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估程序的运用新的审计准则强调“风险导向”的审计理念。
所以07年考试的综合题就考了一个20分的综合题。
从07年开始,考试的出题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审计的基础理论、方法(6-12章)占30%的分值、风险导向的审计理论(9-11章)占30%的分值,审计实务(13-17章)占30%的分值。
其他的占10%左右的分值。
当然审计报告是必考的,会结合审计实务一起考。
学习审计,要先有一个正确的思路。
这非常关键,就是假设你是一个CPA,让你去审计,要知道先干啥,再干啥。
如果没有一个整体的思路,可能不知道审计在讲啥。
像盖楼,你要先有一个图纸,比如要盖30层,然后再计算一下每一层要用多少砖、多少水泥,最后算一下整栋楼要用多少砖、水泥等,工程造价是多少钱,也就是要有一个计划。
审计的过程大体上是:1、先了解一下被审计单位的环境(看看能不能审,对方是否诚信,自己是不是具备专业胜任能力,知彼知已)2、签订业务约定书(正式接手审计业务)3、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也就是运用风险评估程序,看看哪里可能出错)4、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施性程序。
也就是针对第3步评估出来的重大错报风险,有针对性的采取最恰当的审计程序,找出具体的错报。
这实际上也就是风险应对5、汇总错报,判断意见类型,出具报告。
大体上的过程是这样的,写得不够细。
第九章内容挺多,考试估计太多不会考死记硬背的东西,看一下07年的考题就知道了,会结合第13-17章的内控等考实务方面的题,这种机率比较高。
风险评估的思路也就是:先从总体上估计一下哪里可能出错(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的程序(风险应对)。
风险评估理念的好处是避免了审计的盲目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一、必须记记的内容(书上都有,指出来的是第9章的重点)(一)风险评估需运用的三大程序1、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2、实施分析程序(考实务可能要大量地用到分析)3、观察和检查(二)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6个方面(注意简答题)ⅰ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外部环境)ⅱ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内部环境)ⅲ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内部环境)ⅳ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内部环境)ⅴ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内、外部环境)ⅵ被审计单位的的内部控制(内部环境)识别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在上述各方面与以前各期相比发生的“重大变化”,对于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尤为重要。
对于每一个方面的具体解释应当了解。
(三)可能产生风险的情况:教材P1841、监管环境及经营环境的变化2、新员工的加入3、新信息系统的使用或对原系统进行升级4、业务快速发展5、新技术6、新生产型号、产品和业务活动7、企业重组8、发展海外经营9、新会计准则这里没有必要去背,但是考试时遇到以上几种情况时要知道,可能会出现重大错报。
另外建议大家要好好研究一下教材P244页的表,07年的考题的素材就来自这里!!!(四)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控制环境:环境不好,影响的是报表层次的错报风险评估过程:信息系统与沟通:控制活动:影响的是认定层次的错报对控制的监督:(五)了解内部控制的程序: 4大程序CPA通过实施下列风险评估程序。
获取证据:ⅰ询问被审计单位的人员;ⅱ观察特定控制的运用;ⅲ检查文件与报告;ⅳ追踪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穿行测试)(六)自动化的优缺点:以后可能考自动化的控制的内容越来越多,才人工控制的成分可能少一点。
教材P178原则:大量、重复发生的:由计算机控制比较合适;偶而发生的、不规范的由人控制比较合适。
考虑内部控制的人工和自动化特征及其影响※信息技术的优势及相关内控风险1、优势A、处理大量交易或数据时,运用事先确定的业务规则,进行复杂运算;B、提高信息的及时性。
可获得性及准确性;C、有助于对住息进行深入分析D、加强对被审计单位政策和程序执行情况的监督;E、降低控制被规避的风险;F、通过对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控制,提高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有效性。
2、信息技术对内控产生特定风险的方面:A、系统或程序未能正确处理数据,或处理了不正确的数据或两种情况同时存在;B、在未得到授权的情况下访问数据,可能导致数据的毁损或对数据不恰当的修改C、信息技术人员可能获得超越其履行职责以外的数据访问权限,破坏了系统应有的职责分工D、未经授权改变主文档的数据E、未经授权改变系统和程序F、未能对系统和程序做出必要的修改G、不恰当的人为干预H、数据丢失的风险或不能访问所需要的数据※人工控制的适用范围及相关内部控制风险1、适用范围4方面存在大额、异常或偶发的交易;存在难以定义、防范或预见的错误;为应对情况的变化,需要对现有的自动化控制进行调整;监督自动化控制的有效性。
