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14材料科学基础B试题

814材料科学基础B试题

河南科技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814 考试科目名称:材料科学基础B
(如无特殊注明,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以“0”分计算)
1.已知室温下α-Fe的晶格常数为
2.866×10-8 cm,实际密度为7.87 g/cm3,原子量为55.847 g/mol,阿佛加德罗
常数为23
6.02310
原子。

1)分别求出(100)、(110)和(111)的晶面间距;(9分)
2)指出晶面间距最大的晶面和其特性;(4分)
3)计算α-Fe的理论密度和每立方厘米晶胞中的空位数目。

(12分)(共25分)2.画出金属材料的强度与位错密度的关系曲线的示意图。

根据塑性变形的位错理论解释之。

举例说明它在实际
中的应用。

(15分)
3.比较再结晶、二次再结晶、二次结晶和重结晶这四者之间的不同点。

写出三种类型的重结晶。

(15分)
4.画出Fe-Fe3C相图,用相组成物填写相图各区。

(7分)
1)用结晶冷却曲线分析3%C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写出各阶段发生的转变的类型和反应式,写出各阶段的组
织组成物。

(14分)
2)计算3%C的合金室温下组织组成物和相组成物的相对量。

(7分)
3)图1中哪个是3%C的合金的室温平衡组织? (3分)
4)平衡结晶下,2.15%C的合金在1148℃反应后的组织特征有何特点?为什么?(4分)
(共35分)
A) B) C) D)
图1 铁碳合金室温平衡组织(4%硝酸酒精腐蚀)
5.已知直径为10mm的T10钢试样,AC1:730℃,AC cm:800℃。

1)画出该钢的TTT曲线和CCT曲线的示意图。

说明两者的不同点。

(8分)
2)填写表1,将各工艺的冷却曲线画在相应的过冷A转变曲线上(表作在答题纸上后填写)。

(14分)
3)此钢能否采用油冷却淬火?能否采用更高的加热温度淬火?为什么?(8分)
4)说明该钢淬火马氏体的显微形态、亚结构和性能特点。

(5分)
(共35分)
表1 T10钢的热处理工艺和组织
6.何谓淬透性?何谓红硬性?高速钢W18Cr4V和W6Mo5Cr4V2的淬透性、红硬性和耐磨性与主要与什么合
金元素有关?比较这两种钢的性能。

为什么铸态高速钢中会出现粗大鱼骨状的碳化物?其反复锻造的主要作用是什么?高速钢为什么要进行1200℃以上高温淬火和560℃三次高温回火?(25分)
第1页(共1页)。

相关主题