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产业发展与布局-PPT课件
中国产业发展与布局-PPT课件
原因分析: ① 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对工业结构调整,重视轻工 业发展 ② 92年以后的经济过热,加大基础工业发展
(3)农林牧副渔比例关系的重大变化
100 80 60 40 20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76.7 57.8 30.2 15 3.4 3.3 1.8 3.3 8.1
农 林 牧 副 渔
1978
1996
二、中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2、60—70年代前半期大规模三线建设时期 (1)布局的总体特点:适应战备需要,产业布局的 重点三线地区。 (2)产业布局 ① 向西部地区增加投资 ②开发江南地区的煤炭 ③东部大庆、胜利、大港、辽河、吉林油田建设与 石化工业发展 ④交通建设:兰新线、宝成线、包兰等铁路 (3)布局评价 ①意义:客观上推动生产力由沿海向内地转移,平 衡生产力布局;促进了内地的工业发展。 ②不利的方面:抑制和延缓了东部地区的工业化进 程;违背生产布局规律,布局上实施“山、散、 洞”;没有处理好沿海与内地建设的关系。
3、80—90年代沿海产业带的建设 (1)产业布局的特点:改革开放,重点发展沿海产 业带 (2)沿海产业带建设:沿海岸带几十公里的范围, 作为投资重点,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沿海14个城市 对外开放。 (3)产业布局的理论依据:三个梯度理论
4、90年代以后“T”字型产业布局格局的形成 (1)产业布局特点:由重视沿海建设的南北布局, 逐步向西拓展,形成“T”字型的产业布局格局 (2)长江发展轴的开发建设 (3)理论依据:点轴开发理论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产业结构 (1)各产业均有很大发展,但增长速度不同,二、三 产业增长快于第一产业,产业以二、三产业为主
原因分析: ① 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机制 ② 对外开放,外资大量涌入境 ③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④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⑤ 企业规模结构调整
(2)工业内部轻重工业的比例经历了一个重工业比 重先下降后又回升的过程
1、第一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仍在逐步下降, 农业生产率低 2、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3、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4、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水平低 5、产业高度低 6、产业结构趋同
三、中国未来 产业结构发展
1、影响中国未来产业结构因素 (1)知识经济 (2)经济全球化 (3)可持续发展 2、中国未来产业结构发展 (1)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 (2)促进产业高度化 (3)产业组织规模化、集群化 (4)增强 企业的研发能力 (5)建立投资融资体系
5、面向新世纪西部大开发 (1)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① 经济差距越来越大 ② 少数民族聚居地,发展当地经济力与社会稳定 ③ 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利于东部发展 (2)西部大开发内容 ① 基础设施建设 ② 生态环境建设 ③ 资源开发
三、未来的经济布局
1、总体构思:由点轴向网络方向发展 2、经济核心区布局 (1)国家级的经济核心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 洲、首都经济核心区 (2)大区级的经济核心区:沈大、武汉、成渝、关 中经济核心区 (3)省际经济核心区 (4)省级经济核心区 3、经济发展轴线 (1)一级轴:沿海轴、沿江轴 (2)二级轴线:京广、陇海—兰新、京九轴、南昆
二、新中国产业布局的演变
1、50年代沿海地区建设时期 (1)布局的总体特点:充分利用沿海地区的产业发 展基础,逐步把产业布局向西推移。 (2)产业布局: ①沿海改造与建设东北及上海老工业基地 ②内地的产业布局:建设成渝、天兰等铁路、建设 华北、华中工业基地 (3) 布局效果:我国产业布局方面有划时代的意义, 既考虑了老工业基地合理利用,又建设新的工业基 地;正确处理了沿海与内地的关系。
第八章 中国产业发展与布局
第一节 中国的产业结构
一、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1、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产业结构 (1)特征:产业增长迅速,工业尤其迅速,重工业比 重大,我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农业国转变。
(2)原因分析 ① 前苏联模式的影响 ② 左倾思想的禁锢 ③ 国际政治环境的压力 ④ 计划经济体制
(3)产业结构效应 ① 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 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 ③ 经济效益低下,资源严重浪费 ④ 加剧了管理体制的集权化
第二节
中国的产业布局
一、旧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布局
1、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 (1)布局总体特点:自西向东、由北往南迁移 (2)产业布局 ① 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早中期,以农耕和牧业生产 为主 ② 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开始在中国萌芽
2、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 (1)布局的总体特点:产业分布的极不平衡性 (2)产业布局 ① 东部沿海地带:集中了现代化工业、现代化交通 运输业、高度农业商品化区域。 ② 西部地区:基本仍停留在原始的自然经济阶段, 只有在有铁路伸入和大型水运干线的地方,才出现 个别的工矿点或局部的农业商品化地域。 (3)原因分析 ① 经济发展的迟缓性 ② 经济发展的对外依赖性 ③ 经济结构的片面性
中国经济(区域)布局网络示意图
呼市
银川 乌市 首都 经济区 (京 津)
哈尔滨 长春
沈大 经济区
太原
关中 经济区
石 衡
济青
洛
西宁
格
兰州
郑州
商
徐
连
合肥 成渝 经济区 贵阳 宜 武汉 经济区 九 昆明 长沙 南昌 北部湾 珠 江 三角洲经济区 (广 州)
拉萨
长 江 三角洲经济区 (上 海)
福厦 一二三 级级级
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