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

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

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
一.术前评估
1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2术前检查是否完善
3青霉素有无过敏
二.术前干预措施
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目的、简要过程,注意事项及可能的并发症,消除疑虑。

2术前进食6-8小时,禁水4小时。

3起搏器植入部位应清洗干净,但避免擦伤皮肤,在对侧肢体建立静脉通路。

4训练床上大小便
三.术后评估
1了解手术情况:起搏器植入型号,术中出血
2生命体征、脉搏氧饱和度、神志
3穿刺部位情况:有无出血、血肿、疼痛、皮下气肿
4起搏器工作情况的观察
5术后并发症的观察
6心理支持
四.术后干预措施
1常规心电监护术后常规做12导联ECG以观察起搏
器工作情况,贴电极片时需避开起搏器植入部位。

2体位术后沙袋压迫12小时,24小时内保持平卧位或抬高床头30°限制肩关节活动。

同时指导患者做上肢及肘关节适当运动。

24小时后嘱患者取半卧位,无不适者允许下床在室内轻度活动。

3皮肤护理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术后次日切口换药时
注意观察皮肤色泽,及局部有无红肿,皮下气肿。

如无并发
症,一般拆线时间为7-10天。

4饮食嘱多饮水,易消化饮食,避免产气食物(如牛奶)。

5常见并发症
1感染:局部伤口红、肿、热、痛,囊袋内有感染
分泌物。

原因:无菌操作不严密,导管难插,手术时间长,
埋藏处皮肤过度紧张,术后囊内积血。

2囊袋血肿:与术前未停抗凝药,术中止血不充分有关。

3电极脱位或导线断裂:多发生于术后一周内,24小时内尤易发生。

多表现为起搏器失灵或感知不良。

4心律失常:可发生于安置起搏器的任何时期,特别是早期。

由于电极移位、心内膜感染、起搏器故障及性能不同等原因。

5起搏器综合症:见于心室起搏的患者,由于房室收缩不同步,可使心室充盈量减少,心搏量减少,血压降低,脉搏减弱,患者出现心慌、血管搏动、头胀、头昏等症状,通过程控调整起搏频率,尽可能恢复其自身心律或适当调高起搏频率后症状好转。

五.健康教育
1体位及活动起搏器植入后,埋入起搏器的一侧手臂在1-2周内不要
高举,但可以轻微活动手臂。

术后1-3个月,大体上运动没有障碍,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一般6个月后可恢复至安装起搏器前的水平。

2防止社会环境对起搏器的影响
2.1使用移动电话时需注意避免手术侧肢体接听,尽量与起搏器保持15cm以上的距离。

2.2教导患者避免出入高电量、强磁场的场所,一般家用电器(如电视、电冰箱、电炉),办公设备都可以安全使用,如感觉不适,可关闭电器或暂离开。

2.3医院环境的干扰:医院内多种诊断和治疗仪器都可能对起搏器功能造成一定的干扰和影响,若不慎重,可造成严重后果。

如:核磁共振,手术电刀,直线加速器,碎石震波焦点,透热理疗,电灼器治疗等。

因此,为了保证起搏器功能,置入起搏器者原则上禁止接受以上检查和治疗。

3教会患者自己数脉搏,出现脉率比设置频率低10℅或再次出现安装起搏器前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