式教育?
当幼鹰长到足够大的时候, 鹰妈妈就会狠心地把幼鹰赶下 山崖。当幼鹰开始往谷底坠下 时,它们就会拼命地拍打翅膀 来阻止自己继续下落,同时也 掌握了基本的本领——飞翔。 这就是几乎残酷的鹰式教育。
50
二、捍卫童年——科学儿童观与教育观
的建构
“儿童”既是一个生物性概念, 更是一个社会概念,它与童年密切 相关。
51
将儿童看做是独立于成人的个体,让 儿童享有与之身心发展相适应的童年生 活,并为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无疑是 最具人性的理念。
——1982年,美国纽约大学教授尼尔.波茨曼 (Neil Postman) 著作《童年的消逝》
60
人的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的。童年的快乐 是一生快乐的源头,童年的不幸是一生不幸 的开端。
如果以明天的幸福为诱饵,来剥夺孩子今 天的快乐,这不是骗子的行为就是无知的行 为。孩子的名字不仅仅是明天,更是今天。 孩子每分每秒都在生长,一刻也不能等待。 因此,每一个真正有爱心的父母,都应当以 捍卫童年为己任。捍卫童年是人类在新世纪 最重要的理念之一。
63
《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内容
1.确立儿童的基本权利,即生存的权利、 发展的权利、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
2.确立“儿童至上”的原则。 3.确立“一切为了儿童”的新道德观。 4.重申儿童是天真、脆弱和需要依靠的。 5.儿童有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等。
64
《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内容
6.强调每一个儿童平等的保护权利。 7.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最充分地发展儿童
46
《地球上的星星》(37′20″)
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马拉古奇曾经在诗歌《儿童的 一百种语言》中告诉我们
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 孩子有 一百种语言, 一百个念头, 一百种思考方式, 游戏方式及说话方式; 还有一百种聆听的方式, 惊讶和爱慕的方式, 一百种欢乐, 去唱歌去理解。 一百个世界, 去探索和发现。
来源于:人民网 孙云晓
62
儿童拥有什么样的权利:
1924年,国际联盟通过了《日内瓦儿童权 利宣言》,这是儿童权利国际化的开始。
1959 年 , 联 合 国 大 会 通 过 《 儿 童 权 利 宣 言》,儿童和成人一样应得到人的尊严和尊重, 享有生存、生活和学习权利。
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 权利公约》,标志着国际社会保障人权的范围 扩及到了社会最脆弱的群体——儿童。
一、从《虎妈、狼爸和鹰爸》看当前社 会中存在的几种儿童观
虎妈
本名蔡美儿(Amy Lynn Chua), 女,1962年生,祖籍福建。幼年随父 移民美国,获哈佛大学文学学士、法 学博士,现任耶鲁大学法学院终身教 授。
蔡美儿把自己育儿经写成一本书 《虎妈战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
67
儿童观是教育观的基础和依据, 幼儿教师的儿童观对实际的教育过 程和结果至关重要。
68
科学教育观的建构
1.儿童是学前教育的主体 2.热爱儿童
关心、爱护儿童 热爱每一个儿童 对儿童的爱要讲理智 3.尊重儿童 信任儿童 杜绝体罚儿童 尊重儿童的隐私 保护儿童的自尊心 鼓励儿童,帮助儿童建立自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