2、人工控制的特定风险:人工控制可能更容易被规避、忽视或凌驾;人工控制可能不具有一贯性;人工控制可能更容易产生简单错误或失误。
相对于自动控制,人工控制可靠性较差。
CPA应当考虑人工控制在下列情况下不适当:存在大量或重复发生的交易;事先可预见的错误能够通过自动化控制得以防范或发现;控制活动可得到适当设计和自动化处理※以上可能成为综合题中的素材。
针对每一条找一个例子来学习更好。
(七)控制活动:是重点内容1、授权:存在、发生认定有关2、业绩评价:存在、发生、完整性认定有关3、信息处理:准确性、计价与分摊4、实物控制5、职责分离(八)在业务流程层面了解内部控制:6个步聚1、确定重要业务流程和重要交易类别2、了解重要交易流程并进行记录3、确定可能发生错报的环节4、识别和了解相关控制5、执行穿行测试,证实对交易流程和相关控制的了解6、初步评价和风险评估CPA对控制的评价结论可能是:所设计的控制单独或连同其他控制能够防止或发现度纠正重大错报,并得到了执行;控制本身是合理的,但是没得到执行;控制本身的设计就是无效的或缺乏必要的控制(九)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程序1、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整个过程中识别风险,并考虑各类交易、帐户余额、列报;2、将识别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3、考虑识别的风险是否重大4、考虑识别的风险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十)可能表明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事项和情况教材P203 中共列举了28个事项,可能成为综合题中的素材,应予以高度的关注。
(十一)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确定特别风险时应考虑的事项:1、风险是否属于舞弊风险2、风险是否与近期经济环境、会计处理方法和其他方面的重大变化有关3、交易的复杂程度4、风险是否涉及重大的关联方交易5、财务信息计量的主观程度,特别是对不确定事项的计量存在较大区间;6、风险是否涉及异常或超出正常经营过程的重大交易※非常规交易和判断事项导致的特别风险※非常交易的特征:1、管理层更多地介入会计处理2、数据收集和处理涉及更多的人工成分3、复杂的计算或会计处理方法4、非常规交易的性质可能使被审计单位难以对由此产生的特别风险实施有效控制※与重大判断事项相关的特别风险:1、对涉及会计估计、收入确认等方面的会计原则存在不同的理解2、所要求的判断可能是主观和复杂的或需要对未来事项做出假设。
二、对07年考题的分析:07年的考题的素材其实就来自于教材P244的表格,这张表随便一条都可以加工成考题,大家对这张表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考题是结合后面的实务部分,考的风险评估的具体运用,要学会如何分析。
详细内容请参考07年的考题,关键是看如何去分析。
1、被审单位实行年薪制,管理层收入与经营业绩挂钩。
06年的收入增幅是10%,07年的目标是20%。
分析:由于被审单位实行年薪制,管理层收入与经营业绩挂钩。
而且07年的目标比06年有大幅度增长。
这样管理层就有可能完不成目标,完不成工资就少,所以管理层就有可能在收入的问题上造假。
可能发生错报的帐户就是“主营业务收入”,如果收入高估,进而会牵涉到“应收帐款”。
如果收入是虚构的,影响的是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具体一点说是主营业务收入的发生认定和应收帐款的存在认定。
因为造假的话收入并没有发生、应收帐款也不存在。
2、会计人员频繁更换,其主管会计外,其他人员服务时间不足一年。
分析:人员频繁更换,新上任的对业务不熟,胜任能力不够,做帐时出错的可能性就高,就有对报表层次产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帐错了,表自然不会对了)。
3、借款利息:该费用化的,它资本化了分析:由于该费用化的,它记入在在建工程,影响的是固定资产在报表中的列报,不该记的它记了,影响的是固定资产的存在认定;进而影响到财务费用的完整性认定,该记入财务费用的没有记,记到在建工程去了。
4、收入比上年增长了30%、运费涨价了,但是运费总额增长了5%。
分析:收入增长了30%,按理说运费也相应地会出现大幅度的增长,何况运费还涨价了,货物总是要运出去的。
但是运费的增长幅度却远远低于收入的增长幅度。
这就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如果运费是真实的,则收入就是假的。
影响到的是主营业务收入的发生认定和应收帐款的存在认定。
运费需要与外部结算,是假的可能性不太大。
另一种可能是运费被低估。
影响的是应付帐款的完整性认定。
5、A产品市场已饱和,07年降价了10%,降价后的毛利率为8%,08年想再降10%。
分析:市场已饱和,07年降价了10%,降价后的毛利率为8%,08年还想再降10%。
说明产品已减值,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但是没有提。
说明报表中的“存货”项目有问题。
存货被高估了,影响到的是资产减值损失的完整性认定(该记的没记)。
总结:通过对07年的考题的研究,要学会如何去分析,考的不是死记硬背的东西。
根据题中的背景,要联想到会影响到哪个具体的会计帐户,进而要联想到影响到哪个认定。
其实分析的里面有一些是常识性的东西,比如收入增长了,费用却没有同比例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