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印度洋海啸预警系统22页

印度洋海啸预警系统22页

“我们现在知道海浪可以到达任何地方的海岸线。 不管地震发生在太平洋的什么地区,都是有警报 的。但我们在印度洋并没有预警系统。要是提早 建成的话,就不会有人在海啸中丧生。”
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的局限性
经费不足,办公设施简陋
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每年只有 100万美元的预算,却要24小
时为26个国家乃至全球服务
另外,这个系统还包括3个深海评估报告传感器, 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委员会亦会为这个系统提供 地震信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示,该系统不但可以根据海 浪的强度分别发出“注意海啸”和“海啸警报” 的信息,而且还可以在确认海浪不具备异常威胁 时,及时传递解除警报的信息,以避免虚惊和不 必要的损失。
预警系统初期的问题和改善途径
到2019年末为止的统计数 据显示,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啸以及 所造成的瘟疫灾害已经造成近30 万人死亡,这可能是世界近200多 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
印度洋海啸受灾国死亡和失踪人数统计 不能忘却的痛
印度洋海啸的诱因
小震动激发说 “生态武器”说 “太空巨浪”说
远在发生地震的地壳板块另 一端的小震动,引起了另一 端的不平衡,这种地壳“翘 翘板”效应引发了印度洋的
大地动。
有人怀疑这是某国军队在秘 密试验地球物理武器。地球 物理武器威力大,它可引发
地震、海啸等
当地球遭受太空“巨浪”袭 击时,地球引力波会突然减 弱,地球系统发生膨胀,抑 制地震的作用力减小,从而 激发地震或火山爆发等,进
而引发海啸
世纪灾难的科学警示
1、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警机制迫在眉睫 2、各国海洋机构必须加快研究深海大洋 3、海啸并非毫无预兆,人类有能力预测 4、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也是 导致灾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
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位于 夏威夷檀香山附近,是目前 全球唯一的多国海啸预警系 统。1965年成立,包括日本、 澳大利亚等环绕太平洋的26 个国家都参与其中,中国在 1983年加入。其后,又相继 建立若干区域或国家的海啸 警报中心,如夏威夷海啸警 报中心、阿拉斯加和西海岸 海啸警报中心、日本海啸警 报中心等。
印度洋海啸预警系统运行是否有效还有待实践的 检验。
要加强国际间的协调
要增加预防海啸的投资
印度洋海啸预警系统将成为全球海啸预警系统的 一个组成部分,今后还将不断得到充实和改进, 到2019年年底和2019年年初,这个系统还将增 添新的设备,包括深海压力传感器以及卫星监测 装置。
2009年演习成功惊艳世界
目前各国参加太平洋海啸警报网的验潮站有53个, 地震台51个,承担整个太平洋的海底地震和海啸监 测业务。
智利地震
海地地震
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首次全面测试
2019年5月17日,有二十多个太平洋预警中心开始。
假设智利海岸受到一次海啸袭击后,冲击波横扫 整个东 太平洋地区
印度洋海啸背景介绍
2019年12月26日,印度 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 8.9级特大地震,并引发 大规模海啸,波及包括非 洲东海岸在内的印度洋沿 岸的多个国家。这场突如 其来的灾难给印尼、斯里 兰卡、泰国、印度、马尔 代夫等国造成巨大的人员 伤亡和财产损失。
印度洋海啸发生位置示意
印度洋海啸惨痛后果
确定印度洋海啸预警系统地区中心的地址
会议认为,建立这一地区的预警系统非常重要。虽 然我们不能抵抗大自然的力量,但我们可以充分作 好预防灾害的准备。
印度洋海啸预警系统于2019年6月建 成,耗资3000万美元
2019年联合国小岛国会议上,据称全球海啸预警 系统有望在2019年6月建立,印度洋的预警系统 有望在次年6月建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0月16日发起的大型印度洋海 啸预警系统演习日前成功举行。有超过20个国家参 加,目的是测试并评估印度洋海啸预警系统的效果。
演习假设2004年年底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 海域的强烈地震再度发生。结果显示,位于夏威夷的 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和东京日本气象局都及时向有关 国家发出了快报,提醒防范海啸发生。印尼亚齐省的 监测人员说,他们在接到警报后,按照当地的处理程 序对海啸进行了防范准备。澳大利亚方面说,在该国 紧急情况部门的积极介入下,演习取得了成功。
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
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位置 及监测范围
这个大名鼎鼎的预警中心 却只是一幢小平房,像一辆“拖挂 房车”,平常也只有两个人值班: 一名地球物理学家和一名海洋学 家。
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
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主要职能是收集太平洋海盆的 地震波和海潮监测站探测到的信息,交换各国情报, 评估能引发海啸的地震并发布海啸警报。
实际情况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几年前提出建 立全球海啸预警机制时,有关国家政府没有行动, 捐赠国也没有行动,致使国际社会为此付出了昂 贵的代价,建立印度洋海啸预警系统将花费3000 万美元。
2019年7月 系统初步建成
印度洋海啸预警系统包括26个海啸信息国家中心, 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接收和传递地震、海啸信息, 并拥有25个新建的观察站,其数据可实时传送到 分析中心。
假设菲律宾北部也出现一次大海啸,从 而在西太平洋也进行预警测试
来自智利的模拟海啸的报告被传往30多个国家。这些 国家在接到有关海啸的消息后,于沿海地区启动海啸预警 演习。这次大规模的演习可能将作为今后印度洋预警系统 测试的模式。
太平洋预警系统未能在印度洋海啸中发挥作用
2019年印度洋海啸时,印度洋还没有海啸预警系 统。这次灾难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只不过还没有 任何国家带头,也没有任何机构将协助这些国家 采取共同措施,来应对类似的自然灾害。
工作效果不明显
1948年到1986年间,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发出 的警报20次中有15次是错误的。日本和美国在 其周边海域部署了20个能实时监测海浪高度的浮
标,但这个系统至今未经“实战 ”考验
关注度低
由于数据不足,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只是对印度洋的
情况进行观察和建议,却无法对印度洋地区的地震海 啸作准确预报。2019年发生的印度洋海啸,该中心
监测到了之前发生的地震,但由于没有统一的应急通 信网络和预警网络,他们与印度洋各国迟迟无法联上。
建立印度洋海啸预警系统是共同的期待
2019年4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会议提出应当围绕
建立印度洋海啸预警系统的具体行动和结果进行,
包括
选择最适合印度洋地区的预警系统型号
必要的投资数额
有关人员的技术培训
相关的国际援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